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緝澤連斯基 俄羅斯有何用意??
中國新聞周刊消息,據俄新社報道,當地時間5月4日,俄羅斯內務部數據顯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已被俄內務部列入通緝名單。當天晚些時候,據《基輔獨立報》報道,烏克蘭外交部對此回應稱,俄羅斯將澤連斯基列入俄羅斯內務部通緝名單毫無價值。
從法理上來說,俄羅斯的法律無法越界管轄烏克蘭事務。在這個意義上,這項通緝確實沒有實際效用。但從國際政治角度來說,莫斯科的這項舉措,其意并不在法律技術層面,而是有更廣泛的政治意涵。
倒逼烏克蘭換帥?
與澤連斯基一起上名單的還有烏克蘭前總統波羅申科,以及烏克蘭陸軍司令帕夫柳克以及烏克蘭國防部前代部長、現烏克蘭國防大學校長科瓦利等。
波羅申科于2014年至2019年期間擔任烏克蘭總統,在其任職期間,烏克蘭內外政策發生親西方轉向,其標志為2014年5月的烏克蘭獨立廣場運動,此后與俄羅斯關系惡化。
目前,根據俄媒報道,通緝依據的俄羅斯《刑法典》,但依據的具體條款尚未透露。當天,俄羅斯國家杜馬家庭、婦女和兒童事務委員會主席尼娜奧斯塔尼娜就此評論稱,很明顯,澤連斯基、波羅申科被指控,是因為他們在頓巴斯地區、新俄羅斯地區、俄羅斯其他領土,以及現在的烏克蘭犯有反人類罪。她還在其社交媒體中發文指出,烏克蘭獨立廣場政變之后,基輔政權的整個政治領導層都是非法的。
非法是理解此番通緝的關鍵詞。這與烏克蘭國內當前可能面臨換帥形勢有關。烏克蘭總統選舉原計劃在3月31日舉行,但因戰時狀態未能如期進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認為,現在還不是舉行選舉的合適時機。澤連斯基于2019年5月20日宣誓就任總統,其任期將于今年5月20日結束。
隨著俄烏戰事的曠日持久,烏克蘭內部在戰與和如何戰等問題上出現了分野,澤連斯基的支持率不復當初,能否重新當選對澤連斯基而言確實是個問題。如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所說,選或不選的爭議令澤連斯基非常緊張。
莫斯科方面對此非常關心。從俄羅斯外長到總統新聞發言人、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再到媒體,近期一直緊盯著烏克蘭的選舉問題不放。日前,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表示,隨著澤連斯基原定任期的結束,俄方可能不再承認他為烏克蘭領導人。他3月末在接受《消息報》采訪時表示,至于5月20日的最后期限以及5月21日會發生什么,讓我們拭目以待。也許,我們不需要承認任何事情澤連斯基的合法性討論可能在5月20日任期屆滿后變得毫無意義。
盡管俄羅斯多次放言不懼怕戰爭持續進行下去,但盡快結束沖突,防止再次陷入阿富汗戰爭的歷史泥淖仍是莫斯科當前的戰略最優解。而在此時,烏克蘭內部換帥,無疑將為改變當前戰場上的拉鋸狀態甚至結束沖突提供契機。換言之,即便不能把主戰的澤連斯基換掉,利用選舉激化烏克蘭內部各派之間的矛盾,分散烏方在戰場上的精力,對俄羅斯也是有利的。由此來看,炒熱澤連斯基任期結束的背后,隱藏著莫斯科的一系列戰略戰術考量。
一個不能輸,一個輸不得
