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是哪個朝代建造的 什么時候建的乾清宮?
1、乾清宮是明朝建造的,建成于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乾清宮從明代到清初,一向是皇帝的寢宮。
2、乾清宮建成于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明清兩代幾遭火毀,又歷經(jīng)修,現(xiàn)在的乾清宮系清嘉慶三年重修宮為重檐廡殿頂,高二十四米,面闊九間,深五間,飾以瀝粉帖金雙龍和璽彩畫,是內(nèi)廷宮殿等級最高的建筑。“乾清”語出《易經(jīng)·序卦》:“乾,天也,故稱呼父”,《老子·道德經(jīng)》:“天得一以清”。“乾清”為皇帝統(tǒng)治天下清平之意。
3、乾清宮從明代到清初,一向是皇帝的寢宮。作為“天子之常居”,它對應的是天上紫微垣中“皇天上帝”的星座。乾清宮到乾清門之間的道,代表天空紫微垣前方的“閣道”,因此這條雨道也可以稱為“閣道”。從清朝雍正時開始,皇帝寢宮移居養(yǎng)心殿,日常政治活動也隨之轉(zhuǎn)移養(yǎng)心殿。但乾清宮仍是禮制上的“正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