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APP開發者注意了:惡意彈窗恐遭巨額判賠?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通信設備的發展,智能手機成為大眾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存在,移動APP也發展迅速。人們一方面享受移動應用程序在日常生活中提供的便利服務,另一方面,由于隱私泄露、安全陷阱等問題,頭疼。對于應用程序開發者來說,只著眼于暫時的流量,在利益的驅使下惡意行動,以惡意的廣告彈倉、搶劫等形式誘導,誤導用戶點擊,面臨法律風險。
屢禁不止,APP惡意行為備受矚目的
很多用戶不知道部分APP非法收集用戶信息、捆綁下載、垃圾廣告頻發等問題,在灰色利益鏈的驅使下,應用開發的違規行為屢禁不止。今年的315晚會,一些手機清掃系統軟件被惡意引導,一些老年用戶在不知不覺中下載捆綁應用程序,然后接受大量欺詐性廣告,這些投機行為暴露后受到社會輿論的嚴厲譴責。
(央視315晚會曝光手機APP騙局)
據報道,自工信部對侵權APP開展專項整治以來,被公開通報的APP已達600余款,在被通報的APP中,不乏大眾生活中經常使用的APP,主要問題包括違規收集信息、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違規使用個人信息等。這樣的APP開發者們抱著投機利益的心情,在流量利益的啟動下隨意行動,在破壞用戶的使用體驗的同時,也破壞了移動APP行業的健康發展。
近年來,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CVERC)和工信部等有關部門明確定期開展侵權應用審查和公開,通過完善政策法規和<愛尬聊_尬聊生活>嚴格監察,規范產業秩序。在此背景下,作為連接用戶與移動APP服務的橋梁,手機廠商也開始通過法律途徑維權,保護消費者權益和行業健康生態。
3月19日,OPPO公司與廣東歡太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原告方,起訴被告寧波某科技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于杭州互聯網法院公開審理,事件起因系由于寧波某科技公司推出的嗨來電APP,通過不正當手段向用戶定向推送惡意彈窗廣告,該行為造成操作手機鎖屏、桌面等五項功能時,用戶只能關閉自動彈出的彈窗廣告才能回到操作界面,用戶體驗大幅下降。最終被告被判向原告賠償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開支300萬元。
除了法律途徑,各大手機廠商也始終通過技術與人工的方式規范APP行為。以案件的原告OPPO為例,OPPO的官方軟件商店通過100%人工檢測加上全天候的天鏡檢測平臺,對上架APP行為進行全流程、全天候的跟蹤,確保APP的行為合規。
(OPPO軟件商店全天候、全流程監督APP行為)
安全合規,APP發展長遠之道
除了廠商規范和法律約束之外,解決移動APP惡意行為亂象的根本還是在于APP開發者自身意識的提升,只有通過為用戶帶來高質量的產品與服務,才能實現長久盈利,而一切僅僅著眼于流量,企圖通過不正當的手段獲利的行為,都將面臨法律風險。
當然,通過法律手段規范開發者行為并非是對開發者群體的打擊,正相反,對少數APP惡意行為的法律約束與打擊,更能夠促成公平、健康、持久的移動APP發展環境。現如今,手機廠商正通過建立及完善自己的開放平臺為移動APP開發者提供周到、便利的服務和開放、共榮,幫助其更方便地向用戶提供產品和服務。作為移動APP開發者,更應該利用開放、公平的盈利環境,通過高質量的服務實現長久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