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劇地區局勢不穩定?
環球網消息,日本近期在本土和周邊地區接連舉行多場軍演和訓練,日美等西方媒體報道中均提到有應對中國之意。其中,日本與美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在日本海岸線附近舉行年度聯合軍演,更是首次邀請菲律賓海軍以觀察員身份參與和觀摩。迄今為止,日本11月參與的演習已有4場。軍事專家表示,軍事演習如此頻繁加劇了該地區局勢的不穩定,明顯不符合地區國家的利益。
據日本共同社13日報道,在該國最西端的沖繩縣與那國島,12日舉行了與那國町政府主辦的防災訓練。路透社稱,大約200名日本官員和自衛隊成員參加。與那國町長絲數健一接受采訪時表示:訓練致力于與自衛隊聯合防災,有助于提升應對突發事態的能力以及對他國的威懾力。美國媒體則直接點名稱,訓練既有應對因地震引發海嘯的目的,也適用于應對北京一旦試圖武力攻臺而如何疏散撤離該島居民的緊急狀態。不過,共同社報道稱,訓練進行當天,有居民在沙灘上舉著寫有不要做戰爭準備等字樣的紙張。
日本自衛隊的魚鷹運輸機。資料圖
如果說上述訓練還以救災為借口,那么后面幾場演習則是純粹的軍事目的。日本海上自衛隊、美國海軍、澳大利亞海空軍以及加拿大海空軍的聯合軍演于11月10日至20日在日本周邊舉行。此次聯演號稱日本海上自衛隊史上最大規模的聯合軍演,有約30艘艦艇和超過40架飛機參加。此外,菲律賓海軍高級官員也以觀察員身份參加軍演。日本海上自衛隊艦隊司令官齋藤聰對媒體表示,這次演習并不是針對特定的國家和地區。但日本富士電視臺評論認為,本次演習針對的是不斷加強海洋活動的中國以及朝鮮。日本廣播協會認為,這顯示出針對中國不斷走向海洋的動向,四國將加強合作。
除多邊演習,日美之間也展開了一次大規模演習,11月10日至20日,日本陸海空自衛隊約3萬人與美軍約1萬人在日本全國多地舉行大規模軍演,演習地點包含與那國島、奄美大島等地區,且會利用平時不會使用的民用機場進行戰斗機起降等訓練。共同社報道稱,13日,日本航空自衛隊的戰斗機為了應對無法使用沖繩縣那霸機場的狀況,首度在鹿兒島縣的奄美機場、德之島機場進行連續起降訓練。
此外,美菲日韓海上戰士合作聯合演習9日舉行啟動儀式,日本陸上自衛隊首次正式參加。此次演習將持續至20日,來自四國共2700多名官兵參演。海上戰士合作演習于2017年首次舉行,今年是第七次聯合演習,日、韓2022年作為觀察員參加了演習。
軍事專家宋忠平13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日本參與的這些軍演,無論是單邊、雙邊還是多邊,從演習地點和課目設置中都透露出相同的動向:針對中國。表面上看起來是日本或菲律賓來主導演習,但實質上都是美國打造‘印太戰略’,讓更多盟友幫助美國來遏制和對抗中國。美國希望亞洲的同盟圈越大越好,甚至能擴大成為‘印太地區’的‘北約’。
半個月不到日本就至少參加了4場軍演和訓練,對此,宋忠平認為,一個地區演習越多,說明該地區的局勢形勢越不穩定,該地區發生挑釁乃至擦槍走火事件的概率就會越高。但是日菲等國家也需要明白,它們在給中國制造麻煩的同時也是給自身制造麻煩。一旦亞太地區也陷入戰火危機,幾乎所有亞太地區國家的經濟都會受到影響,這不符合地區國家的利益。
另據共同社報道,日本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13日在訪問澳大利亞時發表演講,叫囂有必要展現日美澳團結一致,不容許中國憑力量改變現狀。他還提議擴大合作,比如日本也加入奧庫斯。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呂耀東13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雖然麻生現在只是日本自民黨副總裁,不是日本副首相,他說的話并不代表日本政府。但是,他仍是日本執政黨的一員,反映了執政黨內的一種思想傾向,作為自民黨總裁的岸田文雄依然會聽取他的建議。麻生太郎在澳的鼓噪言論,給中日關系增加了不和諧因素。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研究員、東北亞戰略研究院首席專家笪志剛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日本通過地緣雙邊、多邊安保關系,一是要打造更多所謂志同道合的同盟關系,二是利用雙邊、多邊各種機制,提高本國遏制能力,達成掌握更多對華籌碼、服務本國安保戰略的目的。
編輯:周楊責編:吳忠蘭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