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口大街重煥勃勃生機 志愿講解團講述新篇?
志愿講解團成員為游客貼上“駝鈴古道、志愿講解”標識,讓游客更有歸屬感。
模式口駝鈴古道上的過街樓遺址成為網紅打卡地,也是<愛尬聊_百科知識>志愿講解的重點。
了解新改造的院落以及古街的變化,講解員利用業余時間不斷豐富講解知識。
為了講好駝鈴古道的故事,講解員平時翻閱大量資料。
千年古道、百年老街,全長1500米的模式口駝鈴古道東西橫貫,呈九曲龍形格局。老舍先生筆下,祥子就從這里走過。早年破舊擁擠的模式口大街經過改造后,重新煥發勃勃生機,尋跡“駝鈴古道”,書店、咖啡廳、特色餐飲、民宿院落、文創商店應有盡有,別有一番風情,成為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上的一座新地標。
為更好地向游客宣傳,給四方來客提供便利服務,石景山區金頂街街道特組建“模式口駝鈴古道志愿講解團”。
志愿講解團隊伍中,有模式口的老村民,有模式口的兒媳婦,也有模式口的姑爺,不管是什么身份,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目標,把模式口的文化講活,把模式口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首批20名經過培訓的志愿者在駝鈴古道上,服務八方游客。
據了解,志愿講解團在第四紀冰川遺跡陳列館、過街樓、古道斯存、駝鈴古道、法海寺五個固定講解點講解,市民可在金頂街街道綜合文化中心公眾號上進行講解預約。
講解團成立一年來,志愿者總共服務的游客數量達千余人,講解了三百余場。提升游客沉浸式的體驗感,激發廣大群眾愛國、愛家鄉的情感,把文化故事傳播給五湖四海的游客。
(原標題:駝鈴古道 講述新篇)
記者:吳鏑 攝影報道
流程編輯:u007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