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學生自主能力的方式(怎樣提高學習的自主性)?
本文目錄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 如何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
- 如何提高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 家長該如何培養初中學生的能力
- 怎樣提高學習的自主性
- 大學生在學校應該提升哪些方面能力
一、如何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
自主學習,個人理解就是自知自發自律的學習。如何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就要從"自知自發自律"三個方面做起:1.自知。孩子需要知道自己當下階段重點學習什么,學習目標是什么,學習的進度如何,學習的方式方法是什么等等,這些都屬于認知,也就是孩子對學習這件事的一個清晰的理解和定義。孩子對學習這件事認識越理性,他學習起來就會越自主,需要父母引導。
2.自發。自發是一種自愿和樂此不疲的行為。好奇心和興趣是探索世界和學習的源動力。因此,激發和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和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是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重要一步,這屬于孩子對學習的情感部分。
3.自律。學習的過程常常收獲樂趣,但也會遇到許多困難,能否堅持下去,能否克服一切困難實現目標,考上自己滿意的大學等等還需要一個條件:自律性,它代表一個人的逆商,即戰勝困難的堅持力和抗挫力。現在孩子最缺少這種能力,遇到困難就退縮,談何自主學習!
認知明確,情感自發,行為自律,這就是孩子自主學習的三要素。
二、如何提高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1、在經濟全球化、科學技術更新周期不斷加快的當代社會,各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不僅取決于人才的數量和結構,更取決于人才的質量。而人才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與創新能力緊密相關。目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已經成為我國今后一個時期發展的戰略目標,也是“十一五”時期引導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而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因此,著力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造就一支適應未來挑戰的高素質人才隊伍,是新世紀賦予高等教育的重任。
2、那么,作為當代大學生應如何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呢?
3、首先,大學生要明確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性,樹立培養創新的思想。物質是意識賴以產生的基礎,意識則是人形成思想、觀念并進而升華到精神的前提。而觀念是行動的先導,人們的行動總是在一定觀念的指導下進行的。只有正確的觀念才能產生正確的行動。因此,培育創新思想是培養和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并應注重大學生創新觀念的更新。
4、其次,持續積累扎實的基礎知識,是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根本。良好的基礎知識和學習方法是創新成果誕生的良好基點,開闊的視野是大學生進行創新活動條件,優秀的創新成果都是飽含科技含量的,沒有堅實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知識底蘊,亦是不可能孕育出優良發明的。在大學期間,大學生一定要學好基礎知識,以及本專業要求的基礎課程,否則很難真正理解高深的應用技術,提高創新能力。大學生可以通過參加學術講座等方式,開拓視野,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同時,也不僅僅依靠教材上的知識,更要敢于問“為什么”,敢于打破陳規,敢于在別人的基礎上提出自己新的觀點、新的思路、新的方法。
5、第三,大學生要豐富自己的想象力。創新,在一定程度上即提出新的看法、觀點,也就是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創造心理活動的起點和必經的過程,是完善其創造心理品質的重要環節。想象力對于創造的作用正如哲學家康德所說的:“想象力是一股強大的創造力量,它能夠從實際自然所提供的材料中創造出第二自然。”因此,豐富自己的想象力對于大學生提高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來說十分必要。
6、第四,要自覺營造活躍的創新校園文化氛圍。馬克思主義環境理論認為,人類在改造環境的同時,環境也在深刻地影響著人類。體現創新教育要求的新型校園文化建設本身就是一項重大的創新實踐活動,創新人才的成長需要有平等、信任、寬容、進取的氛圍,這些都可以通過有意識的校園文化建設體現在課外活動安排、物質和精神的校園環境、學生社會實踐中,并透過這些方面對學生的創新人格發展產生直接或間接的、有意識的或潛移默化的持久影響。創新氛圍的營造能為創新行為提供環境支持,積極熱烈的創新場景可以使大學生本身產生創新的意識和靈感。一方面,大學生可以營建自己的創新團體,以社團和學生宿舍、班級為組織,重點開拓和深入提高開闊視野、培養興趣、實際動手等方面能力。另一方面,大學生也要主動參與創新活動中,要積極利用好大學里的各種硬軟件方面的環境資源,如圖書館、實驗室等,這些場所通常是培育和激發創新靈感的絕佳環境;同時,還應主動走出校門,參加社會調研,讓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社會實踐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并在實際活動中及時反饋,形成最后的成果。
7、最后,大學生要自覺探討有效的教學模式,并加強與老師的交流。傳統的教學方式是灌輸式的,有礙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有礙于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大學應當努力探討新的教學方法,以積極的態度、運用創造性思維、充分發揮自身潛力,來吸收已有文化成果、探索某些未知問題,并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從而發掘自身潛力。同時,大學生要積極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使自身興趣獲得優先培養,個性得到充分張揚,人性得以徹底解放。此外,師生間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學生應不斷加強與老師的交流,陳述自己對教育模式的看法,以及提出改革的建議。
8、創新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民族的希望在創新,創新的希望在青年。著眼未來,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提高青年大學生創新能力勢在必行!
