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百年紀錄!佩洛西“接班人”為何持續(xù)難產??
中國新聞周刊微信報道,在創(chuàng)紀錄的“五票選議長”結束一天后,這位美國“三號人物”、眾議院議長也已經進行了11輪的首次投票。
當地時間1月5日晚9時,美國眾議院共和黨人在當天的投票中首次達成一致,決定休會至次日中午。這意味著,在國會山騷亂兩周年之際,美國第118屆國會連續(xù)三天投票,接替佩洛西的眾議院新議長尚未決定。
“我們再也不能稱之為百年紀錄了。”CNN評論道。1923年眾議院議長選舉9輪投票的記錄被打破,這是164年來最長的一次議長選舉。一個拒絕投票給眾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卡錫的共和黨人,甚至可能聯(lián)手趕超1859年的紀錄:44輪投票。
少數民主黨國會議員帶爆米花進場“吃瓜”。共和黨人蓋茨在1月5日的唱名表決中喊出了特朗普的名字,引發(fā)一陣笑聲。負責計票的書記員謝麗爾約翰遜(Cheryl Johnson)不慌不忙,被美國網友調侃“還不如選她當議長,至少她的工作做得不錯”。但真正處于輿論中心的是57歲的麥卡錫。
當地時間2023年1月5日,美國DC華盛頓州,國會眾議院共和黨領袖凱文麥卡錫在第7次國會大廈議長選舉失敗后站在眾議院會議廳。圖/視覺中國
七年多前,麥卡錫離議長的位子非常近,但他在最后一刻退出了競爭,因為他未能獲得極右翼自由黨團和其他共和黨人的支持。7年后,麥卡錫成為眾議院共和黨人中無可爭議的領袖,并得到前總統(tǒng)特朗普的支持。他信心滿滿,卻被自由黨團中少數強硬派成員阻撓。如何既滿足極少數議員的訴求,又不損害眾議院議長和黨的利益,似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塔利班20》劇透
如果沒有選出議長,眾議員就不能宣誓就職和開始工作,只能一輪一輪地投票選舉議長.這種混亂的局面其實在中期選舉結束時就已經注定了。
在歷史上大多數中期選舉中,總統(tǒng)的政黨都會失去席位<愛尬聊_百科>。因此,共和黨人早就預計2022年11月會出現“紅色浪潮”。最終,他們奪回了眾議院,但也僅此而已:民主黨人設法維持了參議院的多數席位,將眾議院的損失降至最低。共和黨的多數席位只比218票的多數門檻多4個。換句話說,麥卡錫在議長投票中最多只能接受自己黨派的四次“背叛”。
對于失敗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位得到前總統(tǒng)特朗普背書、在黨內初選中戰(zhàn)斗力極強的極右翼候選人,在選舉中并沒有得到選民的普遍青睞。但畢竟選擇了其中的一部分。本屆眾議院共和黨自由黨團(Republican Freedom Caucus)有40多名成員,其中大多數人否認2020年總統(tǒng)大選的結果,并強烈反對與民主黨人達成任何妥協(xié)。
作為眾議院的資深議員,過去四年眾議院的少數黨領袖,以及特朗普的堅定支持者,麥卡錫在2021年“國會山騷亂”后試圖維持黨內建制派和特朗普派系極右翼之間的和諧。在強硬派看來,這叫軟弱和“背叛”。共和黨資深消息人士稱,這些人不接受也不信任麥卡錫。另一方面,支持麥卡錫的議員稱這一小撮強硬派為“混亂的核心集團”和“20個塔利班”。
這是一張簡化的圖片。與眾議院212名民主黨人在11輪投票中投票支持他們的新領袖杰弗里斯相比,麥卡錫和他的副手、眾議院共和黨黨鞭斯卡利斯一輪又一輪地與強硬派談判。問題是,約20名不愿意投票給麥卡錫的議員并不是一個團結的團體,他們的訴求也不一樣。
為什么不投半年?
