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90后年輕干部陸續登臺 有哪些看點??
中國新聞網消息,近年來,越來越多“85后”“90后”年輕干部出現在地方黨政部門的重要崗位,關于年輕干部任用與培養的話題也引起諸多討論。
又有兩位85后履新廳級
前不久,天津市發布27名市管干部任前公示。其中,出生于1985年9月的連欣和出生于1986年7月的楊占雷擬提名為市轄區的副區長人選。
圖為連欣。來源:天津市委黨校官網
據微信公眾號“東麗人大”消息,4月26日,天津市東麗區十八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十二次會議,任命連欣為東麗區副區長。據微信公眾號“北辰人大”消息,4月27日,天津市北辰區十八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十三次會議,任命楊占雷為北辰區副區長。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祁凡驊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表示,我國干部管理是老、中、青結合的梯隊建設,當前“70后”省委常委、“80后”廳級干部與“90后”處級干部已不鮮見。
此前,有多位“90后”處級干部引起媒體關注。例如,現任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委副書記、縣長莫彩華出生于1990年,據媒體報道,莫彩華是全國首位“90后”縣長。
公開資料顯示,連欣和楊占雷均為全日制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莫彩華于2009年9月進入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學習,畢業后繼續在該校攻讀碩士、博士研究生。
年輕干部晉升渠道是否不同?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白智立告訴中新網,我國干部和各級領導干部,其主體是公務員。公務員管理,或者說我國的干部管理、領導干部的任用管理,一般而言強調逐級晉升。
“除了工作實績特別優秀可以破格晉升之外,一般強調職務經歷、經驗和年功,這些都是現代公務員制中的功績制標準的基本要求,也就是基于一定資格,如學歷、資歷等加以任用管理。”他說。
圖為楊占雷。圖片來源:薊縣出頭嶺鎮人民政府微信公眾號“秀美出頭嶺”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季乃禮認為,各地近年來推出的引進生政策,是加強年輕干部源頭建設的重要舉措之一。
今年3月21日,福建省委組織部發布任前公示,出生于1984年11月的團省委副書記李騰,擬任省級群團機關正廳長級職務。4月,福建共青團“組織機構”一欄最新信息顯示,李騰已任共青團福建省委書記。
公開報道顯示,李騰畢業于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機械工程專業,工學博士學位。2012年8月,他作為引進生到福建工作。
《瞭望》新聞周刊2018年報道,2012年以來,福建省探索從清華、北大、人大等名校引進優秀博士、碩士畢業生,直接掛職副縣長、副鎮長等重要崗位干部,并配套多項措施重點培養,旨在戰略性培養儲備年輕干部。
短期掛職鍛煉、選調生也是年輕干部獲得任用的重要渠道。
據《天津日報》今年4月報道,今年伊始,天津市委組織部正式啟動實施“瞪羚淬煉”,先后推進從市級機關、市管企事業單位選派一批35歲左右的年輕干部到鄉鎮街道擔任黨政正職,從駐津高校、市屬高校和重點園區擇優選派50名干部人才進行雙向掛職等工作,不斷推動體制機制創新,拓展培養鍛造高素質干部<愛尬聊_創建詞條>隊伍的有效途徑,持續充盈各級年輕干部“蓄水池”。
治理能力將有何創新?
在祁凡驊看來,伴隨數字經濟時代到來,成長于互聯網時代的新生代干部正逢其時,有望通過他們積極引進先進的社會治理理念、人才管理模式,創新運用治理工具和技術手段,為本地區、本部門帶來新的發展思路和動力。
資料圖:2023年3月3日,湖南永州市東安縣啟動“千帆計劃”,以選拔和培養“90后”優秀年輕干部。嚴潔 攝
2014年7月,天津市武清區和清華大學達成戰略合作,人才合作是雙方合作的主要內容之一。2021年,時任武清區南蔡村鎮黨委書記的連欣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之前,我在清華大學擔任教師,主要負責科研工作,到武清掛職,發現這里非常適合年輕人發展,我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事業發展平臺。”
“運用掌握的最新公共管理知識和方法,給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帶來范式上的轉換,積極推進中國現代化進程,將是這一代年輕干部的使命和任務。”白智立說。
季乃禮則認為,年輕干部應多到基層磨練,增進與人民群眾的感情,積極參與黨校、干部學院理論提升活動,加強黨性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