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打拼供養年邁父母 原計劃回老家過元宵?
極目新聞消息,這是元宵節前,張勇最后一次出攤。
60多歲的張勇夫婦和小兒子一家在廣州市南沙區萬頃沙鎮一菜場經營家禽檔,每天清晨,張勇還要獨自驅車10多公里,穿過瀝心沙大橋,前往三民島上民立村市場,在那里,他還經營著另一處家禽檔。
這個春節,張勇一直無休。2月22日,正月十三清晨5時許,張勇照例駕車前往三民島。他計劃著,上午把攤檔的雞、鴨等賣了,中午就返回鎮上,帶著老婆一起返回廣東茂名高州市的老家,陪他年近九旬的老父母過元宵節。
一次撞擊改變了一切。
當天清晨5時31分左右,輪船良輝688撞上瀝心沙大橋橋墩,橋面斷裂滑落后,4輛車和1輛電動摩托車從斷裂處墜落。
當天下午3點34分,第一輛落水車輛被打撈上來,與張勇熟識的攤販們都認出了那輛咖啡色的七座面包車,正是張勇常年往返三民島的交通工具。
面包車的主人,再也無法繼續奔波勞碌了。
回老家前最后一次出攤,卻從斷橋墜落
張勇夫婦在萬頃沙鎮經營家禽檔,少說也有15個年頭了,菜場的不少攤販都認識他。
張勇和妻子育有兩兒一女,并且將攤檔的生意傳給了小兒子。幾年前,想著家里的人手夠,他將鎮上的攤檔交給小兒子夫婦和妻子打理,自己在三民島上的民立村市場新開了一處家禽檔。
鎮區和三民島隔著洪奇瀝水道,瀝心沙大橋是進出島的唯一陸路通道。每天清晨,張勇便駕車從鎮區出發,帶上一些家禽上島,開始一天的忙碌。有時,他還會在凌晨3點多出發,驅車40多分鐘趕到中山市的沙溪鎮進貨,再前往三民島,直到傍晚7點左右才出島,回到鎮上金譽綜合市場的攤檔,接妻子下班回家。
金譽綜合市場的一名攤販介紹,張勇夫婦很勤快,大年初一開始那幾天,市場不少攤販都休息了,張勇的小兒子也回了老家,夫妻倆每天都堅持出攤,沒有休息。
唐女士的家禽檔緊鄰張勇家的檔口,他們也是高州老鄉。她介紹,張勇的小兒子回老家過完春節后,初八就來了。張勇則是計劃正月十三那天回高州老家過元宵。高州老家,過元宵比過年更熱鬧。唐女士說,張勇夫婦每年都是元宵節才回老家。
2月22日,離元宵節還有兩天。張勇想著上午再做點生意,下午便回老家。當天清晨5時許,他駕車離開萬頃沙鎮區,前往三民島。
就在張勇出發的同時,輪船良輝688從佛山方向駛來,順著洪奇瀝水道南下,準備下穿瀝心沙大橋。
5時31分左右,良輝688撞上瀝心沙大橋橋墩,橋面斷裂滑落。10分鐘內,4輛車和1輛電動摩托車從斷裂處墜落,后續車輛及時調頭并阻止其他車輛前行。墜橋的車輛,包括張勇駕駛的面包車。
同在民立村市場開家禽檔的黃女士介紹,她丈夫每天清晨5點多,都要開車出三民島,經常和張勇駕駛的面包車在瀝心沙大橋上碰頭。當天,她丈夫準備過橋時,發現橋面已經斷裂,無法通行。她丈夫立馬打電話給張勇,提醒他不要上橋,哪知對方的電話已經無法接通。
面包車被打撈出水,大家都沉默無語
金譽綜合市場的檔主唐女士說,事發當天,張勇的妻子同往常一樣,早早地來到市場忙碌。她的小兒媳送完兩個孩子上學后回到市場,她告訴婆婆橋斷了,婆婆拿起手機,一個勁兒地撥打著張勇的電話,電話沒有接通,婆媳倆的表情越發凝重,只看到她的眼淚不停地往外落,我還問她們出什么事了,她們這個時候其實就知道張勇出事了。