烏克蘭的選舉也牽動著華盛頓的神經。此前,美媒就曾分析說,烏克蘭選舉與否牽涉到前線戰況,也關系到美國對烏援助。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此前披露,一些共和黨人已開始將矛頭指向烏克蘭總統選舉議題,試圖以澤連斯基總統任期將于5月結束為由,扣住對烏軍援。但這是一個很纏繞的問題,不舉行選舉就得不到美國的援助,但反過來,沒有美國的援助,澤連斯基在連任方面將遭遇巨大挑戰。
進入4月下旬后,局勢逐漸明朗化。4月24日,拜登簽署了一項價值950億美元的國家安全一攬子計劃,其中610億美元指定用于烏克蘭,并通過立法為美國迅速恢復向基輔運送武器掃清了道路。拜登4月24日在白宮說:我將確保立即開始運輸我們將開始向烏克蘭運送防空彈藥、火箭炮系統和裝甲車輛等設備。
就在4月24日當天,美國官方透露,烏克蘭首次開始使用美國秘密提供的陸軍戰術導彈系統的遠程導彈系統,上周轟炸了克里米亞的俄羅斯軍用機場,并連夜轟炸了另一個被占領地區的俄羅斯軍隊。長期以來,烏克蘭方面一直謀求從美國獲得這種新型導彈。與去年10月從美國收到的中程版本武器相比,這種新型導彈使烏克蘭的打擊距離幾乎增加了一倍,達到 300公里。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杰克沙利文表示,額外的 ATACMS已包含在拜登總統24日簽署的新軍事援助計劃中,我們已經發送了一些,既然我們有了額外的權力和資金,我們將發送更多。
美國的這次輸血,在一定意義上對沖了莫斯科通過炒選舉給澤連斯基造成的壓力,讓澤連斯基能穩住心神,度過眼前難關。目前,俄烏作為沖突的雙方,一個不能輸,一個輸不得,進入了一種膠著和拉鋸狀態。澤連斯基5月3日在一次會議上說與俄羅斯的戰爭進入了新的階段,或與此有關。
在短時間內,尚難看到沖突的結束。對于美國而言,這場發生在歐洲的地緣政治危機重新激活了北約,通過跨大西洋伙伴關系的強化進一步穩固了美國對歐洲的控制,而在亞太方向上也通過北約化將日、韓、澳等國家在廣度和深度上進一步囊括進自己打造的安全架構內,甚至在傳統上主要受俄羅斯地緣政治影響的中亞地區也開始出現了安全結構的去中心化重構。
因此,在俄羅斯看來,現在應該抓住機會利用烏克蘭內憂外困迫使烏克蘭失誤,從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直言澤連斯基面臨選舉的壓力和焦慮,到普京在回應俄羅斯是否愿意應法國總統馬克龍的要求在烏克蘭停火時說我們支持和平談判,但不能只是因為敵人的子彈快用完了,都清晰傳遞出了對烏克蘭當前正處于內憂外困的一種判斷。在普京看來,現在和談只會讓烏克蘭獲得喘息機會,重新武裝起來。
俄羅斯并非首次通緝其他國家的領導人和高官。今年2月13日,據塔斯社援引俄羅斯內務部數據庫信息報道,因涉嫌拆除和損壞蘇聯士兵紀念碑,愛沙尼亞總理卡婭卡拉斯和國務秘書泰馬爾彼得科普被俄方通緝。俄內務部當天還發布聲明說,因同等理由,立陶宛文化部長西蒙納斯凱里斯也被列入通緝名單。而自2022年2月特別軍事行動開始以來,俄羅斯已對多名烏克蘭政治人物發出逮捕令。
在實力仍是國際政治主要硬通貨的今天,法律上的通緝往往有著法律之外的邏輯。現在通緝澤連斯基,還能生成一種新的戰爭責任敘事,把責任聚焦于澤連斯基,借此把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矛盾,替換為俄羅斯與澤連斯基的矛盾。這樣可分化烏克蘭內部,為俄羅斯與其他烏克蘭人開展對話開拓出空間。
烏克蘭外交部則嘲諷稱,俄羅斯的通緝之舉證明了俄羅斯國家機器和宣傳的絕望,不知道還能拿出什么其他新聞理由來吸引關注。
編輯:吳思責編:周尚斗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