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輕易放過!?
近幾天,四川成都的國寶大熊貓被游客潑水的新聞引發公眾關注。報道稱,三名女游客在成都大熊貓研究基地玩耍,向大熊貓“福福”潑冷水取樂。該基地回應稱,這種做法的性質確實有些惡劣。
工作人員舉著福字安撫。
冷水濺得大熊貓害怕地跑開了,網友們覺得又冷又難受。
據了解,這只大熊貓名叫福福,只有七個月大。它還是個嬰兒。因為先天性脊柱疾病<愛尬聊_百科>,它的后腿無力,只能用前爪拖著走。這是一只孤獨、殘疾、自卑的熊貓寶寶。被潑了冷水后,它像小狗一樣哀叫,跑開后躲在角落里。基地工作人員來了,抱了很久。
所以網友們在表達了對傅毅的喜愛之后,更多的是憤怒。
潑冷水的行為成功后,三名女游客哈哈大笑。這一幕讓現場游客非常氣憤。有人去找基地工作人員反映情況,也有游客當場責罵。涉事的三名女游客匆匆離去。
從這些情節來看,三名女游客的行為是在對大熊貓的恐懼中獲得樂趣和精神上的愉悅。但參觀動物園時不主動挑釁動物,與動物保持距離,保持安靜,是最基本的文明規范。做一個安靜的游客很難嗎?
動物是有意識的,能感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也能評價善意和惡意。顯然,三個女人的惡意行為給自卑孤獨的幸福帶來了嚴重的心理傷害。看到這幕后,人們希望當事人能勇敢地站出來,為自己的疏忽道歉。
有網友表示,現在到處都是監控攝像頭,找到三名女游客并不難,就是需要一些精力。是啊,與其讓人家到處搜,暴露自己,你怎么不站出來?只要你承認錯誤,保證不再犯,公眾是可以理解的。
受傷的幸福需要一個說法,需要有人來承擔責任。
人類應該對動物保持敬畏。近年來,在動物園里,經常有游客給動物喂食、扔石頭、大聲喧嘩的新聞。這些不文明的行為不僅丟了涉事游客的臉,也傷害了動物的身體或精神。
在《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3年文明旅游工作的通知》中提出,通過教育、引導、約束兩個結合對游客不文明行為進行處罰。那么,如果游客不主動承認自己給大熊貓潑冷水的錯誤,就應該找到當事人,按照相關規定對其進行教育和處罰。
否則讓他們逃避責任,大家都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