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大結局:人這一生,看透這幾個真相,對人生有好處?
隨著《三十而已》的熱播,作為一個剛剛經歷這樣一個時代的人,來說說看完之后的一些感受和想法吧。
看完整部劇有兩個方面最讓我感動。一方面是婚姻和情感,另一方面是對待年齡的態度。
讓我們從情感方面開始。婚姻就像一座圍城。每天都有很多人進進出出。到了這個年紀,未婚的人面臨著身邊催婚的壓力,但是現在大城市的離婚率逐年上升,已婚的人可能會直接面臨離婚的問題。相信大多數人還是渴望一份長久穩定的感情,如何留住對方值得思考。
劇中,兩對結婚的夫妻經歷了離婚。陳郁說的很實際,很現實。結婚意味著兩個人生活,生活就是雞犬不寧的地方。但這不能成為離婚的全部原因。
這兩對最大的問題是缺乏溝通。溝通的重要性在于,我們總是清楚地知道,我們是一個家庭,是一個整體。總的來說,顧佳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妻子,她總是想超越一切。她表面上和徐魔山溝通過,但主要是說徐魔山說的剛剛好,即使她心里有不滿,也沒有說出來,包括徐魔山的自私和她內心的不成熟,也導致了小三的機會。最后,當出了問題時,顧佳被指控減輕心理負罪感。溝通就是溝通,沒有必要互相指責和指責。
另一對夫妻,鐘,完全沒有交流。他們下班回家,一個愛養魚,一個愛刷劇,一個什么都不說,一個覺得一切都好。為什么結婚很久之后突然發現好像不太了解另一半?現代生活節奏很快,都說不應該把工作情緒帶回家,但不代表什么都不應該說。另一半是我們堅實的戰友。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你真的不想談工作,或者你完全有資格做你的工作,夫妻之間就有必要培養一種共同的興趣<愛尬聊_頭條百科>。通過共同的興趣將兩個人聯系起來。小王子中寫得很好。正是你花在玫瑰上的時間讓你的玫瑰變得無價。花時間在一起能讓我們更加相愛。
另外,電影中我特別喜歡的是每部電影結尾的三口之家。生活雖然很辛苦,但總讓人感受到一個家庭應有的溫暖,這是一個家庭應有的氛圍。看到下班后被送到外面的孩子老婆們開心,晚上起來好幾次給孩子打蚊子,處理孩子尿床的事情,真的很好。黎明前,我開始準備賣早餐,但臉上總是掛著發自內心的微笑。最后,他們租了一家店開了。生活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也許步伐有點慢,但我們并不著急。
我們來談談對年齡的一些看法。
30歲對于女性來說是一個分水嶺,尤其是身體的變化會對年齡產生一些恐懼。這對于20歲的女生來說是很遙遠的事情,就像劇中她們三個偷偷溜進教室重溫大學時光一樣。前排的女孩說:“至于你,你才22歲,你讓接下來的25歲和30歲還活著”。25歲到30歲之間,我覺得我有很多時間,但這就像眨眼之間一樣快。我已經離開校園好幾年了,但我仍然覺得自己在學校里處于恍惚狀態。
在結局中,王曼妮說得很好,無論什么年齡或狀態,都有無限的可能。雖然我們已經到了有父母有孩子的年齡,但我們仍然可以有自己的選擇。不要讓歲月徹底抹殺了我們對生活的激情和熱情。這讓我想起了我那位乘風破浪的姐姐的話。過去的一切都是前奏。只有三十歲,即使到了四十歲,依然保持著做人公正的心態。蔡瀾說,人們都說你年輕只有一次,但你老了很多次嗎?活在當下,活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