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加速備戰個人養老金 多家基金公司通過系統測試?
第一財經消息,個人養老金投資基金迎來新進展。
11月9日晚間,《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悉,廣發基金、嘉實基金等十余家公司從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收到個人養老基金行業平臺驗收測試結果,成為首批通過測試的基金管理人。
根據《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個人養老投資管理暫行規定》,開展個人養老基金銷售的基金銷售機構需要完成與基金行業平臺的聯網測試。該測試是根據該要求進行的相關測試,通過測試是相關銷售機構的展示條件之一。
十余家基金公司通過測試。
11月4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銀監會、證監會聯合發布《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同日,證監會還發布《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明確了公募基金參與個人養老金的制度安排。
這個“個人養老基金行業平臺”是指中國結算被授權建設和運營的基金行業平臺。按照要求,應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及相關市場機構進行系統對接和數據交互,并符合數據保密要求。
據《第一財經日報》不完全統計,截至記者發稿時,已有廣發基金、嘉實基金、招商基金、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華夏基金、匯添富基金、銀華基金、工銀瑞士瑞信銀行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建信基金、郭芙基金、田弘基金、邢正全球基金、萬家基金等15家基金公司通過個人養老基金行業平臺驗收測試。
上述進展也意味著個人養老金與公募基金的對接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華夏基金相關人士表示,“聯網測試的順利進行,意味著個人養老金業務的系統已經為下一城做好了準備,離投資者能夠真正接受個人養老金相關服務又進了一步。”
嘉實基金也表示,個人養老基金行業平臺的成功驗收測試,標志著公募基金等相關機構已經具備全面參與和服務個人養老業務的基礎制度基礎,為進一步助力國家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建設,配合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進行個人養老投資提供了保障。
招商基金告訴記者,從個人養老金頂層設計理念開始,基金業就一直在積極準備。一方面積極開展適配系統與監管合作機構平臺的對接測試;另一方面,結合自身金融科技實力和業務特點,完善了自己的個人養老金運營體系和專區。各種準備的成果已經開始顯現。公司參與了鄧忠個人養老產業平臺的前期方案建設和系統對接。
“在系統開發方面,公司已經完成了系統相關功能開發的準備工作,并完成了與鄧忠公司養老基金產業平臺的對接。同時積極參與鄧忠公司和人社部組織的多輪功能測試,并率先通過展前驗收。”廣發基金如此表示。
銀華告訴第一財經,10月底,公司已經完成了與個人養老基金行業平臺、人社部和各資金賬戶銀行的四方聯調。此外,公司直銷平臺也完成了個人養老金業務的開發。
萬家基金還表示,萬家基金已有序參與并推進個人養老基金行業平臺“鄧忠公司”的驗收測試。我們從產品資質審查、系統技術對接等方面做了充分的準備,努力為投資者提供高質量的個人養老金投資
早在2018年,公募基金行業就開始探索個人養老金的投資。首批養老金目標FOF經過四年的實際操作,在產品設計、投資管理、風險控制、渠道維護、客戶體驗優化等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這也是公募基金公司在養老金產品運營方面的優勢。
根據《暫行規定》,個人養老金投資公募基金將首先納入養老基金,未來產品范圍將進一步擴大。“這類基金實現了長期穩定的養老金投資,與個人生命周期有機結合,非常適合作為個人養老金賬戶投資的默認選擇。”南方基金對記者表示。
那么,哪些產品有望成為首批個人養老投資基金產品呢?
《暫行規定》介紹,除最近四個季度末規模不低于5000萬元的養老基金外,最近一個季度末規模不低于2億元的養老基金也將納入個人養老金可投資的基金產品。也就是說,個人養老金還可以投資成立不到一年的大型養老基金。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目前符合規模要求的養老基金共有141只,分屬45家基金公司,總規模為928.33億元。
其中,9家基金公司產品數量在5只及以上,華夏基金產品數量最多,其中9只產品符合要求;天富基金和南方基金分別有8只,嘉實基金和易方達基金分別有7只。
規模最大的基金是交銀施羅德基金,旗下兩只“達標”產品最近一個季度合計164.04億元;興全球基金和匯添富基金分別以96.44億元和76.28億元位居第二;南方基金、嘉實基金等6家基金公司,規<愛尬聊_百科詞條>模超過40億元。
此外,記者注意到,《暫行規定》還引導基金公司為個人養老金多帶帶設定優惠費率份額,或在產品設計中對養老金投資需求做出相應安排。例如,個人養老基金單一份額類別可以不收取銷售服務費,但可以免除認購限制、認購費等銷售費用,并可以對管理費、托管費等給予一定的優惠費率。
“此舉既突出了惠民的政策導向,也進一步激發了投資者的參與意愿。"投促基金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堅持惠民是全民養老的要求和發展目標。通過鼓勵投資者積極參與稅收優惠和金融產品優惠政策,是個人養老金制度實踐共同富裕的有效措施。
除了明確的入池標準和產品設計安排,證監會還對個人養老基金實行目錄管理和持續監管機制。個人養老基金名單由證監會確定,每季度通過證監會網站、基金業協會網站、基金業平臺等向社會公布。并定期對基金管理人和基金銷售機構進行動態監管,包括個人養老基金的投資運營、銷售和留存規模、投資者的長期收益、客戶服務能力等。不合格的個人養老基金或基金銷售機構將從名單中剔除。
“這為投資者的個人養老金投資提供了便捷、專業的投資參考,也將督促公募基金公司進一步完善養老基金的運營管理。一位基金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
廣發基金也認為,這一舉措體現了監管機構對個人養老金產品的實時、持續監管機制,為持續保障投資者的養老金投資需求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