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已成立這一中心 搶占涉藏國際話語權?
政知見微信公號 消息,西藏已成立“國際傳播中心”。
據《西藏日報》9月5日消息,近日,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正對西藏國際傳播中心成立作出批示。
資料圖
王君正在批示中提到,要積極構建更有效力的涉藏國際傳播體系。構建涉藏對外話語體系和敘事體系,讓國際受眾聽得懂、記得住。
他提到,要“讓世界更多地了解西藏,讓西藏更好地走向世界”。
另據報道,9月2日,“構建更有效力的涉藏國際傳播體系”圓桌會議暨西藏國際傳播中心成立揭牌儀式在拉薩舉辦。
中央多次部署加強國際傳播。
202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專門就“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進行第三十次集體學習。
當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下大氣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進一步對構建更有效力的國際傳播體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推進國際傳播格局重構,深化主流媒體國際傳播機制改革創新,加快構建多渠道、立體式對外傳播格局。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
上述要求,飽含深意。
在國際政治和權力格局中,傳播格局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世界傳播格局中,我國的話語體系以及傳播能力還比較薄弱。
今年5月,“浙江宣傳”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從陣地上來看,國際信息傳播的主要媒體和平臺基本掌握在美西方手中。
在別人的“地盤”上,傳播會受到各種各樣的限制,這從客觀上導致我們的話語權有時很難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中國發展的“暖意”有時傳遞不出去;潑到我們身上的“臟水”,我們有時難以有效駁斥。
正如復旦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張濤甫所言,“在強大的西方話語體系中,中國更多只能被動應對,常常處于被妖魔化、污名化的被動境地。”
加強國際傳播,是扭轉“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這一被動局面的需要,也是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的需要。
政知君注意到,在西藏之前,已經有多個省份成立了國際傳播中心。2022年,四川、甘肅、海南等省份率先成立了國際傳播中心,今年4月26日,山西國際傳播中心掛牌成立;4月28日,江西國際傳播中心成立;5月31日,浙江國際傳播中心掛牌成立。
對于西藏來說,成立國際傳播中心,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
2022年,《光明日報》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長期以來,某些西方國家在向中國施加輿論壓力時經常炒作涉藏議題。
2023年5月,央視報道也提到,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國家炒作所謂“西藏人權”議題。有外籍人士表示,“外界對西藏認知的刻板印象依然存在,西方媒體試圖主導西藏敘事,不愿改變甚至故意塑造有關西藏的負面形象是重要原因。”
成立西藏國際傳播中心,是適應新時期涉藏國際輿論斗爭形勢、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搶占涉藏國際話語權的內在要求。
原標題:西藏已成立這一中心,搶占涉藏國際話語權
編輯:周自力責編:吳忠蘭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