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色艺_www.一区_国内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妲己_免费的性爱视频

紙包不住火 美國的謊言世界都看到了?

最近,譚主發布的一段視頻引發了很多媒體的追蹤報道。

01:41

注意到他,是因為前不久在聯合國安理會“北溪”天然氣管道被破壞事件的會議上,麥戈文公開作證,炸毀北溪管道,就是美國所為。

此言一出,激起嘩然。之所以引人矚目,是因為他的身份——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前情報分析師。

譚主給麥戈文發出交流邀請之后,很快就收到了回復。交流中,譚主問了個問題,調查記者西摩·赫什爆料稱美國炸了“北溪”管道,CIA卻矢口否認,怎么看這個反差?麥戈文毫不猶豫地稱:

中情局的發言人并沒有很好的信譽度。

隨著了解的不斷深入,譚主發現,曝光美國謊言的情報界內部人員,并不只有麥戈文一個,他來自一個叫做“理智的資深情報專家”的私人小組,他們自發聚在一起,共同在做的,就是揭露美國的謊言。

撒謊者,竟然先從“自己人”這里“破防”了?

從麥戈文和這個小組成員與美國情報機構的決裂中,我們可以一起發現美國信用崩塌的真相。

深挖“理智的資深情報專家”這個小組,譚主發現,里面的幾十位情報官員覆蓋了美國情報網絡的許多重要節點。

核心成員麥戈文來自CIA,在他還在CIA任職時,遞交給美國總統的每日簡報,就是他負責的——要知道,這是美國最高級別的情報簡報。

除了麥戈文,這個小組也囊括了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美國國家安全局(NSA)以及軍事部門的前軍官等等。

他們為什么集體站出來撕開美國的謊言?

故事還要從2003年2月5日說起。那一天,“理智的資深情報專家”發表了他們成立之后的第一篇備忘錄,警告時任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出于錯誤的原因”將伊拉克與恐怖主義聯系起來。

也就在同一天,時任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晃著一管白色粉末,稱美國情報機構發現,伊拉克有這樣的生物化學武器。

換句話說,從美國為發動伊拉克戰爭造勢開始,美國情報界就站了出來,指責美國政府撒謊。

根據公開資料,從那時開始到2020年,“理智的資深情報專家”已經提交了70篇備忘錄給美國政府大大小小的官員。

譚主對這70篇備忘錄做了分析,發現數量最多的就是揭露伊拉克戰爭中的情報等各類問題的,共有17篇。

為什么伊拉克戰爭成了這些情報官員揭開美國謊言的起點和重點?

深入挖掘這些備忘錄的信息,再結合越來越多公開的機密文件,可以發現,伊拉克戰爭,正是一個美式謊言的集合體。

因為,如果要用謊言摧毀一個國家,這背后需要的,是一個又一個相互交織的龐大“制謊”系統。

第一個被改造成“制謊”機器的系統就是美國情報界。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謊言,想必大家都很了解。其中,有一個細節,值得再拿出來說說:

事實上,最初,2001年,美國情報界自己也不認為,伊拉克擁有所謂的生物化學武器。

△2003年,伊拉克,一名美國士兵在守衛著一處地下儲存掩體,這里只存放了常規武器

但這顯然不符合美國政府的意志,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仍然在國情咨文中言之鑿鑿地渲染伊拉克的“威脅”。

為了讓情報機構“就范”,時任美國副總統命令下屬將原始情報直接送到他的辦公室,還在五角大樓內建立了一個情報機構的替代品。

有人,選擇了妥協。

伊拉克戰爭爆發后,麥戈文憶及此事時說:“中央情報局分析員被迫制造情報以服務于戰爭,這在中央情報局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我很難相信,我在分析局的許多前同事愿意參與這種騙局,但他們確實做了。”

后來麥戈文還披露,那些“順從主人意見”“聽從主人命令”的中情局官員就能得到晉升優勢。

只不過,配合撒謊者的下場是什么?

伊拉克戰爭,已經有過啟示。多年后,當伊拉克戰爭的真相有了敗露的跡象后,美國政府沒有想過道歉,而是倒打一耙,把錯誤的罪責全部推給情報機構,稱是因為他們工作不力才導致了美軍出兵伊拉克。

實際上,為了掩蓋掉“理智的資深情報專家”的曝光,美國當時可花了不小功夫,來操弄美國的主流認知。

2002年初,正當美國在制定入侵伊拉克的行動計劃時,普通美國群眾卻與政府唱起了反調——他們認為沒有必要去攻擊一個無法證明與“9·11”事件有直接聯系的國家。

為了使入侵行動獲得更多的民意支持,五角大樓和白宮官員步步為營,將輿論改造成了謊言機器的另一環。

譚主在之前的文章里講過美國政府為了贏得民意,通過媒體制造的一個<愛尬聊_讓生活聊出新高度>“拯救女兵林奇”的故事。除了這個,一份被曝光的機密文件,展現了美國撒謊者的本性。

