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色艺_www.一区_国内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妲己_免费的性爱视频

“開門紅”之后,電影業依然難“翻篇”[電影]?

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鋅刻度(ID:znkedu),作者:黎炫岐,授權轉載發布。

經歷了三年困頓,一度陷入潰敗的中國電影行業,似乎終于等來了“春天”。

據國家電影局數據,截至1月28日0時,2023年春節檔以67.58億票房收官,超越2022年成績成為“史上第二”春節檔。其中,《滿江紅》以26.06億元票房成績領跑,《流浪地球2》以21.64億元票房位列次席,《熊出沒·伴我“熊芯”》《無名》《深海》《交換人生》排在票房榜第三至六位。

而在微博、小紅書、豆瓣等社交媒體平臺,春節檔電影的討論熱度也有增無減,相關話題更是頻頻登上熱搜。

于是,被困于“寒冬”已久的電影業,從末端的影院到背后的影視公司,短暫松了口氣。但“開門紅”僅僅是一個回血時刻,要想擺脫“寒氣”,徹底翻篇,或許還需更多耐心。

春節檔“神仙打架”,影院起死回生

“今年春節看的電影比過去一年里我看的還多。”24歲的桃子在春節正式開始前就對今年的春節檔期待已久,“一直有在關注《滿江紅》和《流浪地球2》的演員陣容和檔期安排,也看了不少預告。”

桃子是電影愛好者,但在過去三年里,她走進電影院的次數屈指可數,“一方面是沒有值得一看的電影,一方面是出行常常受限。”所以,春節七天假結束,桃子一共看了五部電影,“熱門電影中,除了《交換人生》沒去看別的都看了。其實影片內容質量暫且不論,走進電影院本身已經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也是想支持一下電影業。”

觀眾“桃子們”重回電影院,是電影業回暖的最直觀的信號。而正如“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為行業末端的電影院,則是最先感知到回暖的一環。

“前兩年影院確實裁了不少員工,也有不少同事自己辭職,覺得影院沒盼頭了。但是今年從《阿凡達2》開始,我們就覺得快有轉機了,影院又抓緊時間招了一些員工,開始為春節檔做準備。” 劉成鳴(化名)是一所縣城小影院的院線經理,他告訴鋅刻度,“雖然預估到今年會有不少人返鄉,所以三四線城市尤其是縣城的影院上座率應該也不錯,但沒想到很多場次都能滿座。”

要知道,縣城影院的電影票也并不便宜,不少縣城的電影票價已高達六七十元。即便如此,燈塔研究院數據顯示,2023年春節檔一線城市票房占比為11.2%,基本與2018年春節檔持平,三四線城市票房占比持續升高,首次超過五成。

過去三年,影院一直在等待這一刻。據公開數據,從2020年到2022年,分別只有204億、472億、300億,12123家影院所產出的票房,回到2014年只有4918家影院的水平。此外,2022年上半年,全國影院上座率僅為6.5%。

于是這三年間,大部分影院以及院線公司,只有一個目標,“活下去”。據企查查數據顯示,2019年至今,國內影院相關企業共注銷吊銷3500余家,其中今年上半年便有426家。

最困難的時候,為吸引顧客,多數影城都曾推出了優惠票價。例如在2020年,首都電影院放映的《捉妖記》《夏洛特煩惱》《哪吒之魔童降世》《大魚海棠》票價均為5元;北京大料國際影城則宣布,由于現階段基本為復映影片,為回饋觀眾支持,所有上映影片票價均為4.9至15.9元。

為了生存下去,影城們開始嘗試各種自救措施,成都萊納星影城甚至曾推出“午休服務”,而萬達影城則開始嘗試劇本殺業務。

而2023年這場“開門紅”,顯然讓徘徊在生死線的影院有了起死回生之力。

“縣城影院影廳一般不多,我們就6個廳,但是之前2020年最艱辛的時候發不出工資,整個影院只剩下5個員工。冷清太久的電影院今年終于真正熱鬧了起來,之前上座率想上兩位數都很難,今年大部分廳的上座率都在80%以上。所以這次春節檔的成績對于很多影院人來說都很重要。”劉成鳴表示,尤其是有段時間影放映場所原則上不售賣零食和飲料也影響了影院收入,現在也恢復了不少,“而且相較而言,縣城影院《熊出沒》非常受歡迎,因為小孩很多,而這也會增加零食飲料的銷售。”

缺錢的影視公司,“抱團”回血

松了口氣的不僅是末端的影院,還有電影背后的影視公司。

據公開資料顯示,今年春節檔電影有超過80家公司(未去重)參與出品發行環節,這其中不乏上市電影公司不只參與一部春節檔影片。作為出品方或聯合出品方,中國電影參與了5部新片,除了是《流浪地球2》的第一出品方,還在《滿江紅》《熊出沒·伴我“熊芯”》《無名》出品方之列。而光線傳媒、貓眼娛樂和阿里影業也分別參與了4部新片。

