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養老金業務上線在即 部分銀行推出預約功能搶奪客戶資源?
本報訊,銀行、理財公司、基金、保險公司參與個人養老金業務細則紛紛落地,各大機構也完成了系統建設、平臺對接聯調聯試等工作。
從各大機構反饋來看,個人養老金業務可以說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目前還在等待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名單的正式發布和個人養老金賬戶開戶功能的開通。
機構在積極準備,銀行在爭奪客戶開戶。
早在今年10月,某頭部經紀公司就在APP上推出了個人養老金投資預約功能。上周有基金公司提交了灰度測試的申請,預計本周開始試運行。
由于個人養老金參與人只能選擇一家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確定一個基金賬戶,商業銀行對同一參與人只能開立一個基金賬戶,即個人養老金基金賬戶具有唯一性,多家商業銀行已經開始了客戶爭奪。
對于消費者來說,銀行也可以說是最熟悉的一類金融機構,銀行可以同時提供個人養老金賬戶和個人養老基金賬戶的開立,并具有產品銷售的功能,相比其他機構有著更明顯的優勢。
11月18日,銀監會發布了首批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的機構名單,包括6家國有銀行、12家股份制銀行和5家城商行。其中,5家城商行包括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
目前很多銀行通過各種方式吸引用戶預約注冊。有的銀行推出了預約專區,有的銀行采用了海報的形式,還有的銀行通過短信推送預約活動。
工行客服告知開戶流程。
工行客服告訴本報,可以登錄手機銀行“個人養老金專區”,點擊“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立即開通”,按照提示進行協議簽署、身份證圖像上傳、個人信息補充確認等操作。但記者接觸的工行客服對個人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的概念并不清楚,不時出現混淆。
雖然工行客服回應了個人養老相關的開戶,但在工行的手機app上,目前只有指定客戶可以查看和使用個人養老專區業務。
建行個人養老專區
相比之下,建行手機app的個人養老專區相對完整,有開戶界面和相關板塊。后者包括資產概述、賬戶明細、投資明細、充值、銀行卡管理、轉賬、待遇領取。建行手機app頁面也顯示有兩只專屬基金。不過開戶功能還沒有開通。
興業銀行推送的短信
紙媒記者收到興業銀行推送的短信,表示可以委托該行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開通成功后,最高可提現“288元”。招商銀行的推送消息表明,訂閱其“個人養老金”信息即可獲得66元援助紅包。
個人養老基金賬戶可以買什么產品?
按照《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的規定,個人養老金參保人個人繳費的上限為每年12000元。《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根據《意見》的要求,不允許超額支付。
這也意味著,如果足額繳費,參與者每年可有1.2萬元用于個人養老金投資分配。但需要注意的是,個人養老金投資是長期投資,資金賬戶是封閉的。如果要領取,需要符合國家規定的條<愛尬聊_尬聊百科>件,即達到基本領取養老金年齡,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定居國外。同時,參與者自主選擇購買個人養老產品,依法承擔投資風險。
那么,個人養老基金賬戶可以購買哪些產品呢?
參與者可通過個人養老基金賬戶購買個人養老儲蓄、個人養老理財產品、個人養老保險產品、個人養老公募基金產品等個人養老產品。其中,商業銀行發行的儲蓄存款
進一步說,商業銀行的個人養老金業務包括:資金賬戶業務;個人養老金儲蓄業務;個人養老產品代銷業務,包括個人養老理財產品代銷、個人養老保險產品代銷、個人養老公募基金產品代銷等。但國務院金融監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個人養老金咨詢業務;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定的其他個人養老金業務。
個人養老理財產品應當符合法律法規和相關監管要求,具有運行安全、到期穩健、標準規范、長期保值的特點,包括:養老理財產品;其他投資風格穩健、投資策略成熟、運作穩健合規、適合個人養老金長期投資或流動性管理的理財產品;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定的其他金融產品。
保險方面,銀監會11月21日發布的《關于保險公司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指出,保險公司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可以提供年金保險、養老保障等銀監會認可的產品。
個人養老保險產品應滿足四個要求,包括保險期限不少于5年;保險責任僅限于生存保險金的給付、到期保險金的給付、身故、全殘、殘疾或護理狀態;能夠通過批量支付、分期支付或不定期支付來滿足個人養老金制度參與者的支付要求;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定的其他條件。
在基金產品方面,證監會發布的《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明確,個人養老金可投資的基金產品應當具有運作安全、到期穩健、標準規范、長期保值的特點。產品類型包括兩個方面。
1.最近四個季度末規模不低于5000萬元或者上季度末規模不低于2億元的養老基金。
二是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基金內基金以及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基金,投資風格穩健,投資策略清晰,運作穩健合規,適合個人養老金長期投資。
哪些城市參與試點?
在個人養老金制度的相關動向中,試點城市名單是最近人們比較期待的一個大新聞。
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在11月初發布的《關于個人養老金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中表示,自2022年1月1日起,在個人養老金優先的城市實施個人養老金稅收優惠政策。養老金個人化試點城市名單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財政部、稅務總局另行發布。
據中國證券報11月4日報道,多個省會及計劃單列市將納入試點范圍,山東、江蘇部分非省會或計劃單列市將納入試點范圍。
雖然官方名單尚未發布,但一些省市已經提前公布了相關信息。例如,根據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網站今年7月發布的消息,“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個人養老發展的意見和國家有關工作部署,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會同財政廳、國家稅務局四川省稅務局,對全省21個城市開展了我省個人養老金首個城市的申報工作。 通過自愿申報、申報城市聲明、組織專家評審、省政府批準,確定成都為我省個人養老先行城市。”
青海日報11月7日報道西寧市擬納入個人養老金延期納稅優惠城市試點范圍。《西寧晚報》11月5日將此消息放在頭版。青海新聞網在報道中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