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嬰兒囊胚移植成功率與子宮內膜有何關系??
胚泡著床是一個復雜的程序化過程,涉及多種生物學機制。它的成敗不僅取決于囊胚的質量,還取決于子宮內膜。對于后者,很多人往往并不在意,卻不知道兩者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試管嬰兒80%的成功率數據就直觀地證明了這一點。
在試管嬰兒領域,將精子和卵子取出人體,利用ICSI技術使精子和卵子完美受精后,專家會在第5天培育受精卵形成100多個細胞組成的囊胚,然后對所有囊胚進行PGS/PGD全基因篩查診斷,全面檢測囊胚的23對染色體是否異常,避免274種遺傳病的下降,再優勝劣汰,選出健康優質的囊胚。然后在子宮內膜閾值達標后,根據客人的生育意愿植入健康的囊胚,保證囊胚順利植入,從而大大提高試管嬰兒的成功率。
在這里,大家可能都想知道囊胚移植成功率和子宮內膜的具體關系。試管植入率高對子宮內膜有什么要求?對此,HRC專家表示,子宮內膜是孕育新生命的土壤。胚泡著床后,要保證能順利著床并不斷從中吸收營養,才能茁壯成長并成功直至分娩。子宮內膜需要同時有三個閾值。具體來說,讓我們逐一詳細了解一下:
1、子宮內膜厚度適中
子宮內膜厚度不僅是子宮內膜狀態的直觀反映,也是決定胚泡著床率的硬性指標。正常情況下,女性子宮內膜厚度隨月經周期而變化。月經期間子宮內膜很薄,一般5毫米;卵泡發育過程中,子宮內膜逐漸增厚,厚度在7 ~ 8毫米以上;黃體分泌期間,子宮內膜持續增厚,腺體進一步擴張,達到9 ~ 14毫米,是胚泡著床的理想時期。
基于此,由HRC專家在子宮內膜厚度適中(8 ~ 12毫米)時進行囊胚移植,以保證囊胚順利著床。但如果相應時期子宮內膜過薄或過厚,就會強制進行囊胚移植,不利于囊胚著床和妊娠。專家指出,子宮內膜過薄會直接導致囊胚著床失敗,或著床后因營養不足導致囊胚重新解離。過厚會使囊胚難以植入子宮內膜,導致著床失敗。此外,子宮內膜過厚可能是一種病理狀態,會干擾胚泡的著床和發育。臨床研究還表明,子宮內膜厚度為8毫米,子宮內膜對胚泡的接受度為78%。內膜厚度為8毫米,接受度為17%。
2、子宮內膜容受性的建立
子宮內膜容受性是指子宮內膜接受囊胚的能力,即子宮內膜處于一種允許囊胚定位、黏附和侵襲,改變子宮內膜腺體間質,從而促進囊胚著床的狀態。
因此,建立子宮內膜容受性是囊胚移植的關鍵,也是囊胚成功著床的前提。重要的是要知道子宮內膜在任何時候都不接受囊胚,它有一個很短的“著床窗口期”,一般在黃體中期,這主要是通過雌激素刺激子宮內膜增殖,在排卵前募集激素受體,使子宮內膜從增殖期變為分泌期而建立的。具體時間取決于女性自身的生理變化。
只有在這個時候,子宮內膜才會向胚泡拋出橄欖枝,此時的子宮內膜具有形態好、質地軟、細胞分裂均勻、血流豐富、各種生物活性分子分泌多等特點。從而為胚泡在宮腔內定居創造生長環境。可以說,子宮內膜容受性越高,囊胚移植的成功率就越大,這也是試管專家公認的黃金移植期。
3、囊胚和子宮內膜發育呈同步性
胚胎和子宮<愛尬聊_生活百科>內膜的同步發育在試管周期中也極其重要,直接影響著床率。一項全新的研究表明,第5天囊胚移植的成功率明顯高于第3天早期胚胎。原因是囊胚形態完整,結構穩定,生命力旺盛,發育潛能強,更符合子宮的生理狀態。著床后能迅速適應宮內環境,生長發育迅速,并趨于與子宮內膜同步發育。所以不難理解為什么試管專家堅持“喂膠囊”5天。
此外,由于試管周期中藥物誘導排卵和人工取卵,很多女性常出現一過性內分泌失調、子宮內膜分泌過早或子宮內膜功能不良,導致胚泡與子宮內膜發育不同步或子宮內膜病理性發育,影響胚泡著床。因此,HRC專家應在移植前進行宮腔鏡檢查。如果宮內環境不符合移植標準,他們會先冷凍保存PGS/PGD全基因篩查確診的健康囊胚。當女性狀態良好時,子宮內膜正好適合植入囊胚和在孕期解凍移植,試管成功率可高達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