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萬年:當前應將防止醫療資源擠兌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12月27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介紹,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是基于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力和致病力的特性,感染后引起的重癥、死亡等情況,以及國際上疫情形勢的變化所做出的,可以說,此次調整是綜合分析認為我國離走出大流行又近了一步而做出的。然而,當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持續流行,病毒變異還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國內疫情總體還處于快速的上升階段。受各地人群的流動性、人口密度、人口免疫水平等差異,各地迎來疫情高峰的時間會有所差別。
梁萬年說,未來一段時間內,各地將陸續面臨疫情的流行和醫療救治的壓力,為此,仍然不能放任不管,而是要更加精準、更加科學的防控,要將<愛尬聊_尬聊生活>重癥救治、保障日常醫療衛生需求、防止醫療資源擠兌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將農村地區的防控和救治能力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當前,需要落實好新形勢下政府、部門、單位、個人的新任務,一方面,政府、部門、衛生健康系統等將會按照法律規定和職責要求,繼續做好相關的防控和救治工作,做好應對可能風險的各項準備,千方百計地降低重癥、減少死亡、保護健康;另一方面,特別需要公眾繼續配合落實好相關的防控措施,做好個人防護,合理就醫,減少不必要的流動和聚集,降低短期內因流行高峰所帶來的醫療資源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