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三人組“出差”半年即將凱旋 盤點神十八乘組高光時刻?
北京時間10月30日4時27分,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11月1日,神舟十八號、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進行交接儀式,兩個乘組移交了中國空間站的鑰匙。截至目前,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務,將于11月4日乘坐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返回東風著陸場。
太空“出差”半年,神十八乘組完成兩次出艙任務,開展多項科研工作。實現太空“養魚自由”,還在太空吃起了月餅,在空間站里迎接國慶……一起跟隨“出差進度條”,回顧神十八乘組的太空工作生活吧。
2024年4月25日20時59分,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80后”乘組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開啟了為期半年的太空之旅。
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入軌后,于北京時間2024年4月26日3時32分,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整個自主交會對接過程歷時約6.5小時。
北京時間2024年4月26日05時04分,在軌執行任務的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順利打開“家門”,歡迎遠道而來的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入駐“天宮”。隨后,兩個航天員乘組拍下“全家福”,共同向牽掛他們的全國人民報平安。
神十八乘組“上天”干了些啥,有哪些高光時刻?
3名航天員一邊適應太空微重力環境,一邊迅速投入到各項在軌工作中。期間,乘組開展了多項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如:核酸實驗單元分子生物學研究,材料艙外暴露實驗裝置組裝、測試及第二次出艙安裝相關工作。
利用生命生態實驗柜開展空間先進水生生保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實驗項目等。
實現太空“養魚自由”
在太空,神十八乘組進行了國內首次在軌水生生態研究項目,即“太空養魚”。
航天員發現斑馬魚在微重力下表現出腹背顛倒游泳、旋轉運動、轉圈等定向行為異常現象,后續科學家將利用返回的回收水樣、魚卵等樣品,結合斑馬魚空間運動行為視頻等,開展空間環境對脊椎動物生長發育與行為的影響研究,同時為空間密閉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研究提供支撐。
8.5小時!
刷新中國航天員單次出艙活動時間紀錄
2024年5月28日,神舟十八號乘組圓滿完成第一次出艙活動。
經過約8.5小時的出艙活動,神十八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密切配合,在機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員的配合支持下,乘組圓滿完成了空間站空間碎片防護裝置安裝,艙外設備設施巡檢等任務,圓滿完成首次出艙活動。
這是中國航天員在空間站階段的第15次出艙活動,此次出艙活動時間也是中國航天員出艙時間最長的一次。
為航天員們點贊!
在開展首次出艙活動后,乘組持續推進了多項科學實驗項目,如:
燃燒科學實驗柜燃燒器更換
力量測試
無容器實驗柜維護及相關工作
腦電實驗等
在太空擺了個Pose
神十八出艙上演宇宙級絲滑
7月3日22時51分,經過約6個半小時,神十八乘組圓滿完成第二次出艙活動,葉光富在太空擺了個Pose。
首次太空行走的李聰也發表了感言:“中國空間站非常美,非常漂亮,真的由衷感受到了這項工程的偉大,我們必將再接再厲,將絲滑進行到底。”
上一次出艙任務中,神十八乘組主要安裝了夢天實驗艙艙外電纜的防護裝置,這次任務則主要是對問天實驗艙和天和核心艙的艙外電纜、管路,進行防護裝置安裝。
圓滿完成第二次出艙活動后,乘組又開啟了新一輪的忙碌如:
替換兩相系統實驗柜實驗模塊
空間站任務航天員在軌情緒識別與評價研究
全系統壓力應急演練等
除此之外,神十八乘組還在太空中度過了中秋節和國慶節。
這是今年中秋節,神十八航天員在空間站看到的中秋圓月。
航天員的中秋大餐非常豐盛,除了香辣羊肉、土豆牛肉、紅燴豬排等美食,還有蓮蓉餡的太空月餅!
空間站迎接國慶
今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神十八乘組三名航天員都是第一次在空間站里迎接國慶。
按計劃,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將于11月4日凌晨返回東風著陸場。目前各項準備已就緒,靜候神舟回家。
讓我們共同期待神十八乘組凱旋!
綜合自:央視新聞、中國載人航天、我們的太空
編輯:高鑫責編:廖異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