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主題主線報道如何“圈粉”年輕人?俯下身子做朋友是關鍵?
少年強,則國強。那么如何更好地激活青少年的積極力量?主流媒體又該怎樣發聲引領一眾“Z世代”?一起來聽聽專家、學者,以及互聯網業界代表的聲音。
4月21日,2023年中國網絡媒體論壇的平行分論壇之一“青春律動·Z世代網絡空間新表達”在南京拉開帷幕。
△4月21日,2023年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平行分論壇之一“青春律動·Z世代網絡空間新表達”在南京舉行
本次論壇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共青團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國青年網主辦,嗶哩嗶哩承辦。論壇旨在走近青年,貼近時代,創新做好新時代青年思想引領工作,凝聚青春力量,積極推動“Z世代”積極健康成長。
專家學者熱議主旋律內容的青年化表達
在論壇上,有關部委、高校、媒體負責人及互聯網業界代表先后做了主題演講,探尋主旋律內容的青年化表達與創新。
△中國青年報社黨委書記、總編輯,中國青年網董事長、總編輯張坤在現場做分享
南京大學的專家、學者在分享中提到,作為網絡空間“原住民”的“Z<愛尬聊_尬聊百科>世代”,青年群體的圈層化特征尤為明顯。把握網絡空間的圈層傳播,需要尊重青年群體圈層文化的發展規律,運用好數字媒介來激活青年的積極力量,并基于價值共創的視角引導青年群體,這樣,主流聲音才能更好地引領當代青年。
△中國文聯網絡文藝傳播中心副主任冉茂金在現場做分享
中國文聯網絡文藝傳播中心相關負責人指出,投身、創作、傳播網絡文藝,已經成為Z世代青年感知世間煙火、敢擔世代責任、趕赴世界聚變的時代新賽道。要充分運用網絡文藝的方式,激發Z世代青年綻放絢麗的青春之花。
“俯下身子做朋友”是關鍵
在論壇圓桌對話環節,知名微信公眾號“俠客島”的負責人張遠晴、新聞短視頻“青蜂俠”的負責人王海、新華網“寶藏青年工作室”負責人梁甜甜和B站知名UP主代表“有機社會”唐思雨,坐到一起圍繞“重大主題主線報道的青年化表達”展開了討論。
△論壇上,第一場圓桌對話主題為“重大主題主線報道的青年化表達”
“首先,我覺得Z世代是很多面的。他們一方面在喊著拒絕加班,同時也追好看的主旋律;在需要為中國發聲時,他們也不落后。”在“俠客島”的負責人張遠晴看來,引領他們,主流媒體需要做很多工作。
張遠晴說,從《覺醒年代》《山海情》等主旋律大劇的走紅可以看出,Z世代并不排斥正能量,而怎么來講好故事,吸引他們需要講究技巧。“主流媒體必要學會好好和年輕人溝通、交流,俯下身去和他們真正地做朋友,相互信任,有情感聯系,傳播才有效果。”
新聞短視頻“青蜂俠”的負責人王海提到,要想重大主題主線報道吸引年輕人,首先應該是把他們放進報道中去看,“和青年有什么利害關系、責任關系。”王海說,其次,我們要知道青年都是誰?什么樣?在哪里?“都市青年、小鎮青年、農村青年……根據他們各自的特點分類研究,他們有共同點,有共同的焦慮和關注點,弄清楚后再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輕量化、強互動、抓細節,這是新華網“寶藏青年工作室”負責人梁甜甜在對話中提到的三個關鍵。“當下年輕人確實對長篇大論接受度不高,有時候真是一圖勝千金,只要是讓讀者看了還想看的就是好傳播。”
梁甜甜解釋,在互聯網的情境下,如評論等互動是最能連接受眾的渠道和橋梁。“抓細節就是抓關鍵的小事。”她特別提到,在同題報道時挖掘細小的、能讓人共情的點將其放大至關重要。
UP主“有機社會”唐思雨則坦言,作為自媒體,優勢就是和觀眾更近、更加草根,創作也更自由、靈活。“所以,我個人建議,在重大主題主線報道上,主流媒體需要加強和自媒體合作。在某些方面形成固定搭配模式,形成更好的報道空間。”
△《中國大學生網絡空間新表達》調研報告在論壇上正式發布
此外,在本次論壇上中國青年報、中青校媒還現場發布了《中國大學生網絡空間新表達》調研報告。《報告》顯示,互聯網生存已成為當下大學生的生活常態,有九成受訪者都在網上發布過自己的圖、文、視頻動態或評論回復。他們樂于表達、樂于分享,并且具有互聯網“主人翁”精神:有在網絡中科學、文明、理性表達的自我要求,并能主動維護網絡環境。
上游新聞記者 裘晉奕 南京報道 主辦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