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不讓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變成“唐僧肉”?
9月10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
上游新聞記者在發布會現場了解到,國家醫保局持續加大飛行檢查力度,截至目前,一共檢查了30個省份的432家定點醫藥機構,預計今年全年檢查機構的數量將超過過去5年的總和,擴面相對較多。
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顏清輝。 圖片來源/國新網
近期,國家醫保局通報多起欺詐騙保案例,醫保部門將如何加強醫保基金監管?守好醫保“錢袋子”?對此,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顏清輝介紹,今年以來,國家醫保局重點抓好三方面工作:第一方面,堅持嚴打嚴查。持續加大飛行檢查力度,國家醫保局現在既有明確公開的年度飛檢,也有“四不兩直”的專項飛檢。截至目前,一共檢查了30個省份的432家定點醫藥機構,預計今年全年檢查機構的數量將超過過去5年的總和,擴面相對較多。各地加大打擊力度,一批涉嫌欺詐騙保的機構被解除協議、移送公安。和以往相比,今年更加注重發揮大數據的作用,已經通過“糖化血紅蛋白”篩查線索查實并追回醫保基金近6000萬元,通過“限制性別類診療、檢查、用藥”篩查線索追回醫保基金近1400萬元,實現了現場檢查和大數據結合下的“精準打擊”。
第二方面,堅持寬嚴相濟。國家醫保局用好自查自糾。在國家局飛檢開始前,專門組織全國的定點醫藥機構對照問題清單開展自查自糾,推動醫藥機構更加自覺規范醫藥服務行為。截至目前,各級定點醫藥機構已退回醫保資金約30億元。國家醫保局用好約談引導,對違規藥店進行約談,督促整改,并向全社會通報,推動定點藥店規范自身行為。同時,國家醫保局也特別用好公開曝光。在國家醫保局微信公眾號上公開曝光了一些醫藥機構欺詐騙保的行為,曝光了“糖化血紅蛋白”過度檢查、男女檢查項目混淆等違法違規問題,強化了警示震懾效應。
第三方面,堅持標本兼治。探索建立醫保支付資格管理辦法,采取類似“駕照扣分”的方式,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記分,警示教育醫務人員自覺遵守診療規范,主動約束手中的“處方筆”。我們完善醫保基金社會監督員工作機制,更好動員社會各界參與基金監管,相關的指導意見目前正在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我們也健全了舉報獎勵機制。2022年以來,全國共發放舉報獎勵2422人次,獎勵金額368萬元,其中3人獲得10萬元以上的獎勵,8人獲得5-10萬的獎勵。我們也希望通過在座的媒體幫助呼吁和引導,全社會都能夠參與到舉報獎勵的工作中來。
顏清輝表示,下一步,國家醫保局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決扛起維護醫保基金安全的政治責任,決不讓人民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變成“唐僧肉”。
上游新聞記者 張瑩
編輯:鄒渝責編:郎清湘審核: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