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提升學生教育(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快速提高信息技術水平)?
本文目錄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 信息技術對我教育教學的幫助
- 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快速提高信息技術水平
- 信息技術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發展學生的什么
- 信息技術教育項目有哪些
- 信息技術在現代教育中的應用主要有哪些
一、信息技術對我教育教學的幫助
1、3,信息技術能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
2、4,信息技術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快速提高信息技術水平
可以提高效率,增強記憶,吸引注意力
三、信息技術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發展學生的什么
1、信息技術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發展學生的(適應信息時代的需要的信息素質)。
2、信息技術教育的內涵由信息技術課程和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兩大部分組成。信息技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人的發展。
四、信息技術教育項目有哪些
1、(1)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從工業化社會的班級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轉向信息化社會的個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
2、(2)教育資源的“信息化”。要創建分布式的、超鏈接的、非線性的、多媒體化的、開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種教育信息資源庫,使學校教室、辦公室、實驗室、圖書室、閱覽室電子化、網絡化;要建立教育資源信息系統,使人、財、物、時間、空間等各種資源要素的調控與管理最優化。
3、(3)課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適應信息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斷深化課程教材改革;開設信息技術課程,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術含量,注意培養學習者的信息能力。
4、(4)教學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構主義、人本主義、行為主義、認知主義理論的綜合運用,構建適應信息時代要求的新型教學模式,要將信息的獲取、處理、應用、創新等環節的組配作為教學模式構建的基礎。
5、(5)教學技術的“信息化”。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教育技術的核心,提高各種軟件、硬件、潛件中的技術含量與信息質量。
6、(6)教育環境的“信息化”。創設豐富、多樣、美好的教育信息環境,使師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獲得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校園環境的熏陶。
7、(7)教學評估的“信息化”。注重計算機與網絡在評估信息的采集、傳輸、處理和結果分析中的應用,使評估經常化、自動化、智能化。特別要注重信息導航與實時評估,使教學過程能自動朝教學目標演進。
8、(8)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績效為價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常規管理、人事管理、工資管理、檔案管理、設備管理中的應用。
9、(9)教師素質的“信息化”。要注重培養教師的信息素質,提高其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育教學的能力。
五、信息技術在現代教育中的應用主要有哪些
1、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與實踐始終是教育技術最積極、最具有活力的方面,其最終目標就是實現教育信息化。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促進了教育的進步,形成了以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
2、(1)教育信息化及其特點所謂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學的各個領域中,積極開發并充分應用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促進教育現代化,以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人才的過程。實現教育信息化的教育有以下特點:
3、①教學多媒體化。也就是利用多媒體,特別是超媒體技術,實現教學內容的結構化、動態化、形象化表示。
4、②資源共享。就是利用網絡,特別是Internet,使各地教育資源連成一個信息海洋,實現資源共享。
5、③教學個性化。能夠根據學生的不同個性特點和需要進行教學。
6、④學習合作化。信息技術在支持合作學習方面起重要作用,其形式包括通過計算機合作(網上合作學習);在計算機面前合作(如小組作業);與計算機合作(計算機扮演學生角色)。
7、⑤管理自動化。利用計算機管理教學過程,其中包括教務行政管理、學籍管理、成績管理等等。
8、⑥教育虛擬化。教學活動很大程度上脫離物理空間的限制,這是電子網絡化教育的重要特征。
9、從技術層面分析,教育信息化應具備數字化、多媒體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等基本特征。從教育過程層面分析,教育信息化應具備教材多媒體化、資源全球化、教學個性化、學習自主化、活動合作化、管理自動化和環境虛擬化等基本特征。教育信息化對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培養目標上,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高度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及使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在培養方法上,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并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合在各學科的學習中。
10、(2)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應用在教育領域中的信息技術主要包括電子音像技術、衛星電視廣播技術、多媒體計算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網絡通信技術、仿真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等。
11、①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教育環境。現代信息技術所構建的是一個網絡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有機結合的教育環境,是一座全新的、無限開放的平臺。在這個環境中,所有的教育資源將得到溝通與共享,新的教育教學規律將要在這個平臺上產生。這個環境支持課堂輔助教學,支持多媒體網絡教學,提供計算機遠程教育手段和方法,實現多層次教學協調發展;支持開展新型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推動教學改革與創新;支持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密切合作、相互促進,實現綜合教育與終身教育。
12、②支持教師教學,實現教學模式與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13、③支持學生學習,實現學習方式從被動接受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型學習方式的轉變。
14、④支持交流,實現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信息互動。
15、⑤支持管理,實現教育教學管理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
16、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正促使教師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工具融入到各學科的教學中,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使教師能有效指導、幫助學生以前所未有的方法進行學習,諸如獲取信息、分析歸納、研究探索、團結協作、表達展示,從而促進學生對某一知識范圍或多學科領域的學習。
17、(3)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促進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教育實踐的變革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促使教育體系逐漸形成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終身教育、個性化教育、創新教育綜合發展的格局;不僅更新了教育方法和手段,還帶來了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的深刻變革;使教育不再僅僅是傳授知識,把學生培養成知識庫,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習者學會學習,學會掌握獲取和處理知識信息的能力和方法,學會實踐,學會對事物作出整體反映,具備創新思維,解決實際問題,成為能為發展生產力服務的新型人才。這是社會人才觀的根本轉變。
18、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促使教師隊伍的建設,新型的教師將成為集專業理論、技術知識、計算機技能與教育藝術為一身的新型教育工作者。他們是具備創新精神的教學設計者和主導者,花更多的精力用于分析學習者,創造適當的教學模式和學習環境,服務于現代化教育。這是教育觀的根本轉變,是教育文化的變革。
19、關于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前景,人們目前特別關注如下兩個方面:
20、一是獲得高層次的思維技巧與能力,而不僅是課堂教學上的小技巧。
21、二是希望能促進人類思維能力的高層次訓練,而不僅是掌握知識。這是計算機輔助教學課題的討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