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公安系統推進警力下沉 多地加大派出所力量?
公安部日前印發《加強新時代公安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文件要求,推進“一村(格)一警”2025年底前實現全覆蓋;建立健全110報警服務臺與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等平臺高效對接聯動機制;持續推動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傾,夯實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基層基礎。
公安部新聞發言人賈俊強此前表示,積極穩妥推進市縣公安機關大部門大警種制等改革,完善“情指行”一體化運行等機制,構建起職能科學、事權清晰、指揮順暢、運行高效的組織體系。
記者發現,自2016年“推行大部門制、大警種制”出現在全國公安廳局長會議上以來,全國多地推行大部門大警種制改革,采取精簡機關、部門融合等方式,加強基層一線執法力量,提升警務實戰水平。
多份重要文件提及,警力前置受重視
《三年行動計劃》指出,要進一步優化警力布局,進一步推動市縣公安機關警力向派出所下沉、派出所警力向社區前置,全面落實派出所和社區民警警力配置“兩個40%以上”要求,即派出所警力達到區(縣)公安機關總警力的40%以上,社區民警達到派出所總警力的40%以上;而市轄區公安分局,要推行“兩個50%以上”。此外,要推進“一村(格)一警”2025年底前實現全覆蓋。
記者發現,近年來,中央一號文件也強調加大鄉村地區執法力量。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切實維護農村社會平安穩定,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鄉村建設,創建一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楓橋式人民法庭”。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加強鄉村法治教育和法律服務,深入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推進農村掃黑除惡常態化。開展打擊整治農村賭博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依法嚴厲打擊侵害農村婦女兒童權利的違法犯罪行為。
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是公安部決定命名的先進公安派出所。公開資料顯示,1963年,“楓橋經驗”誕生。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干部群眾創造了“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經驗,被稱為“楓橋經驗”,由此,“楓橋經驗”成為全國典型。1964年2月,第13次全國公安會議提出在全國推廣“楓橋經驗”,一場轟轟烈烈的學習推廣“楓橋經驗”的風潮在全國形成。上世紀80年代,楓橋鎮提出綜合治理社會治安理念,在全國首創綜治辦,實行政府主導和群眾主體相結合,充分依靠群眾維護社會治安。1990年9月,中央政法委向全國推廣“楓橋經驗”。
2019年,全國首批100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命名揭曉儀式在北京舉行。2022年,公安部公布了全國第二批100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名單,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西長安街派出所、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常營派出所、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潞源派出所、北京市公安局<愛尬聊_讓生活聊出新高度>海淀分局香山派出所上榜。
一村(格)一警,多地有了穿警服的村干部
作為世界上刑事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之一,我國目前有地方公安派出所4萬余個,配備民警57萬余人,形成平安中國的脈絡。記者發現,為推動社區警務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全國多地發力推進“一村(格)一警”建設,釋放群防群治力量。
