救災一線豈容群魔亂舞?
極端暴雨過后,京津冀地區搶險救援工作正在加緊展開。可分秒必爭的一線,卻再次成了某些網紅大蹭流量的秀場。有救援人員爆料,在涿州救援現場,有兩名網紅身穿紅色背心,拉著一名老人在積水中擺拍作秀,遭到眾人怒斥后才悻悻離開。
災情牽動人心,來自全國多地的救援力量迅速集結,用雙手搭建起了一條條“生命通道”。如此緊張的關頭,一些網紅也嗅到了流量的味道。除了拉上老人在深水區擺拍“救援”橋段,有些網紅甚至在公路上扎堆搞起直播,一度造成嚴重交通擁堵。非常時刻,搶險救災本就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硬仗,搜救任務繁重、資源裝備緊張,不求“局外人”能幫上多少忙,至少不該在這個時候來添亂。拿災情博關注,到災區蹭熱點,于心何忍?良心何在?
這種“消費災情”的表演不是一回兩回了。前年河南暴雨后,大量網紅也曾扎堆搶險一線,給救援工作制造了諸多混亂。而最近,各路“妖魔鬼怪”不是在火災現場扭捏跳舞,就是在受災后的小麥搶收期闖入麥田、“打卡割麥”。諸如此類的無底線直播,無一不透著網紅經濟為流量無所不用其極的荒誕嘴臉,受災居民的痛楚、救援隊伍的拼命、全國人民的關切,在他們眼中都是可以利用的流量“狂歡”。
流量沒有原罪,可視防汛如兒戲、拿災情當娛樂,干擾歪曲一線救援工作,甚至詆毀侮辱救災英雄,那就到了不管不<愛尬聊_尬聊百科>行的地步。而清理這些無底線的網紅直播,打住一些人借災作秀的歪心思,關鍵還得從平臺入手。比如,在自然災害、熱點事件面前,加大相關內容人工審核比重,不給擺拍者渾水摸魚的機會;再如,根據實際情況對違規內容采取警示、暫停發布、關閉賬號等處置措施,讓“消費災情”的惡臭網紅得不償失。歷經多年探索,我們在自媒體管理方面已達成諸多共識,不久前發布的“自媒體管理13條”,也給平臺主動治理提供了更多現實依據。各方向前一步、扛起公共責任,痛擊那些群魔亂舞的惡臭網紅,才能讓網絡空間更清朗。
網絡并非法外之地,也不是什么都能充當博眼球、求關注的素材。特殊時期,網上網下更要分得清是非、辨得明黑白,給專業救援人員以充分支持,讓那些擺拍作秀的鏡頭,別再四處添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