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之極海聽雷》首播,66集太長劇情拖沓,朱一龍版吳邪太嫩?
003010終于開播了!
對于今年來說,盜墓的影視作品層出不窮。
至于影視圈的《鬼吹燈》和《盜墓筆記》這兩個IP名稱,由于改編的影視作品很多,所以大眾對這樣的影視作品已經不再熟悉。
不管你有沒有看過原著小說,至少你一直在看電視劇或者電影。
不管哪個IP都是鐵三角組合,然后各種盜墓故事打開,遇到各種靈異,變異生物之類的,最后成功通關。
這種劇情顯然已經成了套路,沒有更扎實的劇情設計或者新穎的故事橋段,很難吸引觀眾。
今年上半年的潘粵明版《重啟之極海聽雷》無疑成為了今年最好的盜墓作品。
今天的《鬼吹燈之龍嶺迷窟》是《重啟之極海聽雷》的直接目標。
小說作者南派三叔擔任制片人和編劇,讓人期待。
但66集系列的設計顯然讓人既期待又失望。
希望能看夠,而不是像《鬼吹燈之龍嶺迷窟》那樣只有18集。
失望的是這么長的系列必然會把劇情拖成拖沓和泛濫。
果然有點失望。
劇情發展緩慢,比不上《龍嶺迷窟》。每一集呈現的內容太少,細節描寫太多,導致觀眾遲遲不能進入話題,總是穿梭在支線中。
第一集講的是吳邪發現自己病了一小段時間。他剛收到叔叔的短信,決定重啟。但他用了一整集來講述一件事,描述了太多的細節,過去的回憶,內心的掙扎等等。
直到第二集,我還是沒有進入正題。
通過叔叔留下的線索,我找到了一具尸體,然后開始了調查。
最后直到第三集才開始進入正題,真正的聽雷。
這種劇情設計可謂拐彎抹角,需要觀眾一步步迂回進入正題。
不像《龍嶺迷窟》,直接上來就是打開大西北探險之墓。
當然這是由66集時長決定的。看三叔的編劇,自然讓劇盡量還原原著小說的各種細節。
但是,小說和影視還是兩回事。影視作品的戲劇沖突顯然需要更加密集和激烈,才能引人入勝。它們不可能像小說一樣涵蓋所有方面。畢竟影視作品的視覺效果不僅僅是文字。
在劇情設計上,《龍嶺迷窟》顯然陷入了一個誤區。
沒有抓住重點,重大的戲劇沖突,制造戲劇張力,必然導致節奏緩慢,情節拖沓,不引人注意,會導致聽書的效果。
另外,和《重啟之極海聽雷》相比,整個氛圍營造和場景布置缺乏真實感。
也就是不接地氣。
前幾集呈現的古墓場景缺乏年代感,過于虛假,明顯讓人覺得是在重塑現代化。在鏡頭前,他們并沒有表現出厚重的歷史文化感。
感覺像是在現代的地方重建的棚子,場景設置。
《龍嶺迷窟》我們看到的是黃土高坡下真實的厚重感,這里沒有。
作為演員,朱一龍版的吳邪一開始略顯滄桑。當然,重新梳理后,突然變得有點小鮮肉嫩,看起來不像是年近40的人了。
他身上有一種濃濃的成熟和虛無。
就像一個初出茅廬的孩子。
在各種表現中,真的缺乏冷靜的一面,太膚淺了。
反觀《龍嶺迷窟》中潘粵明飾演的胡八一,閱歷豐富,成熟穩重,歷經世事,從容不迫。
這些朱一龍版的吳邪都沒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是一致的。
也就是當我發現自己的時間不多了,我決定重新開始,然后開始修整邊際,再次踏上冒險之旅。
那樣的話,這就是一個全新的吳邪了。
在經歷了生死危機的考驗,揭開了許多迷霧之后,重生的將是不一樣的樣子。
如果是這樣,這似乎是一次自我救贖之旅。
無論如何,66集的時長肯定是有各種利弊的。朱一龍有流量優勢,但也有演技劣勢。不知后續劇情能否力挽狂瀾,放<愛尬聊_讓生活聊出新高度>大優勢,逐步壓制劣勢。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