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實力 世界第幾??
長安街知事微信公眾號消息,“美國323.9,中國319.8”……
近日,美國知名軍事網站“世界現代軍事戰艦名錄”發布了2023年全球海軍實力排行榜。該榜單稱,中國海軍的實力指數已經達到了美國海軍的98.7%,位列第二。
“世界現代軍艦名錄”網站稱,這一排名主要參考了與海軍戰斗力相關的數值,基于一線作戰艦艇數量、服役時間、現代化程度、后勤支持以及攻擊和防御能力等方面形成了一個海軍實力指數計算公式,來評估各國海軍力量。
“世界現代軍艦名錄”網站公布的榜單截圖
近年來,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中國數十年磨一劍,實現了厚積薄發,幾乎每年都在重大軍工科技上實現新的突破,甚至在不少領域后來居上。但正所謂,“30年陸軍,50年空軍,100年海軍”。中美兩國的海軍實力真如上述報告所說的那樣幾乎并駕齊驅嗎?中國海軍究竟實力幾何?
多位軍事專家在接受長安街知事采訪時表示,這一榜單正用一種看似專業的方式鼓噪“中國威脅論”,中方更需要對自身保持清醒的認識。
片面的數據
網站公布的艦艇數量顯示,美國海軍目前擁有11艘航空母艦、68艘潛艇、22艘巡洋艦、70艘驅逐艦、21艘瀕海戰斗艦、8艘水雷戰艦艇、10艘近海巡邏艦和33艘大型兩棲艦艇,共計243艘現役作戰艦艇。
中國海軍目前擁有3艘航空母艦、72艘潛艇、48艘驅逐艦、71艘護衛艦、44艘輕型護衛艦、49艘水雷戰艦艇、127艘近海巡邏艦和11艘大型兩棲艦艇,共計425艘主戰艦艇。
中國海軍艦艇竟然比美國多了182艘?原來這所謂榜單暗藏玄機,該榜單備注稱,在評估艦艇數量時,將尚未服役的艦艇也一并計算在內。
“這所謂的榜單只是列舉了一些物理數據,但并未詳細闡述對于實戰有重要作用的應用數據。”軍事專家杜文龍說,航空母艦在作戰行動中具備突出的戰略地位,對于這一點,美方在數量上占據絕對優勢,美國潛艇數量雖然比中國略少,但皆為核潛艇,而中方還有大量的常規動力潛艇。
美國“杰拉爾德·福特”號航母。圖源:視覺中國<愛尬聊_百科>
同時,美國已全部取消護衛艦,而我國目前還有數量龐大的護衛艦存在。據杜文龍分析,如果再把海外基地數量、作戰經驗等指標納入考量范圍,上述表單所反映出的數據,與實際作戰能力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除了片面地羅列數據之外,上述統計還存在另一漏洞。
軍事專家張軍社指出,衡量一國的海軍實力,噸位數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它與艦艇搭載的武器裝備直接掛鉤。美國11艘航母皆為10萬噸級,而中國現役的兩艘航母僅為五六萬噸,雖也位居世界前列,但與美方之間確有差距。
該網站稱,美國海軍為了追上“全球競爭對手”中國的造艦速度,正計劃在未來10年建造多達65艘艦艇,其中包括驅逐艦、航母、核潛艇以及兩棲艦艇。
中美兩國海軍實力有何差距,美方自是心中有數,眼下卻擺出精心修飾的數據,試圖樹立一個強大的對手,個中算計不言而喻。
捧殺的目的
“從軍事角度看,這樣的榜單價值不高。如果有目的話,應該就是用這種看似專業的方法來鼓噪‘中國威脅論’。”張軍社將上述榜單解讀為對中國的捧殺,美方把中國海軍當作一個靶子,一個假想敵,以進一步在全球范圍內制造焦慮,誤導國際社會,從而強化自己的軍事力量。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就在上月末,美國參議院剛批準了2024財年國防預算草案。
據路透社報道,2024財年的國防預算預計將占美國2024年GDP的3.2%,是和平年代占比最高的一年。在8860億美元的國防預算中,撥給美國國防部的預算占到了8420億美元。
美國國防部公布的《2024財年國防預算申請概要》顯示,2024財年軍費將重點投向加快武器裝備升級換代和投資新興關鍵技術等方面。
根據美國聯邦預算制訂流程,下一步,參眾兩院將討論該法案的最終版本,隨后提交美國總統拜登簽署。2022和2023財年,美國國會實際撥款比國防部預算申請分別高出272億美元和430億美元。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當前美國內政治氛圍,國會大概率將延續此前做法。
此時出現的全球海軍實力排行榜,或許在某種程度上將為軍費預算上漲提供憑據。
“樹立強大的對手,能為美國印太戰略海上競爭,索要更多的經費,爭取更多的項目,并實現美國海軍徹底轉型。”杜文龍指出,美國海軍正把海上分布式的作戰作為核心,但傳統作戰裝備與海上分布式作戰有較大差距,因此美國正試圖進一步實現智能無人系統技術在軍事方面的應用,一顆越發膨脹的軍事霸權之心昭然若揭。
“第一梯隊”
“因為中國的軍艦多,中國作戰能力變強,美國就認為中國要與其競爭,但其實中國并未想進行戰略競爭。”張軍社表示,面對西方智庫和專業網站發布的榜單,一方面我們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但不可否認,十幾年來,隨著國家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的提升,中國海軍確實取得了長足發展。
2021年4月23日,海南艦作為我國自主研制的新型兩棲攻擊艦首艦,正式入列人民海軍。隨后,廣西艦、安徽艦先后亮相,在不到兩年的時間,三艘075型兩棲攻擊艦服役,并逐步形成了戰斗力與保障力。
我國自主研制的新型兩棲攻擊艦首艦海南艦,舷號31。圖源:視覺中國
裝備增長的同時,還伴隨著中國海軍的大型化、遠洋化。
今年4月,我國最新的一艘055萬噸大驅咸陽艦解纜起航,這距離首艘055型驅逐艦南昌艦正式入列人民海軍,僅過去了三年多。
我國最新的一艘055萬噸大驅咸陽艦,舷號108。圖源:央視軍事
據統計,2022年人民海軍新服役艦艇總排水量達12萬噸,僅從噸位來看,相當于法國海軍總噸位的三分之一。
那么,中國海軍實力處在全球何種水平?杜文龍表示,可以認為我們已躋身全球第一梯隊。
“中國海軍近些年的發展速度確實很快,這也是長期積累的結果。無論是大型艦艇的建造,艦載設備的安裝更新,還是整個編隊聯合作戰,武器裝備的選擇,都屬于巨大的工程。”杜文龍認為,每一次的進步,都是國家實力進步的一個標志,沒有強大的國家,就不會有強大的海軍。
艦艇數量反映出來的是整個軍工生產體系的進步。
杜文龍表示,我國目前在國防軍工自主創新方面表現突出,海軍轉型也在不斷裂變聚合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沿著目前的軌跡向前,中國海軍還能走得更遠,在近海防御、遠洋防衛等多個方面做出更多貢獻。
當然,除了裝備力量對比,中國海軍與美軍還有一點不同。作為全球海上安全的守護者,中國海軍積極參與編隊護航和醫療訪問等海事活動和任務,這與美國海軍遍布全球的軍事基地及其背后的目的任務形成鮮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