據中國新聞網,根據目前國內的票房“分賬”模式,電影票房收入要繳納3.3%的稅費和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除去這部分金額后,電影票房的91.7%為可用于分賬的票房凈收入,由此計算可知,今年“春節檔”票房中有約61.97億元可參與影院、院線公司、制片方和發行方的分賬。所以在這61.97億中,影院和院線公司可拿走約57%,約35.32億元,余下部分則會被參與電影制作和發行的公司分走。制片方和發行方則會按照具體合作情況來進行分賬,這意味著雙方各自取得分賬的比例不同,而這取決于合同約定。

而在播客《無聊齋》的節目“一部電影從拍完到上映中間還有多少步”中,在影視行業工作了十年的嘉賓卡卡曾提到,“全國正常一天能排50多萬場,周五六日的上座率會稍高一點,按15%-20%上座率,票價平均30來算,兩三天就能收回成本。”

具體到目前的票房前三來看,領跑的《滿江紅》由歡喜傳媒、光線傳媒、中國電影、開心麻花等11家公司主出品,抖音文化、金逸傳媒、上海貓眼影業等10家公司聯合出品。其中,作為第一出品方的歡喜傳媒在1月26日盤中最高漲幅達25%,而#歡喜傳媒商業版圖#、#歡喜傳媒曾與張藝謀簽下6年長約#等話題也頻頻登上熱搜。

圖片來源:歡喜傳媒財報

《流浪地球2》則由中國電影、郭帆(北京)影業、登峰國際主要出品,聯合發行方有天津貓眼、上海淘票票等公司,聯合出品方則包括阿里影業、融創未來文化娛樂、萬達影視、上海華策電影、抖音文化、華誼兄弟等。

至于《熊出沒·伴我“熊芯”》,和往年“熊出沒”系列相比,2023年《熊出沒·伴我“熊芯”》的出品公司數量也明顯增加,出品方及聯合出品包括華強方特、橫店影視、中國電影、萬達電影、華策影視等19家。

之所以有這么多家影視公司“抱團”,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過去三年,影視公司一度陷入虧損困境,面對后疫情時代的一個春節檔,不得不共擔風險。據Wind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28家影視上市公司中有17家虧損,包括萬達電影、金逸影視、華誼兄弟、上海電影、橫店影視、唐德影視等。

另據公開信息,2022年上半年,歡喜傳媒凈虧損9720.6萬港元,2022年第三季度,中國電影凈虧損1959.12萬元,博納影業凈虧損1.51億元,光線傳媒凈虧損9875.87億元。

所以,元氣大傷后,即便憑借春節檔抱團“吸金”,這些影視公司也仍在“回血”階段。

想“翻篇”,別太依賴檔期效應

大概是為了續上春節檔的熱度,由翁之光執導,梁朝偉、郭富城主演的《風再起時》提檔至2月5日元宵節上映。

此外,一批新片也已定檔。目前,愛情片《不能流淚的悲傷》定檔2月14日情人節;從春節檔撤檔的《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重新定檔2月17日;《長空之王》《人生路不熟》《檢察風云》也已經官宣定檔五一檔。

事實上,近年來,片方寧愿在檔期上賭一把,也不愿意冒險進入平淡的檔期,這種“檔期依賴癥”已經愈發明顯,春節檔、暑期檔和國慶檔,已經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無可替代的三大檔期。但這對于整個行業而言,并不算健康。

一方面,檔期內頭部效應明顯,競爭激烈,不少影片需要等到假期結束才能慢慢取得票房回報,影片扎堆也給院線排片提高了難度且常常引發爭議,今年春節檔也不例外;另一方面,檔期外電影票房容易出現斷崖式下跌。

據“8號風曝”,這三年來,除重要檔期之外,其他時間都沒有具備號召力的新片上映,讓不少影院陷入了開門營業卻沒有觀眾的窘境。2022年春節檔后,直到6月底才開始有《人生大事》和《侏羅紀公園3》上映,一定程度喚醒市場,4、5月則有許多影院經營者選擇主動閉店歇業。

尤其是在這三年間,消費者的習慣也正發生改變。出門受限,國內院線上映影片數量減少,觀眾可選擇的好片子并不多,票價還越來越貴,這些都讓不少普通觀眾失去了去影院的動力,電影則成為日常生活中的“非必要”。而要想把他們拉回影院,讓電影重回大眾的日常生活,并不容易。

所以,今年電影業的“開門紅”當然為整個行業注入了強心劑,但能否保持熱度,真正讓三年悲劇“翻篇”,還有待觀察。

編輯 舉報 2024-01-24 14:30

0個評論

暫無評論...
驗證碼 換一張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