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會賺病友的錢 盼造福更多癌癥患者?
“科學是唯一能救我的東西。如果我的計劃真的能治愈癌癥,那我就應該站在講臺上;相反,我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1月5日,秦對記者說。
從牛津大學畢業后,后來在安徽馬鞍山從事個體研究員工作,他發明了一種治療癌癥的“組合物”,被稱為“馬鞍山沈瑤”。結果,2022年3月,他因涉嫌制造、銷售假藥被當地警方刑事拘留;2022年12月30日,法院以生產假藥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并處罰金15萬元。
蔡東向《吉姆》記者回憶,2016年底,他關注到癌癥問題,看到網上關于紅薯大蒜防癌的說法,但找不到理論支持。他最初的想法是開發一種可以預防癌癥,對身體沒有副作用的產品。隨著進一步了解,他發現癌細胞之所以比正常細胞生長快得多,是因為能量來源的不同。癌細胞傾向于利用糖酵解而不是正常細胞的有氧循環,因此癌細胞利用線粒體的方式與正常細胞不同。
“當時我一看到癌細胞的糖酵解反應,就覺得自己進入了我的領域。”蔡東認為,癌癥研究主要有兩個方向:基因理論和代謝理論。基因理論在五六十年代才發展起來,但發展遇到瓶頸,因為化療、靶向藥物、免疫治療都無法解決癌細胞的耐藥性。代謝學說的提出早于基因學說。由于癌細胞增殖依賴葡萄糖和谷氨酰胺提供能量和物質,代謝理論無法阻斷谷氨酰胺通道,因此其發展并不成功。
蔡東說,受文獻啟發,他想出了配制一種無毒無害但能抑制癌細胞能量產生機制的“組合物”的想法,從而殺死癌細胞,從癌細胞的糖酵解步驟開始。經過反復研究,他發現甲酸鹽、乙酸鹽/草酸鹽、亞硒酸鹽等強還原性物質的組合,不僅能抑制細胞的糖酵解過程,還能抑制谷氨酰胺脫氫和加氫的代謝反應。他把它命名為“作文”。
“葡萄糖和谷氨酰胺同時被抑制,所以它可以通過兩種方式阻止癌細胞獲得能量。”蔡東說,在研究“組成”方案的4個月時間里,由于需要過度用腦,他經常躺在床上,一邊在腦海中來回閃現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一邊思考元素背后對應的化合物及其相關的化學反應。最后,他找到了“作文”方案。“相當于在一個有幾百萬件商品的房間里找到合適的。”蔡東說他的工作量很大。
被控“制售假藥”被警方拘留
蔡東的兒子強秦回憶,2016年10月左右,父親家的一個朋友得了癌癥,花了一百多萬,但還是在年底去世了。這件事刺激了父親,他決定研究預防癌癥的“成分”。“組合物”研制出來后,父親先涂在皮膚上,初步發現有一定效果后,給奶奶和親戚用。奶奶喉嚨有纖維瘤傾向,服用后效果明顯。經過口口相傳,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接觸,嘗試自愿服用。
然而,2022年3月,秦因被控生產、銷售假藥被當地公安機關拘留。蔡東回憶說,警察在3月3日來到他家,并沒有問他的研究原理,而是不停地問他“為什么他能解決癌癥”。4日被羈押在馬鞍山看守所。
蔡東被捕時,強秦正在南京學習,他也在網上發表了許多澄清文章。強秦介紹說,到他父親被捕時,已有2000多份“作文”寄出,近1000人拿走了。
蔡東的代理律師律師事務所的劉章表示,蔡琴董先是為自己和家人喝了“復方制劑”,然后他周圍患有癌癥的朋友也喝了。他身邊的朋友確認有效后,就傳開了,總共有近千人服用。其中長期服用的患者有一百多人。2021年,一位病人初步準備嘗試秦的“作文”。后來看到一個礦泉水瓶里的“成分”,沒有標準的產品說明,就起了疑心,向公安部門舉報。2022年3月4日,秦因涉嫌生產、銷售假藥被馬鞍山警方刑事拘留。
劉章說,他們最終確認舉報人本人及其親屬并沒有拿“作文”,只是因為其長相受到質疑而舉報。在秦被拘留期間,幾名先前服用過“組合物”的病人證實,秦的“組合物”確實能使他受益。
因生產假藥和“禁煙”被判緩刑
關于秦的罪行,劉章說,一開始,警方認為秦是個假醫生,是個騙子,指控他生產和銷售假藥。但經調查取證,生產銷售假藥不成立。
后來,法院認定秦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因為秦選擇了他的病人交“互助金”。
據劉章介紹,在有更多的患者前來求助后,秦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研制這種“組合體”,花費了大量的資金。為了維持手術,選擇了秦病人支付互助金來幫助他們。
“所謂互助基金,就是長期服用‘成分’的患者,借給秦5000元到3萬元。”劉章說,雙方簽了協議,期間患者服用了3個月的“合成物”。如果他表示不再取,秦會將借款全額返還給對方;如果患者長期服用,秦將在5年后全額歸還貸款。事實上,只要患者要求停止服用,秦將無條件退還貸款。
