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開建第三艘 印度“航母雄心”有多大??
環球時報消息,以順應地區軍力發展趨勢為理由,印度海軍提出了雄心勃勃的計劃。據印度《論壇報》14日報道,印度國防部長拉杰納特辛格在接受該報采訪時表示,印度將很快開始建造第三艘航母,并不會就此止步。印度海軍的這一新計劃和航母雄心引起了印度媒體的熱議。
計劃建造六艘航母甚至更多
報道稱,辛格在接受采訪時宣布,印度正準備開始建造第三艘航母,它的噸位與印度海軍現役4.5萬噸級的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相當。此外,印度海軍現役航母還包括從俄羅斯引進的超日王號。辛格明確表達了超越三艘航母的雄心,他表示:我們不會就此止步。我們將再建造第五、第六艘甚至更多。
報道提到,辛格的說法揭示了印度加強海軍能力的長期戰略,特別是在建造更多的航母方面。2023年1月,印度議會國防常設委員會建議,印度海軍應裝備第三艘航母。該委員會在報告中表示,航母的航程和部署靈活性遠優于在偏遠的島嶼地區建設的軍用機場。
至于辛格為何會突然宣布建造新航母的計劃,印度媒體普遍將其與最近中國海軍第三艘航母福建艦的海試聯系在一起。《論壇報》稱,印度的雄心與中國擴大航母編隊的計劃不謀而合。中國目前擁有兩艘戰機采用滑躍式起飛的航母遼寧艦和山東艦,第三艘航母福建艦正在進行海試,它的最大特色是采用電磁彈射器,與美國最新福特級航母的配置相當,使其能起飛有效載荷更大的艦載機,而且彈射間隔時間更短。印度媒體尤其強調說,福建艦的排水量超過8萬噸,比英國、法國、印度和日本等其他國家建造的航母更大,凸顯了中國加強海軍能力的承諾。
印度媒體還提到,印度海軍獲得更多航母的設想,也符合地區軍力發展趨勢。除了印度和中國之外,其他多個亞洲國家也在通過引進航母來增強其海軍能力。例如日本已將‘出云’級直升機航母改裝為能搭載F-35B隱形戰斗機的輕型航母,韓國也制訂了到2030年獲得輕型航母的計劃。
印度航母雄心由來已久
《印度時報》稱,印度是二戰后率先擁有航母的亞洲國家。1961年,印度從英國采購的二手輕型航母大力神號經過現代化改裝后,更名為維克蘭特號并加入印度海軍,成為印度的首艘航母。它在1971年印巴沖突期間發揮了關鍵作用,累計出動超過4000架次艦載機對東巴基斯坦的海港及軍事基地實施攻擊和封鎖。直到1997年,印度海軍這艘功勛卓著的航母才正式退役。
維克蘭特號在服役期間發揮的重要作用,讓印度真正認識到航母對于現代海軍的意義。1987年印度又采購了英國退役的競技神號輕型航母并更名為維拉特號,該航母一直到2017年才宣布退役。
在此期間,印度海軍一直希望獲得更多的航母。2004年印度與俄羅斯達成協議,采購基輔級航母戈爾什科夫號并進行全面翻新改裝,最初預計在2009年左右交付;同時印度于2003年1月啟動了第一艘國產航母的建造計劃。在理想狀態下,如果上述兩艘航母能夠按時服役,再加上維拉特號,印度海軍屆時將首次擁有3艘航母。
但現實讓印度海軍失望了。負責戈爾什科夫號航母改裝工程的俄羅斯北德文斯克造船廠出現嚴重的進度拖延和費用超標,導致該航母拖到2012年才開始海試,但隨后又發生動力系統故障,因此一直到2013年年底才交付印度海軍,并更名為超日王號。
而繼承了維克蘭特號艦名的印度國產航母進度更慢。2009年它才在科欽造船廠安放龍骨,經過2011年一次臨時出塢后,于2013年8月12日正式下水,2021年8月4日首次展開航行試驗。2022年9月2日,經歷了長達13年船塢建造、下水舾裝和測試的維克蘭特號終于交付印度海軍。此時老邁的維拉特號早已經退役。直到2023年6月,超日王號和維克蘭特號組成的雙航母編隊首次亮相,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當年的遺憾。
即便如此,航母在印度海軍中仍扮演著關鍵角色。印度觀察家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海洋政策計劃主管阿比吉特辛格描述說,航母具有通過確保連續和醒目的軍事存在改變沿海區域心理平衡的決定性能力,從而將使對抗的成本效益計算變得復雜。
按照印度的海洋戰略設想,向西主要是威懾巴基斯坦,向東可以控制經過馬六甲海峽的國際航線,包括向太平洋海域延伸活動。為此,印度一直設想在東西兩大方向各部署一艘航母,同時還需要一艘航母用于輪換維護。這也意味著印度海軍至少需要3艘航母。2018年12月,時任印度海軍參謀長蘇尼爾蘭巴上將表示,海軍未來要以航空母艦為基礎構建艦隊兵力,至少需要3個航母戰斗群才能在印度洋地區扮演海洋安全提供者的角色。
印度航母計劃面臨挑戰
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中國專家表示,印度海軍想要獲得更多航母面臨的主要問題在于自身技術儲備不足。現役兩艘航母超日王號和維克蘭特號的坎坷服役經歷,足以證明缺乏技術積累對印度海軍的影響。維克蘭特號號稱是國產航母,但它大量采用國外設備,包括美國提供的燃氣輪機和攔阻索,俄羅斯的米格-29K艦載戰斗機,未來還將替換為法國陣風M艦載戰斗機,防空導彈和雷達則來自以色列。這也意味著如果國外中斷相關技術支持,將嚴重影響印度航母的戰備能力。印度海軍參謀長哈里庫瑪爾此前明確表示:俄烏沖突的經驗表明,印度要想滿足自身的安全需要,不能依賴任何人,必須靠自己。
也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印度海軍于2022年中斷了規劃中維沙爾號大型國產航母的建造計劃。根據印度媒體此前披露的信息,作為維克蘭特號的后續型號,維沙爾號采用彈射起飛模式,排水量達6.5萬噸,可容納更多飛機,并使用核動力作為動力系統。但鑒于印度海軍在相關技術領域的嚴重欠缺,美國媒體披露,印度仍需要就此大量求助國外的技術支持,據稱美國與印度曾就引進電磁彈射裝置、E-2艦載預警機和F-35C戰斗機等進行過談判。但庫瑪爾最終表示暫時擱置了建造這種超級航母的計劃。他表示,在建造‘維克蘭特’號的過程中,我們積攢了很多經驗,我們正在認真考慮再造一條同型艦,充分利用現有經驗。印度科欽造船廠也表示,在成功建造了維克蘭特號之后,有信心以快得多的速度打造它的同型艦。
印度《自治》雜志15日稱,除了航母本身的建造難度外,印度海軍還缺乏配套護航艦艇。通常航母戰斗群的護航艦艇由一艘攻擊核潛艇、多艘護衛艦和驅逐艦以及一艘補給船組成,目前印度海軍的這些護航艦艇的性能與數量都還不足。而如果要建造五六艘航母,需要額外建造大量護航艦艇和基礎設施,這意味著巨大的資金投入。因此印度海軍建造更多航母的計劃,也面臨其他軍種的反對。印度空軍就明確反對建造第三艘航母的想法,認為岸上的空軍基地可以更有效地提供空中支持。
編輯:陳艷琦責編:周尚斗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