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北京靠攏” 臺又一“友邦”恐難保?
參考消息消息,據臺灣“中央社”近日報道,有跡象顯示臺灣地區在非洲僅存的所謂“邦交國”斯威士蘭正逐漸向北京靠攏。
一系列跡象印證了這一判斷:有商界人士表示,斯威士蘭當局正悄悄軟化對中國大陸的態度;2023年底,時任斯威士蘭礦業管理委員會主席的古杜扎親王率領一個由知名商界人士組成的代表團訪問中國大陸,據報是為了吸引大陸投資人,并且替建立外交關系鋪路;此外,大陸央企中國電力建設集團2023年5月取得斯威士蘭政府的合同,以興建姆帕凱尼大壩項目。
報道稱,這迫使臺當局不得不面對現實,那就是中國大陸各層級的參與者正在這個王國的經濟領域深入扎根。
而臺灣《經濟日報》網站9月21日則援引美國駐斯威士蘭準大使麥金泰爾的話說,維持斯威士蘭與臺灣等地的關系,將是他的首要任務之一。
諷刺的是,當被追問要如何幫助斯威士蘭對抗中國大陸及維持與臺灣的關系時,麥金泰爾語焉不詳地回應道,中國人傾向于聚焦電信、基礎建設及商業發展等領域,任何能促進美國相關利益的計劃,都是非常好的。
顯然,美國對于助臺“穩固邦交”,既無心也無力。就連臺灣網友也嘲諷地寫道:“賴清德:我的錢都給美國了,美國也不幫我嗎?”
網友評論
在蔡英文掌權的8年間,直至今年1月太平洋島國瑙魯宣布與臺灣當局“斷交”,臺當局的10個所謂“邦交國”先后與其“斷交”,“友邦”只剩下12個。而中美洲的危地馬拉等國也釋放出要跟臺灣當局“斷交”的信號。
正如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此前就瑙魯與臺“斷交”曾說,“毫不意外”。他認為大陸處置兩岸問題有涉外關系、經貿及軍事領域等三個工具箱,隨著頑固“臺獨”分子賴清德的上臺,大陸首先打開第一個工具箱。相信隨著像危地馬拉、斯威士蘭這樣的國家不斷釋出重要信號,臺當局面臨的“斷交潮”還將繼續。
原標題:“正向北京靠攏”,臺又一“友邦”恐難保
編輯:牟慧蘭責編:廖異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