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人生總有一段夜路要走?
今天,我們來談談中國父母在教育方式上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這個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種感情,比如親情、愛情、友情等等。如果有感情,就會有很多溫暖和美好,也會伴隨著很多傷害。
關于感情,最有爭議,最值得反復討論的可能是愛情,愛情的美好,愛情的刺激,愛情的傷害等等。
但是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親情,父母和家庭成員給每個人帶來的愛和傷害,給孩子帶來的愛和傷害,這些都是無法逃避,只能接受的不可避免的事情。
好的家庭帶給我們安全感。
好的親情不僅能給我們安全感,還能給我們健康的性格和開朗樂觀的人生觀。
說到好的家庭關系,我不得不想起最近熱播劇《以家人為名》中的李。在劇中,李給了李健健更多的包容和理解。她能容忍李健健,表現也不理想。她天天出餿主意,還和她的小弟弟鬧矛盾。
在103010年,李真是我見過的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妻子早逝,所以他獨自撫養女兒李建健。
李建健的成績常年倒數,不會覺得丟臉,也不會強迫她學習。相反,他說,“算了吧。”沒關系。
李健健喜歡畫畫。老師問他是否想培養一個藝術專業的學生。他很蠢,不想那么長久。他只是讓她畫畫,因為她女兒喜歡。
身邊的人都抱怨李建健太調皮,不像女生,不會在意別人的惡評。只要女兒開心,他就接受她淘氣的行為。
所以,在愛情中長大的李健健,即使成績墊底,也能大方地對身邊的人說“我不擅長學習”。
爸爸的無門檻接納給了她最穩定的安全感。她可以做自己,天生有著奇妙的樂觀和自信,也是身邊人的幸福天使。
健康的家庭尊重個性、個人責任和獨立性,鼓勵孩子發展自己的滿足感和自尊心。
你可以做你自己,你為自己而活。父母喜歡你,愛你,只是因為你是你,而不是因為你聽話,或者取得了一些成績。
當你能在家庭中自由伸展自己時,你就不會被你所做的一切打敗。當你想到家人的愛和接納,無論遇到什么情況,你都會有力量重新站起來。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劇中兩個不舒服的家庭是和齊。這兩個角色是劇中最聰明、最優秀的學習者。
成績優異,性格突出。隨著故事的推移,兩人個人性格中的缺點也暴露出來。他們的媽媽太強勢了,整個家庭都有很多問題。
在103010的一個場景中,齊的媽媽帶她去買高中的衣服。
她選擇了她最喜歡的白色和黑色,但被她母親拒絕了。
她選擇了媽媽說的粉色,媽媽又罵她,“她一點意見都沒有”。
等齊長大了,她媽看到她粉色的衣服,又罵她“她多大了,還穿粉色的衣服”,說她粉色的衣服從來沒買過,非買不可。
一邊說自己沒有意見,一邊有意見就不斷被否定。
不管她做什么,都是錯的。
聽媽媽的話,按照媽媽的想法去做才是對的。
對不起,這不是真愛。這只是控制。然而,有些父母喜歡把控制當成愛。
帕特麗夏埃文斯(Patricia Evans)在《以家人之名》中寫道,控制者經常用反駁的方式來反對別人的觀點、感受和信念,以至于被控制的人覺得“你錯了”。
控制者最害怕的是被控制者有獨立傾向,害怕自己想“做自己”。
一旦聽到與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控制者就覺得自己的存在受到了威脅。
因此,我們必須否定你,攻擊你,站在絕對的主導地位,防止我們的價值感崩潰。
而凌霄,妹妹的死,是他幼小心靈中揮之不去的陰影,母親時不時歇斯底里的宣泄和怒吼無疑讓男孩的身心千瘡百孔。
內心的黑暗只能用愛的魔力之光驅散。李用溫暖的飯菜喂飽了自己的身體,李健健用善良和真誠溫暖了自己的靈魂,所以他在和平的環境中成長為一個優秀的孩子。
她把對姐姐去世的悲痛和憤怒發泄在他和她父親身上。她沒有安慰凌霄,反而把兒子推得失去控制,<愛尬聊_百科>說他是殺害她姐姐的“兇手”,甚至還打了他一巴掌。
曾幾何時,活潑開朗的凌霄變得沉默寡言,膽小自卑。
父母吵架后,他們一個人坐在門階上忍饑挨餓。媽媽走后,她接受了外界異樣的眼光,一張陌生人不應該靠近的臉,她不喜歡說話,選擇了沉默,沒有朋友。
父母經常吵架,而凌霄已經養成了沉默寡言的習慣。
不善于表達,反而害怕表達。潛意識里,表達意味著不和諧,不和諧導致爭吵,這無疑是他童年陰影中非常大的一部分。
這種總是擔驚受怕的成長環境,更不要說培養一個陽光樂觀的孩子,只會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這種創傷需要他一輩子休養生息。
相反,劇中不太聰明的李健健卻是整部劇最幸福的人。他有最幸福的家庭,最好的兄弟,最好的愛情,甚至友情和事業都可以如此美好和完美!
正是因為有了完美的親情和幸福的家庭,我們才有了幸福的人格和能力。
沒有門檻的愛孩子是那么幸福。
如果一個人能夠不受門檻地被父母或者主要養育人喜歡,在充滿肯定和鼓勵的環境中成長,那該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理解父母、悅納自己改變父母是很難的,但我們可以嘗試客觀看待自己,正確的理解父母的行為。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心智的成熟,我們會慢慢地了解,父母這樣做是對還是錯,她為什么會這樣說或者做這件事情呢,把自己認為不對的,不能理解的跟父母溝通表達出來。慢慢有了自己的立場和原則,好多事情也會慢慢的改變。
生而為人,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第一次做父母,人無完人,每個年代,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局限性,對每個人的性格和發展都有很多的影響。
所以,不要只盯著父母對自己的負面評價,也聽聽其他社會支持系統對自己的正面評價。
齊明月在媽媽的打擊下,她做什么都擔心別人會打擊、否定、指責、嘲笑自己。和朋友產生沖突,就覺得一定是自己的錯。
暗戀凌霄被拒,就認定是自己不夠好才不被喜歡。即便有人夸她,她第一反應就是不敢相信。
因為,她已經把那個一直在打擊、否定、指責自己的“媽媽的聲音”,內化成了自己的核心價值。
試著慢慢強化那些正面評價。當你不會再輕易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就全盤否定自己。
你會為自己的存在而喜悅,去真正感受屬于你的豐富人生。
試圖接受身邊伸出來的手,也跟父母伸出自己的手,一雙需要幫助的手,或者一雙能幫助她的手。
人生總有一段夜路要走,或者早些,或者晚些,或者因為親情,或者因為其他。我們只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夠好好的學習如何做父母,盡量帶給孩子更多更好的愛,不要讓孩子在孤單和痛苦中徘徊。
對孩子來說,最好的家庭教育,不是父母有多大成就,給予孩子多少金錢和資源,而是有一個幸福溫馨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