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欲讓烏流盡最后一滴血?
深圳衛視—直新聞消息,據路透社2月12日報道,基輔一家研究機構的負責人12日表示,俄羅斯上周使用“鋯石”高超音速導彈襲擊基輔,這是俄軍在這場持續近兩年的沖突中首次使用這種導彈,對烏克蘭的防空系統構成新的挑戰。
報道稱,基輔法醫鑒定科學研究所所長亞歷山大·魯溫在“電報”社交平臺上說,他的研究所完成了對2月7日俄羅斯襲擊的導彈碎片的初步分析。
魯溫還附上了一段據稱是導彈殘骸的視頻,視頻中顯示了特定的標記。他寫道:“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看到‘鋯石’導彈特有的要素。發動機和轉向裝置的零件和碎片都有特定的標記。”
基輔法醫檢驗科學研究所視頻截圖
據俄羅斯稱,“鋯石”高超音速導彈的射程為1000公里,速度是音速的九倍。軍事分析人士表示,高超音速可能意味著留給對方防空系統的反應時間大幅減少。
報道指出,如果“鋯石”高超音速導彈在烏克蘭的使用得到證實,未來這種武器可能會對烏克蘭的防空系統構成額外挑戰。不過魯溫沒有說明俄軍此次使用的“鋯石”導彈是從陸地還是從海上發射的。他說,從殘骸中發現的標記表明,導彈是最近組裝的。
而美國和歐盟國家則在近日強調了對烏克蘭的支持,當地時間2月12日,美國參議院以66票贊成、33票反對的投票結果再一次推進了一項對外軍援法案。該法案中包括140億美元用于援助以色列,600億美元用于援助烏克蘭。
2月12日,德國外長貝爾伯克、法國外長塞茹爾內以及波蘭外長西科爾斯基,在巴黎以西的拉塞勒圣克盧堡舉行“魏瑪三角”機制會晤后,也一致強調要持續支持烏克蘭,并與美國及北約保持協同的同時加強歐洲安全建設。
德國、法國、波蘭外長舉行“魏瑪三角”機制會晤。圖源:央視新聞
法國外交部長塞茹爾內說,歐洲加強自身安全建設,不是要取代北約防務,或與北約搞對立,而是要在北約防務以外“做加法”。
塞茹爾內此番表態與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日前涉北約言論有關。特朗普10日在一場競選集會上表示,對于未履行軍費義務的北約盟友,他將“鼓動”俄羅斯予以攻擊。這再次引發外界對美國政府換屆后能否在北約集體防御方面保持一致性的擔心。特朗普正再次競選美國總統,并在共和黨選戰中領跑。此前有消息說,特朗普如果二次當選美國總統,打算讓美國退出北約。
而普京則在近日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臺前主持人、獨立媒體人塔克·卡爾森的專訪中,明確表達了如果美國停止向基輔提供武器,他將考慮談判。普京說:“我們向美國領導層傳達的信息是,如果你真的想停止軍事行動,那么你就需要停止提供武器,然后這一切將在幾周內結束,我們將能夠討論一些條款。”
普京還告訴卡爾森,討論結束俄烏沖突的時機已經到來,因為西方掌權者已經意識到,俄羅斯是不會在戰場上被擊敗的。而在談及美國對俄制裁時,普京說,盡管受到各種制裁和限制,但俄羅斯去年成為歐洲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的各種工具不管用。
美國福克斯新聞臺前主持人、獨立媒體人塔克·卡爾森近日對俄總統普京的專訪,在西方掀起軒然大波。一方面,西方民眾普遍關注這次采訪和普京的回答;另一方面,美媒認為卡爾森幾乎全程保持沉默,并未反擊普京,稱克里姆林宮之所以讓他采訪普京,是看中了他與特朗普的密切關系,想要美國共和黨人繼續在國會阻止對烏援助。美歐媒體和政客稱卡爾森是“叛徒”“克里姆林宮的附庸”,許多政客甚至呼吁要對卡爾森進行制裁,甚至逮捕。
據塔斯社2月13日報道,美國共和黨參議員詹姆斯·戴維·萬斯當天表示,美國欲與俄羅斯戰斗到烏克蘭流盡“最后一滴血”,美國明白,這場沖突將以“烏克蘭的毀滅”告終。報道稱,萬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認為,所有人都知道,這場戰爭將導致烏克蘭的毀滅,歸根結底,這非常無恥。我曾與民主黨的同事交談,他們說,他們想與俄羅斯戰斗到烏克蘭流盡最后一滴血。我認為,如果你真去詢問這些人,他們知道這不符合烏克蘭的利益。這從根本上符合的是軍事承包商和那些認為美國最緊迫的任務是戰勝俄羅斯的人的利益。”萬斯還指出,認為與俄羅斯對抗得到所有烏克蘭民眾一致支持的觀點“當然是荒謬可笑的”。
編輯:周楊責編:周尚斗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