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色艺_www.一区_国内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妲己_免费的性爱视频

“停戰換人質” 以色列和哈馬斯為何一再談崩??

中國新聞周刊微信公號 消息,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有關人質的間接談判第三次破裂了。

當地時間11月13日,隨著以色列軍隊襲擊加沙地帶最大的醫院希法醫院,哈馬斯暫停了人質談判。兩位參與談判工作的埃及高級官員對媒體透露了該消息。國際社會有些難以置信:四天前的11月9日,參與談判的美國官員剛剛對外表示,各方已經接近達成一份以12名人質獲釋為條件的臨時協議。甚至在13日晚,哈馬斯下屬武裝派別卡桑旅發言人阿布·烏拜達還表示,該組織準備釋放被扣押在加沙地帶的多達70名婦女和兒童,以換取為期5天的休戰停火。

但埃及官員隨后又對外宣稱說,哈馬斯表示,以色列持續的地面軍事行動顯示出“他們對達成任何協議都不感興趣”。

自從哈馬斯等武裝團體10月7日從以色列控制領土綁架約240名人質后,由美國、卡塔爾、埃及等國居中參與的人質談判斷斷續續地進行。先是10月20日前后,由于哈以雙方在“先交出人質名單”還是“先解除封鎖”上意見不一,談判中斷。

隨后,哈馬斯釋放了兩名美國人質,各方重新開始接觸,并接近達成一個釋放50名人質的協議。然而,10月27日以色列軍方對加沙開啟地面行動,讓此前所有努力付諸東流。自此之后,“人質交易”的內容不再是交換囚犯、解除封鎖,而是全面停火。

到11月15日,距離240名人質被綁架已過去39天。雖然多國領導人直接參與斡旋、全球談判專家云集中東,但至今只有4名人質獲釋,另有1名人質被以色列的軍事行動解救。與此同時,哈馬斯方面表示,已有多名人質在以軍的空襲和持續地面行動中遇難。

人質談判的難點是什么?通過談判解救人質是否還有希望?近日,《中國新聞周刊》采訪了參與此前和本次人質談判的專家及政府代表。他們指出,人質談判已陷入兩難困境。“我甚至不確定現在有關人質的接觸算得上談判。”以色列國防軍退役中校阿莫斯·吉奧拉說。

“過去談判的經驗,這次都沒用”

本次人質談判最大的難點,在于人質的數量過于龐大,身份過于復雜。從10月7日至今,外界掌握的人質數據不斷變化。以色列國防軍宣布的最新信息是,他們認為共有239名人質。

這其中包括30名到40名以色列國防軍官兵、警察及公職人員。平民來自多達25個國家,包括美國、德國、法國、俄羅斯、阿根廷、泰國等。人質是否都被哈馬斯掌控也未可知,其他“圣戰”武裝宣稱扣押了約30名人質。

人質談判專家葛森·巴斯金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這導致過去的成功經驗無法適用。過去十多年里,巴斯金是以色列和哈馬斯間進行人質談判的“中間人”之一,參與協調釋放了以色列士兵吉拉德。10月7日以來,他和以色列、哈馬斯雙方就人質談判保持溝通。

“以吉拉德事件為例。在吉拉德被關押的5年零4個月時間里,以色列不知道他被關在哪里。5年后,雙方才開始談判換囚方案,因為哈馬斯發現吉拉德可能死于營養不良,情況緊急。”巴斯金回憶道,“而現在,我們沒有5年時間,人質卻多達240名。”

人質數量多,“交易”的籌碼就難以確定。巴斯金指出,用所有在押的巴勒斯坦囚犯來交換人質是一種選項。問題是,在2011年有關吉拉德的談判中,以色列用1027名巴勒斯坦囚犯換回了這名士兵。而現在,以色列監獄中關押的全部巴勒斯坦囚犯總計約7000人,他們能否換回240名人質?另一方面,以色列政府又擔憂,釋放7000名囚犯將擴大哈馬斯在巴勒斯坦民眾中的影響力。

另一種“交易”是用釋放人質換取停火。對此,在最近一個階段的談判中,哈馬斯只討論釋放少量人質,如“以50名人質交換5天停火”或“以70名人質交換一周停火”。很難說這是否是一種“分化對手”的策略:有參與談判的美國官員表示,美國、以色列、西方國家的代表都希望先釋放本國公民。

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以色列軍方沒有在11月9日人質談判達成“初步協議”后暫緩進攻,最終導致協議破裂:這份協議的內容是,哈馬斯釋放12名人質換取3天停火,但獲釋人質“以美國公民為主”。

一些專家指出,以色列政府一心想解救包括軍方人員在內的所有人質,但考慮到“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沒有直接接觸渠道”,以色列不得不接受漫長的溝通渠道,也就不能不被來自第三方的要求所左右。法新社援引美國高級官員的話說,將釋放人質數量與停火時間掛鉤,就是“來自拜登政府的建議”。

以色列國防軍退役中校阿莫斯·吉奧拉曾是以色列軍方和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在加沙地帶的談判代表,參與處理過多次針對哈馬斯襲擊的幕后談判工作。他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以色列軍方可能不認為美方提出的這種“交易”是可行的,因為這不會促使哈馬斯釋放所有人質、特別是以色列軍方人質。

