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密集被拿下后 國資委發文 透露反腐最新信號?
北京青年報-政知見微信公號消息,政知君注意到,4月17日,國資委發布了《關于做好2023年中央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工作的通知》。
這并不是官方首次發布此類通知。不過,與之前相比,今年的通知中反腐方面的措辭有了不少變化。
還有一個背景值得關注。今年以來,央企先后有多人被拿下。央企反腐風暴,仍在進行中。
十八大以來首次
據上觀新聞報道,中央企業是指由中央人民政府或委托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行使出資人職責,領導班子由中央直接管理或委托中組部、國務院國資委或其他等中央部委管理的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企業。
國務院國資委網站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央企業共有98家。
今年以來,央企反腐備受外界關注。
今年3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李希到湖北調研。
李希在調研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時指出,要深入推進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推動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更好服務國家戰略。
緊接著,3月27日,李希出席全國巡視工作會議暨二十屆中央第一輪巡視動員部署會并講話。
李希強調,對中管企業開展常規巡視,要聚焦企業黨組織堅持黨對國有企業全面領導、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等情況,著力查找影響制約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矛盾、突出問題。
官方公布的二十屆中央第一輪巡視名單中,包括中核集團、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30家中管企業黨組。
據媒體報道,這些企業涵蓋了航天、能源、電力、通信、糧食等事關國計民生的重點領域,包括“三桶油”和“三大運營商”等。
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歷次中央第一輪巡視中,首次集中對中管企業黨組開展常規巡視。
《中國經濟周刊》發文分析稱,首輪巡視選擇深入央企,體現出中央打擊腐敗的堅定決心和堅強意志,同時也折射出目前國企黨風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不容掉以輕心。
多人密集被拿下
截至4月8日,二十屆中央第一輪巡視完成進駐。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輪巡視開展前后,央企已經有多人被拿下。
今年3月23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愛尬聊_健康養生>連發反腐消息,5名中央企業領導人員同時被查:
國家能源集團科環集團國能朗新明環??萍加邢薰驹h委書記、董事長徐志清主動投案。
中國大唐電力燃料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張志剛被查。
中國大唐北京大唐燃料有限公司原總經理盛曉明被查。
國機集團恒天集團恒天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原總經理孫曉東被查。
國家電網特高壓事業部計劃處副處長曲輝被查。
一口氣同時通報5名不同央企人員被查,這在以往中紀委的通報中并不多見。也是在3月23日上午,國家電投原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夏忠被查。
再往前看,在3月16日一天里,就有來自中石油、中國船舶集團、航空工業、中核集團的5名干部落馬。
另外,今年以來,也有來自央企的“老虎”被拿下。
2月8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官網發布消息,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李東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重點查辦
4月17日發布的《關于做好2023年中央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工作的通知》,透露了央企反腐的最新信號。
需要說明的是,這并不是官方首次發布中央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工作的通知。
在2021年3月、2022年3月,國資委曾發布《關于做好2021年中央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工作的通知》《關于做好2022年中央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工作的通知》。
不過,與此前發布的通知相比,今年的通知在反腐方面著墨頗多。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在“嚴肅查處重大違規問題線索”方面,今年提到了三個“緊盯”——緊盯重大違規問題,緊盯違規問題高發領域,緊盯屢禁不止“牛皮癬”問題。
國資委在今年的通知中還特別提到,對黨中央、國務院關注,國資委交辦的重大違規問題線索予以重點查辦。
著力查處觸碰國家法律“紅線”的嚴重違規問題,歷經多屆企業領導班子或多位負責人的“慣性”違規問題,以及涉及上市公司、社會關注度高的問題等。
通知還明確:
強化對企業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資產聚集部門和崗位的監督。
嚴查股權投資、工程建設、資金管理、對外擔保、金融業務等領域違規問題線索,依法依規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對國資委三令五申嚴禁的融資性貿易、“空轉”“走單”虛假業務問題“零容忍”,一經發現即由集團公司或上級企業提級查辦,涉及二級子企業或年內全集團累計發現3件上述同類問題的,應當報告國資委,由國資委提級查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