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色艺_www.一区_国内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妲己_免费的性爱视频

低溫寒潮 地震救援黃金時間會縮短至三分之一?

@健康時報消息,在低溫寒潮天氣下,地震救援的黃金時間會縮短至三分之一,正常情況下如果是72小時,極端天氣情況下就只有24小時。12月19日,防災科技學院副校長郭迅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對無論對于被困者還是救援者來說,低溫寒潮都是巨大的考驗。

據青海省氣象服務中心針對積石山地震交通沿線發布的氣象監測快報顯示,19日8時震區交通沿線晴或多云天氣為主,氣溫零下15.4至零下10℃,最大風速0.6~2.7米/秒。19日白天G6、S201、G0611、G310沿線陣風風速較大,對物資運輸有一定影響。

郭迅解釋,對于被困者來說,要忍受傷口疼痛和刺骨寒冷的雙重考驗,再加上沒有食物和水的供給,能夠支撐的時間非常有限;對于救援者來說,低溫寒潮會導致救援速度大大降低,往往無法快速救出大量被掩埋者。

12月19日上午9時,負責此次地震社會應急救援協調工作的甘肅厚天災害救援中心分隊長汪多向中國新聞周刊也表示,根據以往救援經驗,此次救援最大的難度在于當地的低溫天氣,西北冬季溫差大,目前最低溫在零下十幾度,被困人員將面臨更大的風險。

對于救援人員來說,除了做好御寒工作,還需要加快救援速度。汪多說,地震普遍的黃金救援時間是72小時,但此次地震這個時間將會縮短。另外,積石山當地多土木磚混和木質結構的房屋,其房屋抗震性能較差,這也導致損失更嚴重。

郭迅介紹,我國發生在低溫寒潮天氣下的地震不在少數,比如2003年的新疆巴楚地震、2010年的玉樹地震等,都是發生在天氣嚴寒的時候,這也給當時的救援帶來了很大的難度。此外,嚴寒和地震的疊加對于災民安置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不僅需要相應的安置房屋,還需要很多的防寒裝備,尤其是在短時間內要全部完成。

甘東南地區位于青藏高原東緣,屬于南北地震帶組成部分,從震源機制來看為逆斷層型地震,推測發震斷層為北西向拉脊山斷裂。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創院院長、中國地質大學教授徐錫偉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采訪時表示,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原因來自多方面,如山區邊坡地基穩定性差、房屋抗震性能差、震區人口相對密集和時值深夜人處于休息狀態來不及躲避等。

郭迅也提到,此次地震是甘肅近年來震級較大的一次,也是傷亡情況較多的一次。這次地震震源距離人口聚集區較近,這也是傷亡較嚴重的主要原因。

編輯:周楊責編:張松濤審核:馮飛

編輯 舉報 2023-12-20 11:41

0個評論

暫無評論...
驗證碼 換一張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