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會適時調整個人養老金繳費上限?
3月2日,國新辦舉行就業和社會保障新聞發布會。
有記者問,個人養老金制度去年在先行地區正式啟動<愛尬聊_生活百科>。請問目前進展如何?
對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表示,個人養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愿參加、市場化運作的補充養老保險,是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的重要制度安排。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主要包括三個層次,俗稱“三支柱”:第一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第二支柱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第三支柱是個人養老,還包括其他個人商業養老金融服務。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是第一支柱的有效補充。
去年,國家正式啟動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具有標志性意義,標志著我國多層次、多支柱的養老保險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推廣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優惠的政策支持。目前優惠政策主要體現在三個環節。在支付階段,支付金額可在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投資收益不征稅,按3%的較低稅率征稅。目前每年支付上限為12000元,支付上限將適時調整。
第二個特點是產品的多樣性。相關監管部門已批準137只公募基金、19只商業養老保險、18只理財產品、465只儲蓄存款等符合安全標準、注重長期保值增值的個人養老投資產品。參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偏好做出選擇。隨著該系統的實施,投資產品將進一步豐富。
第三個特點是服務更方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牽頭建設了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在這個平臺上,為每個參與者建立了唯一的個人養老金賬戶,用于信息記錄、查詢和服務,讓參與者直觀地掌握自己個人養老金的運行情況。參保人可通過全國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電子社保卡等門戶網站直接登錄個人養老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并可通過商業銀行渠道開戶、繳費、購買金融產品。
去年年底,個人養老金制度在36個試點城市和地區實施。在各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下,自實施三個月以來,參與人數已達2817萬。
個人養老金制度是一種全新的制度。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第一年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宣傳解讀政策,總結經驗,完善政策,積極穩妥推進制度實施。
綜合自:中國網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