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升學政策講座 孩子即將小升初,優先考慮是學校還是實驗班?
本文目錄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 為什么家長把小升初看得那么重
- 孩子即將小升初,優先考慮是學校還是實驗班
- 小升初,一對一補習,有必要報嗎
- 小升初到底需不需要上銜接班
一、為什么家長把小升初看得那么重
1、孩子今年正好小升初,見識了太多焦慮的家長,我自己這個心路歷程也是跌宕起伏,在此嘗試結合我的經驗和觀察,來談一下這個問題。
2、小升初為什么被家長如此重視,我想不外乎以下幾點原因。
3、第一、初中知識體系的問題。初中知識體系不同于小學的,我自己上學的一個體驗也是如此。小學相對而言,課程體系比較簡單,語文、數學、外語,知識點也比較簡單,家長只要略知一二,在家基本就可以自己上手監督輔導。更何況,現在遍地都是優質輔導班,小學課程體系之外,周末輔導班強化已經足以能夠應付小學的知識考點。初中則不同,課程體系復雜了很多:語文、數學、英語之外、還有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等,學生的精力時間有限,如何能讓學生在有限的精力和時間之內,達到學習上”事半功倍”的效果?優質學校和優質老師的迫切需求在這個前提下就會異常凸顯。因為優質學校和優質老師能夠最大程度地將校內學習、每節課的作用效果發揮到最大。
4、第二、孩子青春期的問題。我觀察周圍小升初的家長,幾乎無一例外都有一個擔心:青春期的孩子逆反心理比較強,這種情況下,環境的因素就成為一個不得不考慮的重點。周圍太多游戲成癮、調皮搗蛋、不思進取的孩子和周圍都是家教甚好、認真努力、(本文來源:WWW.KENGNIAO.COM)自律勤奮的孩子,哪一種更有利于孩子成才?當然是后者。所以,古有“孟母三遷”,今有小升初擇校,其初衷其實都大同小異:在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影響的前提下,為孩子創造一個優質的就學環境,讓孩子處在一個充滿正能量的氛圍中,這要比父母苦口婆心的教育有效得多。
5、第三、初中是一個全新的起點,小學到初中,我身邊不少逆襲的案例:當然有正向逆襲,也有反向逆襲。小學成績好的到了初中未必就一定還好,小學成績差的到了初中未必就一定差,正源于這種變數,很多家長都想到了初中再搏一把,這也是小升初擇校熱的心理動因。
二、孩子即將小升初,優先考慮是學校還是實驗班
1、朋友,謝謝你的誠邀!說實話,我不明白你要表達的意思,只能憑猜測回答了。你想表達的意思是不是“孩子即將小學畢業了,是讓他上一所有點兒名氣的學校,還是讓他去一個普通學校的實驗班呢?”如果是這個意思,那我就談談自己的看法。
2、一所有點兒名氣的學校,無論是在硬件設施,還是在學校發展規劃、教師配備、教學理念等方面都已有了明確的方向和定位,管理經驗、教學秩序、常規等方面皆已到位。這些,無疑更有序、理性些,盡管不一定有全新的理念,但不至于使孩子出現極不適應的現象。而一個普通學校的實驗班,由于教師、學校管理,甚至教學設備、校舍等都可能是全新的。盡管學校的意愿肯定很好,師資配備也肯定雄厚,但孩子來到這樣的環境里可能有全新的變化,也可能出現極度的不適應,不確定性因素較多。所以,你若問選擇哪所學校好,這還真不好回答。
3、不過,就我個人觀點而言,在學校實驗還沒有雛形的前提下,我還是比較傾向于選擇有點兒名氣,已經成型的學校。因為,我認為做教育應該去除浮躁,扎實推進,靜下心來研究。教育改革沒有實驗,不能失敗,只能成功。否則,將毀掉一批孩子,甚至他們的未來。而時下的教育改革,盡管和前些年比有所理性回歸,但依然太過浮躁。這不僅不利于學校發展,不利于教師安心教育,也不利于孩子身心發展。
4、雖然教學方法可以博采眾長,靈活多變,但教學質量來不得半點兒虛假。沒有扎實、厚重的課堂,沒有積極、肯干的教師,教學理念再超前,教學方法再翻新,也不一定有較高的教學質量和優異的教學成績。所以,優質的教育不拒絕實驗,但拒絕浮躁的功利心和大張旗鼓的宣傳。許多積極上進的教師可能也沒宣揚在做什么實驗,但他們或許無時無刻在探索著高效課堂的策略,摸索著提高教學成績的方法,總結著自己的教育得失。難道他們就不是實驗嗎?
5、何況名校自然有“出名”之處,而且表現再差,也不至于淪落到一塌糊涂的地步,總比那些尚處于左沖右殺、東突西撞的環境更適于孩子學習吧?
6、總之,以上僅是我根據自己的臆測發表的一點兒看法。這只是一家之言,偏面之處,還望海涵。
三、小升初,一對一補習,有必要報嗎
1、首先這個問題問的有點模糊,問的是小升初考試前需不需要1對1補習?還是小升初假期中1對1補習初中的知識?