△電影《拯救杰西卡·林奇》劇照

根據美國國防部一份8000多頁的郵件以及其他文字記錄檔案,五角大樓當時招募了超過75名退役軍人為政府入侵伊拉克站臺。

入選的軍人大都與五角大樓存在著利益關系,例如其中有一位叫馬金尼斯的評論員,是在五角大樓的一家軍事承包商工作。

這些人,會說什么,可想而知。

通過讓這些人不斷地上電視節目,美國政府用他們的口,硬生生地把謊言放大成了美國民眾對伊拉克的共同認識。

就連五角大樓的內部文件也一再將這些軍事評論家稱為“輿論力量的加速器”,正是他們“以自己的觀點”向數百萬美國人傳遞政府出兵伊拉克的“正義”。

情報機構提供彈藥,媒體協同放大傳播,用謊言培養仇恨,讓仇恨成為新的“真相”,這還不是撒謊者的全貌。

依附于造謊機器的利益,也遠不止這些。

伊拉克戰爭,由一個編造的謊言開啟,隨后,越來越多的謊言順著這個口子,開始蔓延。

這一謊言鏈條,還有更多人在接力,美國的能源利益集團,就是其中之一。

2003年,美國占領伊拉克之后。原油價格的風向標,北海布倫特原油和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的期貨合約價格,紛紛大漲。

高油價,至少有60%是極少數金融巨頭聯手操縱能源期貨市場的結果。

之所以能夠如此操作,一家美國企業早早就埋好了引線——安然公司在戰爭爆發前就花費巨額資金游說國會議員,來推動立法放松衍生品監管措施。

這也意味著,美國金融機構能夠更加便捷地參與到原油期貨的交易中來,換句話說,他們操縱油價的能力,變得越來越強。

當整個系統都在“制謊”,這個系統里的每個人都會成為受害者,出問題的可能性就會越來越大。謊言,終究是紙包不住火,會一個一個被拆穿。

回看整個伊拉克戰爭,從情報機構、軍方、媒體到商業機構,無一不是謊言鏈條的一部分,但謊言最終還是會被鏈條上的人起底,揭穿。

最近,美國的謊言記錄就又增加了一條。

就在3月1日,美國情報部門承認,對一些國家的誣蔑是不成立的。

最近幾年,不少美國駐外使領館人員自稱出現聽力下降、頭暈頭疼、惡心、乏力等癥狀,這被當時的美國政府渲染成敵對國使用某種“秘密武器”所致,來維持住美國外交人員對敵對國的敵意。

這些癥狀,確確實實發生了,看起來是某種疾病所致,實際原因是什么?

醫學專家后來通過醫學檢查報告和最終數據證實,所謂“哈瓦那綜合征”,根本不是一種真正的病。在美國政府不斷暗示敵對國使用某種“秘密武器”下,使領館人員人人自危,擔心自己是否也被感染。這樣的心理暗示,是導致這些癥狀的一個重要因素。

美國謊言機器的慣性,就是這樣,用一個謊言來掩蓋另一個謊言,但當越來越多的人站出來說出真相。態勢,也就開始變化了。

一個簡單的對比,如果說伊拉克戰爭美國欺騙了全世界二十年。今天,我們又是怎么看待美國的呢?

譚主通過大數據手段獲取了2021年至今所有關于美國失信的媒體數據,提取國家實體后通過編碼梳理,發現:

從2021年至今,平均每隔26天,就有國家公開表達對美國的不信任,“信任危機”的產生更是涉及到軍事、外交、能源、網絡安全、關稅等多個領域。

當然,撒謊的人,永遠不愿脫下皇帝的新衣。

曾在美國政府工作過的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李慶四告訴譚主,對于這些揭露真相的人,美國政府留有一招,是早早準備了一頂又一頂“陰謀論”的帽子,誰提這些事,就給誰扣上。

麥戈文就一直處在一個需要被“嚴密監視”的人員名單里,給出的理由是他存在“政治激進主義,主要是反戰”。在2011年,麥戈文被逮捕并且面臨一個長達7個月的調查。

2018年,麥戈文出席新一任CIA局長的確認聽證會,卻遭到國會山警察的虐待,被關押了一夜。

好巧不巧,最近幾年,“理智的資深情報專家”出現了被質疑“搞陰謀論”的丑聞——還記得爆料“北溪”事件線索的記者赫什嗎?現在,美國給他貼的標簽,也是“搞陰謀論”。

只不過,美國政府可能沒有意識到的是,失信不會因為打壓揭謊者而解決,只會先讓自己神經過度緊繃。當人們不得不以最壞的打算來揣測周圍所有人的行為動機時,美國的社會環境,甚至就此退化成了陰謀論盛行的有毒土壤。

不久前,一架載有5名環境顧問的飛機在前往俄亥俄州的路上墜毀。很快,這件事就在社交媒體上發酵,譚主注意到,熱度最高的一條帖子,用的詞,是環境顧問“被殺”。

聯想俄亥俄州最近的環境災難,看起來似乎疑點重重,但也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這架飛機原本的目的地并不是列車事故的發生地東巴勒斯坦。

但為何美國民眾的第一反應會是,美國政府會不惜一切代價,“殺”死調查人員來掩蓋真相,這才是美國政府真正值得反思的問題。

矜偽不長,蓋虛不久。

隨著謊言的繭殼被一層層剝開,美國人與全世界開始看清,美國為了戰爭這樣突破國際社會底線的目的,是如何瞞天過海的;為了打壓別國,又是如何連自己的外交官也誆騙的。

這樣的國家,信用何在?下場如何?

沒有人比美國更知道美國是如何撒謊騙人的。連自己人都開始質疑,這無疑會加速所謂美國信用的迷失與崩塌。

(原標題:紙包不住火,美國的謊言世界都看到了)

編輯 舉報 2023-03-04 13:11

0個評論

暫無評論...
驗證碼 換一張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