之后,唐女士在忙碌生意的同時,也一直關心著搜救進展。當天下午3點34分,第一輛落水車輛被打撈上來,唐女士等攤販都從直播中認出了張勇那輛咖啡色的七座面包車,還有那塊熟悉的車牌。大家都心情沉重,也不敢說什么。
22日下午,廣州市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月22日凌晨5時31分左右,佛山籍集裝箱船良輝688輪在航經南沙洪奇瀝水道時,因船員操作失當,良輝688輪左舷船身觸碰瀝心沙大橋下行通航孔18#橋墩,隨后船頭再次觸碰下行通航孔19#橋墩,致使該通航孔上的橋面斷裂。經核實,共有4輛車和1輛電動摩托車從斷裂處墜落,其中1輛空載中巴車、1輛貨車和1輛電動摩托車墜落到良輝688船艙內,2輛小貨車掉落水中。在該事故中,造成5人死亡,2人在醫院救治,目前生命體征穩定;肇事船舶一名船員受輕微傷。
張勇出事后,他們家的攤檔也歇業了。22日晚,唐女士收工后,和丈夫去看望了張勇的家人。出事后,他老伴很傷心,一粒飯都吃不下,我讓她兒媳沖了點葡萄糖,給她喝了下去。唐女士說。
23日一早,張勇兒媳來了攤檔,將此前客戶訂的貨交接了一下,隨后離開。她告訴唐女士,家人上午準備去殯儀館看看。
喪事應該會在老家辦,我們家里也會派代表去吊唁。唐女士抹著淚說,這么朝夕相處的一個老朋友突然走了,大家心里都很難過。
他從來不跟人紅臉,總是熱心幫襯同行
他就是我們的偶像。唐女士說,自己和丈夫七年前才來市場開家禽檔,入行比張勇晚。但張勇非常照顧老鄉,將自己的經驗毫無保留地介紹給了唐女士夫婦。他親自帶我們去中山那邊,告訴我們可以從哪些市場進貨。他脾氣也很好,從來都不跟人紅臉,周邊攤販有需要幫忙的,他都熱心提供幫助。唐女士說,兩家關系很好,她丈夫和張勇兒子每天凌晨3點多共乘一輛貨車,去批發市場進貨。有時候,張勇也會駕駛自己的面包車一同前往。
這幾年,張勇主要在三民島上經營攤檔。那邊是農村,經常有村民送一些香蕉等水果和新鮮的蔬菜等給張勇。張勇每天傍晚都會來市場接妻子,然后將這些蔬菜和水果分給市場的攤販。在民立村市場開攤檔的黃女士說,張勇每次回高州老家,都會給大家帶些家鄉特產,有籺,也有一些水果。幾位在市場擺攤的老婆婆都挺喜歡他,經常給他送一些本地蔬菜吃。
他有個幸福的大家庭,很讓人羨慕。唐女士介紹。張勇夫婦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三個孩子均已成家,并且各自都有兩個孩子,張勇夫婦可以說是兒孫繞膝。在高州老家,張勇還有年近九旬的父母,妻子那邊也還有一位90多歲高齡的老人。
張勇還有一個弟弟,弟弟在老家照顧父母,張勇在外面賺錢,每個月都還要給幾千元的生活費,贍養老父母。唐女士說。
得知張勇夫妻要回高州過元宵,唐女士還特意跟張勇的妻子說:馬上就可以回家了,這次在家多玩幾天。沒想到,張勇卻在回家前最后一次出攤時,遭遇意外。
23日下午,記者來到張勇在三民島民立村市場開的家禽檔。檔口面積只有5平方米左右,上面蓋著帳篷,顯得有些簡陋,操作臺面鋪著臺布,十分干凈,雜物臺上也擺放著秤臺和一摞摞雞蛋。左邊擺放著一個兩層雞籠,里面有十多只雞。
家禽檔的帳篷外,兩枝木棍架著一雙塑料長靴,靜靜地曬著太陽。但長靴的主人,再也不會回來。
編輯:楊雁琳責編:吳忠蘭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