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劇《唐人街探案》:陳思誠打造“唐探宇宙”,卻出現了致命BUG?
網絡版《唐人街探案》大年初一上線。目前第四集經過兩次更新,已經引入第一單元劇情《曼陀羅之舞》。
雖然在官方介紹下,得知后續有兩個單元故事,《玫瑰的名字》和《幽靈邀請賽》,各有四集,但因為劇情獨立,與電影版中的人物和關系有交叉聯系,所以完全不影響觀影效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唐探秘宇宙》的官方時間線中,單元故事《玫瑰的名字》發生在第一部電影之后,而《曼陀羅之舞》的時間線與第二部電影平行,《幽靈邀請賽》在第二部電影之后,第三部電影即將在春節檔播出之前。
從《曼陀羅之舞》的故事內容來看,偵探軟件CRIMASTER(主角莫林排名第四)已經出現在劇中的穿越電影中,而從與唐人、kiko等角色的視頻畫面來看,平行空間但位置不同的設定,新老觀眾都很容易接受。
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影片決定交換單元故事的順序,然后以倒敘的方式引入第一個單元故事《玫瑰的名字》。不得不說,這不僅避免了新觀眾對人物的不解,還很自然地把電影版的故事串聯在了一起。
當然,這一點早在拍攝過程中就得到證實。畢竟,在《曼陀羅之舞》中,警察莎莎對男主角的熟悉,包括他對林黑狗的昵稱,以及他們見面時說他不再是逃犯的事實等等。都可以說明他們在《玫瑰的名字》年有過交集。
好了,解釋完網劇的特點,相信對于觀眾來說,顯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值得看嗎?
個人覺得還是值得的。
如果你是推理迷,偵探小說的忠實讀者,或者是需要尋求刺激的普通觀眾,基本上什么樣的性格都值得一看。畢竟從已經播出的《曼陀羅之舞》單元劇情來看,從劇情流程、推理手法、鏡頭感都可以看出影片的好壞。當然,這是可以理解的。陳思誠全程參與編劇和監制,《誤殺》導演Sam Quah打頭陣。
但需要強調的是,《曼陀羅之舞》相比推理懸疑的故事風格,整體營造的恐怖氛圍更強烈更明顯,尤其是泰國四面佛的背景。肅穆的偶像結合詭異的BGM和故事大綱確實有幾分穿透脾臟的感覺,也難怪劇中人物不忘用臺詞自嘲:我以為是懸疑片,沒想到是驚悚片?
另外,在不涉及劇情的情況下,網劇質量得到了肯定。第一點不僅是劇情完整的優勢,還因為延續了大制作的水準。
據悉,雖然網劇只有12集,但每集的制作成本都超過了數千萬。除了專業鏡頭和道具的大量使用,特效上也有電影級別的水準。其中比如男主角莫林通過嗅覺推理警官的行程時,粒子特效就像《唐人街探案2》中劉浩然的推理過程。
另外,劇中莫林聞香識人的時候,特意做了煙火爆炸的特效,一目了然,連影子版都沒有。
當然,作為《大唐探宇宙》的分支故事,電影版必備的幽默特質自然不會缺失。
雖然在劇中,搞笑演員王只是客串了一下,但有了泰國警察總長和警察局長昆泰的保留,類似“林黑狗”這樣的言語笑話自然不會顯得太唐突。
不過,雖然劇集很精彩,但對于專業粉絲來說,至少《曼陀羅之舞》的劇情還是有一些小瑕疵的。
其中不乏精通數學、眼尖的網友
出質疑,按照劇中人物阿水墜樓的時間來算,頂樓落地僅不到20米的距離,是否有點不太精準?接著,因為單元故事的調換影響,雖然導演有意在鏡頭中加入了回憶和故意提及的片段來保持男主角林默的神秘感,但其他人的出現(譬如墓地里出現的白衣小女孩)總歸太過突兀,這一點,相信就算是老觀眾依然會感覺得到。
其次,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劇情上的邏輯不通<愛尬聊_百科網>,有網友認為阿水的自殺詭計,在有監控視頻+心理醫生+尸檢報告三方佐證,并且兇手已經逃脫的情況下,以泰國警方的能力,以及沒人知道兇手和死者丈夫關系的情況下,實際上已經是鐵證了。
但就算如此,片方卻強行安排更多人進局并在主動報案的情況下擴大風險,這點多少有點為了后續的劇情和時長而做拖延。
當然了,就網劇品質而論,以上的瑕疵只能說瑕不掩瑜,畢竟對于大部分觀眾而言,這些小細節也并不影響觀感,只不過,從影版再到網劇,陳思誠也超乎所有人想象的超高品質來完成,不得不說,除了所謂的“業界良心”之外,更多地也讓外界看出了他打造“唐探世界”這個巨大IP的決心。
雖然目前來看,無法保證陳思誠最終能造成多大的影響,但在國內演藝圈,已然是業界標桿了。
但在最后,即使陳思誠已然成功了一大半,但似乎大家都忽略一個特別嚴重甚至影響整個“唐探宇宙”的BUG。
而這個BUG,相信大家也早已發現,那就是肖央。
的確,肖央的演技毋庸置疑,但在第一部電影他以坤泰的形象出現后,第二部卻又以在美國定居的宋義一角亮相,如果說在第三部可以繼續以宋義的名字來自圓其說的話,那么在網劇播出,并且與第二部電影是以平行時空發生的事情來看,顯然有點踩自己腳的意味了,難道說,發展到最后,陳思誠會老土到用雙胞胎或者只是長得像這種方式來辯解嗎?
這點,估計除了觀眾無法接受,就算是陳思誠也不好意思這么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