蔡東自己說,他的初衷是幫助他的病人,借多少錢取決于他們的經濟狀況。他沒有向真正有困難的病人借錢。“說白了就是把‘成分’免費給患者,借錢就是拆東墻補西墻維持基本運轉。”蔡東說,“我不想通過這種模式從我的病人身上賺錢。我對我的研究有信心。如果科學證明我的研究是有效的,能夠攻克癌癥,錢對我來說并不重要。”
劉章說,“我們認為秦的‘成分’不具有金融屬性,因此不能認定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但法院不予采納。
2022年12月30日,馬鞍山市花山區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判決。判決書顯示,秦犯生產假藥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數罪并罰,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并處罰金15萬元。當天,在被關押了301天后,秦走出了看守所。
癌癥患者已經證明這種“組合物”是有效的。
劉章說,檢方還提供了33份證人證言質疑“成分”的功效,甚至認為無效。但是,由于這些患者要么根本沒有服用過“組合物”,要么服用時間很短,他認為證詞不能證明“組合物”沒有療效。相反,他們收集到的43個證人都表示了“組合物”對治療癌癥的作用。他們中的許多人說,服用后,他們的身體狀況變得更好,癌癥指標變得正常,精神狀態得到恢復。
根據提供的一份文件,秦被拘留后,有20多名患者根據他們的指紋證實了“組合物”的有效性,其中包括安徽馬鞍山的姜女士和她的丈夫。
1月5日,姜女士向記者介紹,她和丈夫都是50后。她的丈夫2014年在南京做了肺癌手術,2019年她也被確診為膽管癌。患病后,夫妻兩人來回南京、上海等醫院治療多年,家里的積蓄已經花光,別無選擇。2021年5月,秦經熟人介紹認識了。聽完他的理論,她立刻決定拿“作文”。
“我是衛校專業的,畢業后當了護士。起初,我丈夫患了鼻咽癌,后來擴散到肺部。自從老公生病后,我看了很多相關的書,希望能找到治愈的方法。”姜女士說,她明白了秦的理論,當場簽訂借款協議向對方借了1萬元,然后拿著“作文”一直到2022年秦被拘留。
姜女士回憶說,礦泉水瓶里有三瓶這種成分,看起來像自來水,一瓶是咸的,一瓶是酸的,一瓶是無味的。起初,他們只是嘗試了一下。丈夫說,如果有效,就讓她照著做。以前老公化療會伴有嘔吐,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等癥狀。但服用“組合物”后,化療后沒有出現類似癥狀,三個月后肺部腫塊變小。后來,她也拿了。
“膽管癌手術后,人特別瘦。”姜女士說,長期喝中藥讓她想吐,沒胃口。手術后,有時候她的大便都來不及上廁所。不過,吃了“作文”后,人明顯舒服多了。秦被拘留后,他們不能再喝“作文”,所以他們一直在等待。她的丈夫去年12月去世了,然后她一直等到秦出來。
希望“成分”得到科學驗證,造福患者。
張還說,他們辯護的另一個重點是讓法庭更真實地了解秦本人。是騙子還是真醫生?有科研能力嗎?
2000年11月10日,《馬鞍山日報》發表文章《天道酬勤—記“博士母親”戴德桂》,介紹了秦的相關經歷,并配發了其母戴德貴在倫敦街頭的照片。此外,六安廣播電視報微信公眾號也于2014年1月20日報道了秦的簡歷。
根據上述公開報道,秦于1980年考入北京鋼鐵學院物理化學專業,成為恢復高考后的第一代大學生。1984年,秦在出國留學選拔考試中名列第一,后被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學柯俊教授推薦,由國家基礎研究委員會派往英國牛津大學攻讀材料科學博士學位。之后,他在新加坡和香港的大學任教。
強秦還提供了其父親在牛津大學的博士學位證書、留校聘書和香港中文大學的聘書。蔡東說,當時警方并沒有在網上找到這些證明文件,<愛尬聊_百科知識>所以他們對他的身份產生了懷疑。“因為我是80年代的外國博士,很多資料國內沒有。”蔡東說。
牛津大學博士,也在多所著名大學擔任教授,最后隱居馬鞍山市,成為一名“個體研究者”。他通過跨界科學研究解決癌癥這一世界性難題的經歷確實具有傳奇色彩。對此,秦表示,自己年輕的時候,初心就是想改變一個行業業態。“如果我在科研單位,是不可能跨界研究癌癥的。”蔡東說他的研究和經歷確實是傳奇的。他把自己的研究分享給以前在牛津的同學,他感受到了對方的不信任,所以沒有罵他給他面子。但是跨界本身不是問題。科學研究是為了發現和解決問題。他在牛津大學學到的最珍貴的不是知識,而是自信和敢于研究重要問題的信心。
蔡東的微信叫“牛津博士的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