例如,武漢市公安局近年來采取若干措施提升派出所能力。在保障標準化方面,設立專項資金,支持新擴建、維修改造派出所;警力下沉,做實“一責任區一警”、“一村一輔警”、推行領導干部和機關民警對口包聯派出所、年輕干部掛職派出所副所長、新警優先充實派出所等舉措;建立健全機關警種部門支援派出所機制,推動情報、技術、人力等資源向基層傾斜。
2021年,武漢市公安派出所破獲傳統盜搶騙案件同比上升19.1%,全市入戶盜竊警情連續9年下降。近年來,涌現出江岸區分局百步亭派出所、江漢區分局民意街派出所等一批“國字號”優秀派出所,全市44名全國公安系統一、二級英模中,60%以上來自基層派出所。
河南連續7年將“一村(格)一警”建設列入政府工作報告,把警務室建設納入城鄉建設總體規劃;建立“一村(格)一警”省級經費補助長效機制。截至今年2月1日,已建成標準化警務室8053個、警務工作站4.3萬個,配備社區民警1.17萬人、社區輔警(含警務助理)5.06萬人,基本建成派出所、警務室、警務工作站三級警務架構,實現了全省公安機關警務全覆蓋,夯實了基層基礎工作最小單元。
河南公安機關有2300余名派出所所長進鄉鎮(街道)黨政領導班子,1.06萬名社區民警、4.14萬名社區輔警(含警務助理)兼任村(社區)副書記或副主任,覆蓋率達100%;推行“兩調”機制,實行“警法聯調”“警調對接”,與司法部門建立村(格)警務室和村(社區)法律顧問工作聯勤聯動機制,1.3萬余名村(居)法律顧問入所共同開展矛盾調處。與河南省軍區探索建立“一村(格)一警一連”聯動機制,聯合召開推進會議,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治安防控,全面提升基礎管控工作水平。
今年,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創新推行“穿警服的村黨支部副書記”試點工作。該縣從20個鄉鎮篩選出75個村,立足全縣11個派出所管轄片區及警力資源試點先行,通過“雙向選擇、人崗匹配”的選崗模式,采取個人意向、全所海選、支部班子討論的方式進行警力配置。最終,75名黨員民警兼任村黨支部副書記,其中77%是本科及以上學歷,他們以“雙重身份”激活基層治理和平安建設“神經末梢”。
技術升級與制度改革,讓派出所更有實力
《三年行動計劃》指出,要推進數字化賦能派出所實戰,提高派出所警務智能化水平。目前,江蘇、浙江等地已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的實戰化運用上有所突破,利用數字技術賦能基層取得明顯成效。技術的升級為制度改進創造了基礎,與新技術大規模應用相伴隨的,是各地公安機關對制度改革的探索。
2022年,《浙江“公安大腦”建設發展規劃(2022-2023年)》印發?!兑巹潯分赋觯?023年6月,技術、機制、體制“三輪驅動”成熟定型,融合貫通、集成智能的技術體系迭代升級,市縣兩級公安機關大部門大警種制改革持續深化,實現公安工作體制機制、組織架構、方式流程、手段工具全方位系統性重塑、根本性變革,全面構建起基于新技術的智慧公安新機制、現代警務新體系;到2023年年底,浙江公安工作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先行取得明顯成效,“公安大腦”建設形成重大標志性成果,基本實現“整體智治、協同高效”。
據浙江省公安廳2022年8月的數據,“浙警智治”平臺底座數據集已匯集4.5萬億條數據,中間能力集已上線公共組件336個、智能模型524個,每天服務調用405萬次。先進的數字化技術,為浙江公安打擊犯罪、執法辦案提供更智能、更快捷的服務。
江蘇省江陰市公安局于2021年建成“警務科技孵化室”,常態對接科研院校開展產學研究,形成“警企?!倍喾焦步ǜ窬帧鴥?0余家知名科技信息公司簽約進駐,與江陰公安合作組建視頻大數據聯合實驗室、智慧數據聯合實驗室等,催生了30余項技防建設新應用落地。
除了數字化技術廣泛應用于基層執法,多地也通過制度提升派出所警務效率。
為了讓派出所有充裕的警務資源,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公安局將縣域14個派出所分為“三種模式”,城區派出所實行綜合指揮室、案件辦理隊、社區警務隊的“一室兩隊”模式,交通管理實行交警專業化管理;中心鎮派出所增設交警中隊,實行“一室三隊”模式;農村派出所實行綜合指揮室、若干個警務網格區域的“一室多警務區”模式,以路格制模式落地所有基礎業務。
云南省華寧縣公安局采用“1+3+N”大部門機構改革模式,即在保留機構、職數不減、職級不降的基礎上,將全局科所隊室中職能相近、業務范圍趨同、具有內在關聯性的部門進行整合,內設部門由原來的25個融合精簡到16個,以此解決以往部門之間分工過細、職能交叉、警力分散等問題。
湖南省保靖縣公安局整合辦公室、政工室、警務督察大隊等職能,組建大綜合監督辦公室。希望通過機構的整合重組提升指揮力,打破部門壁壘。對涉及多部門的工作,由大綜合監督辦牽頭,再明確具體部門落實,做到責任主體明確化、崗位責任具體化,變多頭指揮為層級響應,極大提升了指揮力。
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