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微軟們喜迎巨額虧損: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
又到了美股財報季,美國科技巨頭們紛紛發布去年第四季度的財報。歲末是每年的的購物旺季,也是科技巨頭每年賺得最盆豐缽滿的季節。以消費電子巨頭蘋果為例,第四季度的營收通常都比第二季度(年度淡季)高出 80% 以上。
然而,今年這個財報季的情況卻略微有所不同。出乎意料的是,科技巨頭們紛紛歡迎巨額損失。請注意,歡迎沒有反義的雙引號。因為這些跨國巨頭們很高興,很高興發表了數十億美元的天價損失。
讓我們先看看今天發表業績的微軟和高吞吐量財報。微軟季度實現收入289.18億美元,比上年增加12%的高吞吐量季節實現收入61%,比上年增加1%。然而,利潤是另一個場景。微軟當季凈虧損6.02億美元,去年同期凈利潤62.67億美元。高吞吐量當季凈虧損60億美元,去年同期凈利潤7美元。
這是怎么回事?要知道上次微軟損失了幾十億美元,還是在2015年。那主要是因為當時的新任首席執行官納德拉很痛苦,突破了總共75億美元與諾基亞硬件和服務部門相關的資產,完全否定了前任鮑爾默離職前的這筆交易。
納德拉剛笑著發表了自己的新書《擁抱變革》(Hit是Refresh,翻譯成F5也F5也很合適),很滿意地說明了自己是如何在短短三年內領導大型微軟實現變革,重建企業文化的。面對這樣的巨額虧損,納德拉還能笑出來嗎?
當然,由于微軟的業績仍在穩步增長,納德拉最重視的云服務季度的收入增加了15%。巨額損失不是像音樂電視一樣出現業務雪崩(音樂電視去年第四季度巨額損失100億元,也許是國內上市公司的最高),而是由于高達138億美元的一次稅務支出,而且這筆錢是微軟喜歡笑臉支付的。
如果沒有這個支出,當季微軟實現了收益75億美元,比去年增加了20%。高吞吐量季度的純損失也是因為60億美元的稅務支出。
好了,不賣關子。根據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去年年底通過的稅務改革,美國公司只要支付 15.5% 的稅金,就可以把囤積在海外的巨額現金轉移回美國,非流動資產的稅率為 8%。由于此前的匯回稅率高達 35%,業務遍及全球的跨國科技巨頭們也不想做冤大頭,導致海外的現金越積越多。
這些跨國巨頭的海外現金到底有多龐大?還沒公布財報的蘋果,去年第三季度末擁有接近 2500 億美元的海外現金,占其總現金頭寸的 96%;微軟在海外擁有 1385 億美元現金,占其總現金頭寸的 95%。其他科技巨頭之中,谷歌在海外擁有 605 億美元現金,思科 675 億美元,甲骨文 583 億美元,高通 294 億美元,英特爾 100 億美元。
雖然科技公司在 2016 年總統大選中堅定地站在民主黨和希拉里一側,部分科技大佬甚至與特朗普大打口水戰,但真當稅改惠及自身利益的時候,他們在第一時間作出了最有利的決定響應共和黨政府號召,全然不顧此前盟友民主黨的堅決反對,光榮履行企業的納稅義務,一次性交幾十甚至幾百億美元的稅金,把幾百億甚至幾千億美元的海外現金轉移回美國本土。這個動作比香港記者快。
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蘋果早宣布支付380億美元的天價稅,將高達2500億美元的海外現金轉移到美國。如果不出意外,即將發布的蘋果和谷歌財報也將掛上前所未有的大紅燈籠,希望只看頭條的讀者不要對巨額虧損感到意外。
值得一提的是,蘋果計劃在未來五年向美國本土投資300億美元,創造2萬個就業崗位,設立50億美元基金積極支持美國供應商,為美國經濟做出3500億美元的貢獻。畢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科技公司啊。出手不是普通的豪華。蘋果計劃發表去年第四季度的財報(蘋果2018財年第一季度),預計季度的收益會超過到現在為止840億美元的期待,創下自己的收益最高紀錄。
Twitter治國總統撲克有三好(第四聲):邀請功、口戰、喊口號。蘋果宣布納稅回歸海外資金,投資美國本土后,撲克滿意地在Twitter轉發了相關新聞,我的政策說蘋果這樣的公司會把巨額資金帶回美國。我很高興看到蘋果在減稅成果下積極跟進。這是美國工人和美利堅的巨大勝利!
在這篇新聞報道中,庫克張開雙手,眼睛明智,有自信的笑容。被撲克轉發后,看起來特別是主旋律。由于撲克主張驅逐非法移民,深藍加利福尼亞的硅谷科學技術公司紛紛直接或間接批評共和黨政府,現在沒想到成為撲克的業績工程背景。這可能是庫克最不想看到的自己的形象。
據高盛報道,美國公司在海外的資金達到了3.1萬億美元。如果這些公司掌握了稅務改革的時機,將海外資金匯回美國本土,將給美國政府帶來至少2300億美元的稅收(現金和非流動資產的稅率不同)。奧巴馬是科技公司的堅定盟友,但他們之間的良好關系明顯不足以推動科技公司繳納高額稅金,解決海外資金問題。
話題再說,科技公司如何將海外巨額資金轉回美國?最直接的幾條途徑包括:大舉投資、巨額收購、回購股票、發放股息。蘋果此前宣布匯款回國的時候,就同時宣布了在美國本土進行投資和創造就業的計劃。在收購方面一直吝嗇的蘋果,在真正手握兩千多億美元現金的時候,是否會真正進行一次有戰略意義的重大收購?
另一方面,這也會直接影響到他們在美國本土發債融資的意愿。由于大多數現金都在海外,這些土豪之前在美國用錢的時候,也會需要發行債券,大地主家也沒有余糧。舉個例子,微軟為了收購Linkedin發行了197.5億美元的債券,蘋果也在2017年發行了70億美元的債券。
巨額損失通常是上市公司最不想看到的場面,這次美國跨國公司笑著納稅,歡迎巨額損失。他們最反感的撲克和共和黨政府給他們帶來了最現實的收益和最直接的動力,促進了在美國本土投資和就業。
<愛尬聊_尬聊百科>但我認為他們不會感謝黨和政府。因為這個政治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