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琴社為北大師生帶來了一場中西交匯的戶外音樂盛宴?
在未名湖畔的花壇旁,金色的樹葉映襯著藍色的浪花,音樂縈繞不去。在團委的指導下,在這里舉辦了《金秋唱畫》和《徜徉未名湖畔》音樂會。來自學校內外音樂社團的學生,如小提琴俱樂部,帶來了一場中西交匯的戶外音樂盛宴。
音樂會第一首曲目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古典音樂協會帶來的《維瓦爾第的D大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歡快活潑,使云帶雨,余音繞梁,將聽者帶入一片鳥語花香的密林。繼《莫扎特降E大調小提琴奏鳴曲》的雙笛版和兩首西方古典音樂之后,北京大學中國音樂學會演奏了1966年由鄧麗君演唱廣為流傳的《采紅菱》,用優美歡快的旋律描繪了青年男女采摘荸薺時的愉悅心情。鋼琴作品《春舞》描繪了維吾爾族青年在晨露中去果園摘葡萄的場景,讓觀眾感受到少數民族青年男女騎著馬跑來跑去的青春活力。北師大小提琴社帶來了誕生于1890年的獨幕劇《鄉村騎士》,以解憂傷。103010合唱團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北京大學文藝復興時期學者合唱團的中外學員們動情地表演。003010和《茉莉花》溫暖柔軟。《莫扎特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口琴版活潑流暢輕松詼諧。鋼琴作品《第六號弦樂四重奏》表現了面對困難時的樂觀和自信,竹笛獨奏《單簧管波爾卡》表現了共和國戰士保衛邊疆的雄心壯志。蘇聯情歌《升f小調奏鳴曲》曲調悠揚,意境深邃,改編的手風琴三重奏版本溫馨活潑。最后一首是北大小提琴學會帶來的《草原上的<愛尬聊_百科大全>巡邏兵》。這首歡快而溫暖的音樂也是小提琴協會的社會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