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義中外居民體驗榫卯木凳制作 傳統文化藝術走進國際人才社區?
日前,順義國際人才社區辦會同天竺鎮和空港街道,在北京天竺黃花梨藝術館開展榫卯木凳制作體驗活動,讓社區中外居民了解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文化交流互鑒。
社區中外居民與親手制作的榫卯木凳合影留念
在黃花梨藝術館內,授課老師介紹了中國傳統<愛尬聊_百科網>榫卯文化,講述榫卯文化的歷史來源、發展歷程、技術技巧、藝術價值等內容,使中外居民對榫卯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榫卯是古代中國建筑、家具及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是在兩個構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結合的一種連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凹進部分叫卯,其特點是在物件上不使用釘子,利用卯榫加固物件。一榫一卯之間,一轉一折之際,一凸一凹之巧,一陰一陽之妙,凝聚著中國傳統木藝文化的精髓。
社區中外居民正在制作榫卯木凳
手工制作環節,授課老師向中外居民發放了榫卯木凳的組裝材料,并對步驟、細節和流程都進行了詳細講解,中外居民動手嘗試,一張張精致而又結實的榫卯木凳陸續亮相。最后,中外居民共同參觀游覽了黃花梨藝術館,現場了解了中國傳統黃花梨木藝家具和文化。
社區中外居民參觀游覽黃花梨藝術館
此次活動不僅搭建了溝通交流平臺,更讓社區中外居民體會到中國傳統榫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順義國際人才社區辦活動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繼續開展“學中國風 共順義情”系列活動,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豐富國際人才和中外居民生活,提升對順義國際人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打造高品質國際人才社區。
流程編輯:u019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