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焦投影機有什么優勢??

z1.jpg (83.04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2022-8-2 13:46 上傳

z2.jpg (96.31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2022-8-2 13:46 上傳

z3.jpg (165.92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2022-8-2 13:46 上傳
莫松朝 42分鐘前 短焦投影機具有很短的透射比,即投影機到屏幕之間的距離與屏幕尺寸之比。投影領域的一大進步,投影儀從離屏幕表面幾英寸開外之處即可將畫面投射到大屏幕(70 英寸或以上)上。在投影機前走動而擋住屏幕上畫面的情況將不復存在。借助超短焦投影儀,可在任何房間,教室和會議室內觀看明亮且色彩豐富的大屏幕影像。短焦投影機最擅長的就是在短距離內(一般在1—1.5米左右)可以投射出80——120寸左右的畫面,而由于投影距離縮短,投影機在安裝時,也不必向以往那樣吊裝在教師的頭頂,這樣一來,既可以避免投影機光線對演講者眼睛的直射,同時也避免了演講者的影子被透射在屏幕上遮擋畫面。此外,當短焦互動投影與電子版結合使用后,教師可以輕松在投影畫面上書寫、標注、并同時操控計算機,實現與計算機的互動,從而讓課堂教學可以更為生動、形象,便于學生的記憶和學習。優點明顯,但根據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的辯證法則,短焦投影的缺點同樣不可避免,短焦投影目前所采用的技術主要有兩大類,一個是通過采用廣角式魚眼鏡頭,直接投射方式,另一種是反射式。魚眼鏡頭最早被用在廣角式照相機上,這種鏡頭鏡頭前部凸出,與魚的眼睛頗為相似,因此得名。魚眼鏡頭屬于一種特殊的超廣角鏡頭,用在投影機上雖然投影距離縮短,畫面變大,但它的一個缺點是容易產生線性畸變。反射式是采用反射式的光學技術,即投影機鏡頭將影像投射在反射鏡上,再由反射鏡投射到投影屏幕上。這種投射方式原理看似簡單,可實際上對工藝技術的要求反而更高,由于投影圖像經過反射才達到屏幕,圖像很容易因為反射鏡的一點微小的誤差而在投影幕上造成圖像的變形和亮度不均,因此制造此類短焦投影機對光學組件的設計和加工工藝要求是相當高的。
知之吱吱丶 30分鐘前 普通投影機都有一個投射比,通常在1.5-1.9之間。投射比,就是投影距離與投射出的畫面底邊長度的比值,當然,普通投影機也 有投射比,一般都不特意標注。一般來說,投射比小于1的,我們就定義為短焦投影機。投射比的標識,一般都直接標注為小數,例如0.61、0.47等。投射比的數值,可以簡單理解為,數值越小越好,即短焦的效果越明顯。當投射比達到0.6以下,我們通常稱之為超短焦鏡頭。理論上,非短焦的普通投影機,投射100英寸畫面,距離在3米以上;短焦機型,投射距離在2米以內。 和傳統的非超短焦投影機相比,顯而易見的優 勢就是節省了大量的空間,無論是應用在教室還是會議室,以及我們的客廳,超短焦投影機都可以擺放在距離幕布或者墻壁非常近的距離。由于投影機在畫面尺寸上比電視更具備優勢,許多玩家更傾向于購買一臺投影機用來玩游戲,如Wii游戲。常規投影機由于距離的關系,當玩家出現在屏幕前面時,總得小心翼翼得躲避光線,盡量避免遮擋游戲畫面,從而減少玩游戲的樂趣。短焦投影機的出現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游戲完全可以站在投影距離之外進行操作,不再遮擋光線,不再受到活動空間的限制,游戲互動性大為增加。從某個方面來說,短焦投影機無疑是Wii游戲的最佳選擇。
笑紅塵 30分鐘前 對于短焦投影機,“短焦”的概念經常被人們注意,但是其實現難度還是相當大的。嚴格來講短焦投影機的設計難度不僅來自于如何在保障畫面品質的前提下實現更短的焦距,同時還要求在保障畫面效果的同時實現更大的偏軸鏡頭的設計——這兩點對于全球的光學界都是一個挑戰。、以三洋和日立的“反光板”式的短距離投影技術的靈感來自于背投顯示系統的工作原理。背投影顯示產品通常都是在較短的光路下實現更大尺寸的投影畫面。最短可在一米距離內投射出一百英寸以上的大畫面。“反光板”式的技術架構,本質上并不僅改變了投影機鏡頭的焦距,而且還需要通過添加一塊特殊的光路反射鏡,實現光路射出角度的轉移,進而實現“短焦”和大“偏軸”兩個主要的功能技術特性。這類型的產品在性能表現是比較不錯,但是結構體系復雜、機身也比較笨重,不適于便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