“以色列軍隊努力的方向依然是通過地面行動對哈馬斯施加壓力,迫使哈馬斯主動提出釋放人質的方案。”吉拉奧說。巴斯金則認為,以色列軍隊正在收集情報,“他們應該已經掌握了相當多關于人質被關押在何處的情報。我猜測他們正在策劃利用特種部隊營救人質,但這將有很大的風險。”美國官員們則擔憂,如果真的把哈馬斯軍事指揮官逼到“無路可走”,所有人質的生命都將面臨危險。

“軍事行動可以推遲,因為人質死亡帶來的社會沖擊將是不可承受的。”巴斯金說,“但現在的兩難境地是:要想確保人質安全,以色列就必須停火。可是停火并不意味著哈馬斯會釋放所有人質。”

“談判是一場政治博弈”

前以色列情報官員戴維·梅丹曾作為以色列政府的人質問題協調員主持交換吉拉德的談判。他對美國媒體回憶道,在2011年談判的最后階段,盡管由于以色列法律,他不能直接和哈馬斯軍事領導人賈巴里面對面會談,但他們其實坐在開羅埃及情報總部大樓的兩個相鄰房間內,由埃及官員來回穿梭對話。

而這一次,談判雙方的物理距離要遙遠得多。目前,負責人質談判的以色列情報機構官員只和美國、卡塔爾、埃及官員談判。然后,卡塔爾官員向多哈的哈馬斯領導層傳遞信息,埃及官員和加沙的哈馬斯軍事部門接觸。其間,哈馬斯領導層和軍事部門也要多帶帶進行協商。

各方達成初步共識后,以色列官員起草協議草案,卡塔爾、埃及官員提出建議,美國官員修改,最終版本經多哈的哈馬斯領導層確認后,再發送給加沙的一線軍事領導人。“每一輪溝通至少需要兩到三天。”到了人質釋放的細則談判,以色列國防軍和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也要參與進來。

不斷拉長的對話鏈條損耗了各方的相互信任。更糟糕的是,隨著戰場時局的變化,各方代表接受的具體指示也不斷變化,甚至前后矛盾。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曾在會見人質家屬時表示“不考慮換囚方案”,但總理內塔尼亞胡很快又在公開講話中表示愿意考慮換囚。

“這是以色列的決策傳統:先說‘不’,然后又說‘可’。”吉拉奧回憶道,本世紀初巴以進行加沙地帶安全事務談判時,以色列國防軍代表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缺乏來自最高層的明確指示。而在10月27日以軍開始本次大規模地面軍事行動前,總理辦公室和以色列軍方也就何時開始行動產生分歧。

有分析認為,目前內塔尼亞胡正面臨雙重壓力。一方面,梅丹透露,近期和他交流過的人質家屬已經更加傾向于“停戰換人”,“換囚”方案一開始就是由人質家屬們提出的。但另一方面,以色列國防軍高層正在向總理做出保證:特種部隊有信心采取更大規模的人質解救行動。

以方的立場還直接受到美國政府的影響。美國總統拜登近日對美國媒體稱,自己“每天都在與相關人員交談”。“對于執行層面的談判代表而言,這未必是一件好事。”吉拉奧說。

哈馬斯一方的情況也很混亂。11月8日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巴斯金給哈馬斯領導層發出的消息已經連續一周“已讀不回”。在此之前,他已經發現問題:“我不確定偏安在卡塔爾五星級酒店里的哈馬斯領導人有沒有能力影響加沙。因為這些哈馬斯領導人對我提出的條件,與以色列政府從卡塔爾、埃及那里得到的消息是不同的。”

梅丹認為,現在各方不應再將時間浪費在無效的溝通上,而應集中精力尋找在加沙的哈馬斯軍事部門領導人,“卡塔爾的哈馬斯領導人不那么重要”。在此前有關加沙地帶的人質談判中,只有埃及政府情報部門能直接聯系到這些目前能對是否釋放大部分人質做出決定的人,關鍵人選可能只有三個:加沙地帶哈馬斯軍事部門主要領導人葉海亞·辛瓦爾,以及10月7日襲擊事件的主要軍事負責人穆罕默德·代夫和馬爾萬·伊薩。

不過,人質談判暫時陷入僵局,并不意味著各方“無事可做”。在10月27日以色列軍方開始大規模地面行動前,談判的一個焦點問題是能否用“解除封鎖”換取詳細的人質清單。專家們認為,如果能獲得人質清單,對于談判、武力解決及人道探視都有幫助。

目前,各方仍在為恢復對話創造條件。吉拉奧指出,加沙地帶的談判從來都是巴以內部不同力量及相關各國博弈的戰場,“要理解談判背后的現實政治環境。關鍵是,直接參與談判的各方能否擺脫外部的‘噪音’干擾。”

編輯:周自力責編:張松濤審核:馮飛

編輯 舉報 2023-11-16 12:38

0個評論

暫無評論...
驗證碼 換一張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