2、除非是不走升學,要報考單獨考試的初中那還是需要強化補習的,這種考試的題目不是小學階段學校所教的知識;如果只是普通升學,那這個1對1的補習除了多花錢和浪費時間就沒有什么意義。
3、小學-初中,初中-高中間還是需要一點過渡。我也相信大家也經常聽說過,小學成績好的到了初中成績下滑;初中成績好但是上了高中就開始下滑。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未適應好環境,突然間學科難度提升,學了不懂、做題不會、考試犯錯,慢慢孩子的成績就會下降。
4、那么在假期提前給孩子上初中的課程對孩子開學后的平穩過渡還是有些必要的,不過不是以1對1這種形式。要知道1對1的補習一般是針對薄弱科或專注于強化某些知識點而上的。如果只是要提前適應初中的課程,1對1補習我建議不是必須得。
5、因此,除非是選擇有單獨考試的私立初中可能會需要。當然最后的決定權還是在孩子和家長的身上。
四、小升初到底需不需要上銜接班
小升初的銜接班上還是不上?很多家長都很糾結,如果上的話,除了資金的花費之外,更重要的是,學生已經在假期學過了,開學后還會認真學習嗎?
如果不上,其他孩子都去上銜接班了,開學后,孩子跟不上怎辦?
如果不上,其他孩子都去上銜接班了,開學后,孩子跟不上怎辦?
在這里,子木老師講給你分析一下,暑假上銜接班的利與弊,家長再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衡量一下,上或者不上吧。
上了初中之后,學生的學習環境發生了變化,老師變化了,同學也變化了,以前只是在某個區域的孩子在一起,現在與自己同學的是其他區域的孩子。
1、環境的變化,意味著孩子原先的學習環境沒有了,這是一個新環境,原先所營造的一切熟悉的東西已經不復存在。這個需要孩子進行一段時間的適應。有些學生會恐懼一個新的空間。
2、老師的變化,意味著原先了解你的性格脾氣以及知識水平的老師不再跟前了,而自己必須接受的是自己一點不熟悉的教育者。特別是一些原先在小學里比較受老師喜歡的學生,就會有點心理失衡,自己再也不是聚焦點,而是和其他孩子一起,就覺得自己被忽視了,心理調整很慢,將會對自己的是適應造成困擾。同時,老師教學的方式的變化,也讓一些學生一時難以適應,學習成績不自覺地下來了。
3、同學的變化,意味著自己原先的好朋友已經離開,自己必須面對新的同學,這些同學的學習成績有些是遠超過自己的,成績的不再突出,也會讓學生增添一些局促、焦躁和不安。
原先正在小學時只有語數外還有科學,至多多4門學科。到了初中,一下子及增加了4門,地理、歷史、生物、政治。初二增加一門物理,初三增加一門化學。學科的突然增多,讓一些孩子手足無措。
基本上都是學習初中課本內容。輔導班的老師會讓你借初一的課本,就像開學后一樣,按照課本進行教學。有的輔導時間長,甚至會教完半學期的內容。更狠的是教完第一學期內容。
參加了這樣的銜接班,有什么利弊呢?
參加了這樣的銜接班,有什么利弊呢?
第一、對一些學習成績在小學時就很一般的學生來說,提前學習了初一課程,進入初中學習后,很多的東西就像是復習,老師所講知識已經學過了,上課時也會積極發言,表現下自己,做起題來也輕松多了。這樣的學生上銜接班是可以的,也會在一張復習的感覺中,適應了初中的環境,只要這種感覺一直有,成績也會有一定的提高。對于一些成績不佳的學生來說,就比較重要了。提前學習會讓這些學生有一種興奮感,這些學生也有一些進入初中后找到感覺,成績噌噌往上漲,對學習有了興趣,成績穩步上升。
第二、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會來說,提前學習會讓一些孩子繼續保持較大的優勢,成績依然很穩定。
好處看似不少,其實弊端也很多——
也就跟都不上差不多。只有在別人不上的情況下,成績一般和較差的學生會有點優勢。同時,在輔導班里,學生對在學校里有所不同,相較而言,比較自由散漫,輔導班老師很難真正管理學生,導致學生在銜接班里學會了很多的不良的學習習慣,以致開學后,對學習造成影響。
以前輔導班會聘請一些在職教師任教,現在各地教育部門嚴禁在職教師無論是自己辦班還是進入培訓機構進行有償教學,培訓機構就會聘請一些大學生或者一些社會無業人員代課。當然這些人有知識,也有一定的教學能力,但是自己肚里有貨,并不一定能夠教會學生。
而且在開學后,往往因為學過了,就在課堂上不喜歡聽老師講課了,很多知識點也就忽略過去了。反而造成成績下降厲害的情況。
于是就有一些學生還要繼續在輔導班里學習,這樣惡性循環下去,學生成績不僅沒有提高,反而下降的情況也不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