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中出現兩次文殊菩薩的坐騎,但怎么長得不一樣??
《西游記》中出現的這兩個文殊菩薩的坐騎并不是同一只。
文殊菩薩是《西游記》中出現的比較重要的一個菩薩,也是民間所信奉的四大菩薩之一。唐僧師徒取經,路上遇到的許多妖怪都來自于天上眾神佛的坐騎或童子,因為唐僧取經百靈下界,這其中就包括有文殊菩薩的坐騎。
彌勒道:“一則是我不謹,走失人口,二則是你師徒們魔障未完,故此百靈下界,應該受難。
在烏雞國時,文殊菩薩的坐騎下凡為妖,成為獅俐怪。
當年文殊菩薩奉佛旨來渡化烏雞國國王,卻因言語沖突而被其捆住浸入御水河三天,佛祖便令文殊菩薩的坐騎青毛獅子下凡為妖將國王推入井底三年以報“三日水災”之仇。
菩薩道:“你不知道。當初這烏雞國王好善齋僧,佛差我來度他歸西,早證金身羅漢。因是不可原身相見,變做一種凡僧,問他化些齋供。被吾幾句言語相難,他不識我是個好人,把我一條繩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虧六甲金身救我歸西,奏與如來。如來將此怪令到此處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報吾三日水災之恨。‘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今得汝等來此,成了功績。”
也就是說這青毛獅子是奉旨下界為妖,而他成為假烏雞國國王后也沒有做什么壞事,還將烏雞國治理得井井有條,從他變成唐僧后和唐僧的氣體一般就能看出他并非惡人。
這青毛獅子實力一般,與孫悟空交手,只能扛上數合就敗陣下去。
他兩個戰經數合,那妖魔抵不住猴王,急回頭復從舊路跳入城里,闖在白玉階前兩班文武叢中,搖身一變,即變得與唐三藏一般模樣,并攙手,立在階前。
在獅駝嶺時孫悟空遇到的青獅精也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這青獅精是獅駝嶺三魔的老大,他實力高強,曾一口嚇退十萬天兵。
我大王會變化:要大能撐天堂,要小就如菜子。因那年王母娘娘設蟠桃大會,邀請諸仙,他不曾具柬來請,我大王意欲爭天,被玉皇差十萬天兵來降我大王。是我大王變化法身,張開大口,似城門一般,用力吞將去,嚇得眾天兵不敢交鋒,關了南天門。故此是一口曾吞十萬兵。
也就是說青獅精的絕技就是變大將敵人吞入肚中。
青獅精曾與孫悟空有過交手,二人打了二十回合沒有分出勝負。
那老魔與大圣斗經二十余合,不分輸贏。
后豬八戒加入戰斗,青獅使用絕技來吞豬八戒,孫悟空將計就計鉆進青獅肚中。
因為孫悟空有金剛之軀,所以青獅的技能對他并沒有太大作用。
但即使如此,我們也能看出這青獅精與烏雞國的青毛獅子強很多。
獅俐怪是奉旨為妖,他不曾作惡,本性是好的;而這青獅精下凡,吃人為生,其本性與獅俐怪相差甚遠,所以這兩個妖怪并非同一只獅子。
除此之外,兩個妖怪下凡的時間也有沖突,在獅駝嶺那一難佛祖曾問文殊菩薩這青獅精下凡了多久,菩薩回答已有七日,佛祖隨后說道,山中七日,世上千年,也就是說青獅精已經下凡有千年之久,而獅猁怪只下凡了三年,說明獅俐怪下凡時青獅精早已為妖,他們倆又怎么可能是同一只?
二菩薩對佛禮拜,如來道:“菩薩之獸,下山多少時了?”文殊道:“七日了。”如來道:“山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不知在那廂傷了多少生靈,快隨我收他去。”
所以,從性情、實力和下凡的時間來看,這文殊菩薩兩次下界的坐騎并非同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