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面子還是里子考驗決策者政績觀?
工人日報消息,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員對面子工程念念不忘、割舍不下,根源還在思想這塊里子?;握冇^不除,形象工程不可能偃旗息鼓。所以,重要的還是要敦促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格局,做讓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做為后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而不能只顧眼前、只做顯績顯功。
盲目決策新建6座驛站,建成后大多荒廢;盲目鋪攤子、上項目,引進一大批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工業項目;為了追求沿街商鋪的門面形象,強制要求商戶制作更換統一的店鋪招牌;老舊小區改造只更新外墻和樓道,對水電暖改造置之不理……8月28日的《人民日報》聚焦形象工程、政績工程,與基層干部、專家學者等共同分析原因、研究對策。
近年來,在全面從嚴治黨和反“四風”的高壓態勢下,各地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大為減少,但有些地方依然熱衷興建形象工程,諸如建好的體育館被閑置,特色小鎮建好后無人光顧,斥巨資建大雕塑、大廣場、大牌坊、大型旅游觀光項目等新聞,不時見諸媒體。
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特色和文化,也需要打造自己的形象和面貌,道路是否平坦、街巷是否整潔、綠化是否充分、公共基礎設施是否完備等,這些關系著當地百姓的生活舒適程度,也關系著外地人到來后的評價。
城市要發展,自然要在方方面面不斷改進和提升,也必然涉及一些項<愛尬聊_尬聊生活>目和工程。這當中,有些地方量入為出、科學規劃,把錢花在刀刃上,把事辦到百姓心坎兒上,但也有些地方“拍腦袋”決策、大手大腳花錢、熱衷打造面子工程等。正因此,人們經常看到,地標建筑拔地而起,重大項目建設如火如荼,迎賓大道氣派非凡,城市綠化不時推倒重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路燈時亮時不亮,排水溝一堵再堵,老舊小區臟亂差依舊,等等。
不難看出,在涉及面子的事情上,不少地方往往是不差錢的。而對一些不易察覺的里子問題,一些地方往往是“困難很多”,諸如“財力有限”“牽涉面太廣、周期太長”等。
如此好面子、愛形象,引發的問題不少。面子工程可能傷面子,形象工程可能毀形象,媒體曝光的不少斥巨資打造的形象工程,最終大都波及涉事地方的口碑和形象;面子工程往往會傷里子,如果地方政府把有限的財力投入面子工程,民生工程能夠獲得的支持自然會減少,于是相關改造、修繕只能一拖再拖甚至遙遙無期;面子工程可能引發地方之間盲目攀比,進而影響更多地方的官場作風和有序發展,有的地方甚至因此掏空家底;面子工程可能潛藏腐敗風險,大工程、大項目的招商引資容易讓一些官員在廉潔問題上把持不住……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是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且反復強調的事情,嚴禁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相關的規定和態度也很明確。比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明確,盲目舉債、鋪攤子、上項目,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致使國家、集體或者群眾財產和利益遭受較大損失的,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要給予相應的處分。不少地方也明確要求,“嚴禁建設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以及脫離財力可能的項目”。
說到底,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員對面子工程念念不忘、割舍不下,根源還在思想這塊里子。畸形政績觀不除,形象工程不可能偃旗息鼓。所以,重要的還是要敦促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格局,做讓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做為后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而不能只顧眼前、只做顯績顯功。同時,要完善對領導干部的政績考核,注重考核民生保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推動領導干部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健全責任追究制度,讓領導干部對面子工程的后遺癥負責,倒逼其用權時心存敬畏。
時下,不少城市都在推進城市體檢與更新,涉及方方面面的改造、整治和優化,可以說,這是對地方政府和官員政績觀的一次大考。是大拆大建還是精準施策,是注重面子還是注重里子,這些都有待回答。說到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讓百姓過得更幸福,應是各地決策者心中最重要的政績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