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過緊日子”不是權宜之計 而應該成為常態?
澎湃新聞消息,3月6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貴州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會議。有記者提問,在過緊日子和推動發展、保障民生方面,貴州有什么重點舉措?
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李炳軍表示,去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黨政機關要習慣過緊日子。我理解,‘過緊日子’不是權宜之計,而應該成為常態。貴州是西部欠發達地區,財政支出更多依靠中央轉移支付,這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對貴州的關懷厚愛,我們更要把這些資金管好、用好,決不能大手大腳、鋪張浪費花錢。
政府怎么過緊日子,貴州主要從三個方面下功夫。
李炳軍介紹,一是嚴格政府投資項目管理。2021年,我們就制定了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并陸續出臺相關實施細則和配套政策,要求沒有落實資金來源的項目一律不得開工,嚴禁盲目上馬政府投資項目、嚴禁違規超概算、嚴禁違規修建樓堂館所等,以最嚴格紀律規范政府投資行為,堅決杜絕無效低效投資。現在,投資必問效、無效必問責已經成為全省的共識。
二是堅決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省級機關事業單位按照15%的比例統一壓減公用經費,今年壓減省級部門預算資金100億元左右。另外,我們持續壓縮各類節慶、論壇、展會活動,能不辦的就不辦,需要辦的也要節儉辦,或盡可能交給社會力量辦。
三是堅決嚴肅財經紀律。切實加大財會監督力度,實施財經紀律專項整治行動,將機關事業單位落實過緊日子要求的情況,作為紀檢監察、巡視巡察、審計監督的重要內容,推動黨政機關過緊日子在貴州形成常態。
編輯:陳艷琦責編:張松濤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