三、家長該如何培養初中學生的能力
1、謝謝誠邀,在此淺談自己的一點看法,不當不妥,也請多多諒解。
2、說起能力,絕不會憑空而來,也不會靠說教而得。它(能力)靠的是參與,靠的是鍛煉,靠的是經歷,靠的是學習,靠的是凡事都能夠親力親為。
3、所以,作為家長,對孩子不要大包大攬,不要越俎代庖,更不要擔心孩子什么都不可為,什么都不能為,總怕孩子做不好,或老是擔心孩子出錯。
4、要相信孩子的能力,要相信孩子的潛力,要相信,只要去做就沒有不可能。所以,對于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大膽放手,只要背后做好參謀,做好引導就行。
5、對孩子多點要求,孩子就會多點改變;對孩子多點磨礪,孩子就會多點堅韌;對孩子多點鍛煉,孩子就會多點責任;對孩子多點參與,孩子就會多點責任;對孩子多點學習,孩子就會多點視野;對孩子多點放手,孩子就會多點觸控;對孩子多點經歷,孩子就會多點擔當。
四、怎樣提高學習的自主性
1、談一下個人的看法,觀想未來的愿景,寫下愿景的文字描述,大腦里形成對愿景的意象。簡單幾個字+一個意象=終點。
2、在這里就會有許多未知,以現在大腦的認知,是無法幫助自己抵達終點。
3、而學習呢,就是幫助自己提高認知,因為意象給自己的未來,描述了一副美好的圖景。而這幅圖景,時時刻刻在自己的大腦里。
4、自主學習,要知道為什么而去學習。而大腦里對未來的意象,解決了為什么而去學習的問題。
5、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動性,最根本的一個方法就是自己要形成(對未來的自我意象)。
6、個人看法,自主學習,要抓住根本點,就是要構建出〈自我的未來意象〉。
五、大學生在學校應該提升哪些方面能力
1、"大學生在學校應該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這樣的問題可能大學生"心中有數"但不是"盡善盡美",這樣的"能力"不是"千人一面"但是"各有不同"。為什么?
2、一,現在的大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喜憂參半,"不亦樂呼",特別是走出校門邁入社會的踐行,更是艱辛無助,知識與能力不能并向齊備,做人與履職缺乏溝通正視常識。換句話大學生是"知識淵博"而脫離現實的"迷路人"。簡言之,大學生要學會做人,誠實守信,用知識才華陶冶情操,體現不同價值。
3、二,大學生缺乏與人溝通處理事務應聘測驗與人品底線尊敬父母長輩助人為樂友善良知的最基本常識,"能力"更是"欠債失衡",望塵莫及。特別是我所經歷的身邊大學生,與之交流使人哭笑不能,擔心惜愛,顧慮重重而愛莫能助。年齡與知識超越"能力",做人常識與應變能力"一窮二白",處理問題與社會關系"初出茅廬"。雖然是想象中的名牌大學,但是年齡的幼小與"飛上藍天"的適應對策與"惡風暴雨"經不起嚴厲的考驗。所以,大學生不僅僅是提高學科能力,更重要的是學會做人適應生存提高面對生活處理身邊棘手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