1月4日至5日,被視為強硬派實際領袖的特朗普接連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出多條消息,呼吁他在眾議院的支持者投票給麥卡錫,以免“把一場大勝變成一場尷尬的敗仗”。然而,一直支持特朗普的強硬派議員并沒有改變立場。議員鮑勃甚至回應說:“總統(tǒng)需要告訴麥卡錫:先生,你得不到選票,是時候退出了。”
這些強硬派議員最常見的訴求涉及眾議院的程序規(guī)則。眾議員唐納茲、羅伊等人提議麥卡錫改變眾議院議事規(guī)則,允許任何議員發(fā)起動議,就是否罷免議長進行投票。唐納德斯是在最近幾輪議長投票中僅次于麥卡錫的共和黨人。羅伊說,如果這個關鍵問題得到解決,“可能會帶來10張選票”。
美國眾議院的一項長期規(guī)定是,允許任何議員對議長投不信任票。直到2019年,它在民主黨議長佩洛西的領導下發(fā)生了變化,要求只有當一個政黨的大多數人支持時,才能投票罷免議長。麥卡錫在現任議長投票前向強硬派承諾,他將允許任何5名議員聯(lián)合發(fā)起不信任投票,但強硬派希望將門檻降低回1名議員。
這些議員還要求延長法案閱讀時間,更廣泛地應用允許普通議員提出法案修正案的“開放規(guī)則”,并在眾議院規(guī)則委員會等關鍵委員會和團體中為自由核心小組成員分配更多席位。這些條件雖然是為了削弱麥卡錫的權力,保持極右翼對麥卡錫罷免的威脅,但也是為了爭取普通議員的權力,所以有一定的共鳴。
1月5日,最初在投票中支持麥卡錫的眾議員斯帕茨連續(xù)投出“出席票”。她說,有些同事對議事規(guī)則有不同看法,希望眾議院“另辟蹊徑”。
在1月3日和4日的投票失敗后,麥卡錫已經同意在規(guī)則上做出進一步的讓步。根據1月5日的談判結果,每個議員都有權對議長發(fā)起不信任投票。麥卡錫還承諾在投票前給立法者72小時閱讀法案。然而,5日晚些時候,麥卡錫表示,與強硬派的談判不會涉及眾議院各委員會關鍵職位的交換。
規(guī)則之外的談判涉及更具體的話題。據美國媒體報道,麥卡錫已經同意強硬派的要求,并將對邊境安全法案和一項對眾議院議員進行任期限制的措施進行投票。
此外,與麥卡錫結盟的競選籌款團體“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也做出了承諾:不會把錢投入到共和黨會獲勝的“安全選區(qū)”的初選中;換句話說,不會挑戰(zhàn)那些強硬派議員的初選。至于“關閉政府或提高聯(lián)邦債務上限”的陳詞濫調,強硬派要求永遠不允許民主黨政府提高債務上限。
分析指出,這些問題并不是最近才提出的。2015年,時任共和黨議長的博納在強硬派的壓力下辭職。麥卡錫因缺乏黨內一致支持而退出當時的議長競選,與這些陷入僵局的問題有關。如今共和黨內部意識形態(tài)分歧進一步加劇,使得“老問題”更加難以解決,即使特朗普親自出面也無濟于事。另一方面,雖然眾議院議長選舉已經僵持了三天,但溫和的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都無意跨黨派合作解決問題。
共和黨消息人士透露,麥卡錫預計,可能會有四五名議員出于意識形態(tài)或個人原因,自始至終不會改變自己的選擇。這意味著麥卡錫必須滿足所有其他人的要求,才能勉強達到218票的多數門檻。但這并不容易。不在前述“四五”之列的強硬派議員諾曼已經表示,如果有必要,他不介意投票6個月。
“多數服從少數”?
在經歷了諸多挫折后,麥卡錫在當地時間1月5日晚離開國會山時,似乎依然信心滿滿。在記者面前,他用自己在眾議院創(chuàng)紀錄的8小時演講開玩笑說:“顯然我喜歡創(chuàng)造歷史,花更長時間也沒關系。”參與談判的麥卡錫眾議員亨利表示,談判和投票“每次都比上一次積極,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跡象”。
強硬派的聲音則相反。發(fā)誓“絕不投票給麥卡錫”的國會議員蓋茨說,麥卡錫已經是一個“絕望的人”,因為他的票數不斷下降,從203票下降到201票,再到1月5日的最后200票。很難說6日及以后會不會有更多對麥卡錫失望,投更多“出席票”的議員。
不過,“出勤票”可能有用。考慮到一些強硬派無論如何都不會投票給麥卡錫,一些溫和派共和黨人預計,未來的談判將說服一些強硬派選擇“出席投票”,而不是投票給其他人。根據規(guī)則,“出席票”的增加將意味著多數票門檻的降低。但也有風險:如果“出席票”超過11張,多數票門檻將降至212張,212名聯(lián)合民主黨人將把他們的領袖杰弗里斯送上議長的位子。
對麥卡錫來說,最重要的是他幾乎沒有向強硬派讓步的空間。主流共和黨人指責他為了獲得議長席位,不斷放棄“議長應該擁有的權力”。麥卡錫自己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說他已經獲得了該黨90%的支持。“我從沒見過10%的人控制90%的人”。
但是“多數服從少數”的情況已經發(fā)生了。2015年辭職的共和黨議長博納曾稱強硬派為“政治恐怖分子”。美國媒體評論說,即使麥卡錫最終贏得議長投票,他也將是近百年來最弱的議長,“在位但權力不大”。
麥卡錫將無法團結眾議院的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就債務上限和政府預算達成協(xié)議。強硬派控制的規(guī)則委員會,單一議員不斷發(fā)起的對議長的不信任投票,法案閱讀時間的延長,都會讓眾議院陷入無休止的爭吵,一無所獲。兩黨都無法從癱瘓的國會中受益,但民主黨人將試圖在2024年的大選中把這場鬧劇變成一場勝利.
然而,這一切的前提是麥卡錫能夠贏得眾議院議長選舉。萬一麥卡錫經過長時間投票仍無法當選,甚至被迫再次放棄議長競爭,共和黨內誰能成為各方公認的領袖?據悉,鞭子斯卡利斯已經準備好,他被強硬派認為“比麥卡錫更有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