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提升學校吸引力 作為一名教師如何提高其在學校的影響力?
本文目錄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 怎樣才能讓孩子開竅
- 作為一名教師如何提高其在學校的影響力
- 怎樣的老師才吸引學生呢
一、怎樣才能讓孩子開竅
至于說孩子學習開不開竅這個問題,我倒是有自己的看法。其實,很多家長忽略了一個根本的問題,就是孩子學習時的“悟性”。同樣的內容、同樣的老師,“悟性”好的孩子學起來事半功倍,“悟性”不好的孩子,學習很吃力,還總是沒有什么效果。那么,學習時“悟性”的奧秘究竟在哪里?其實,學習的過程是一個環環相扣過程,從信息的接受、傳遞到理解、記憶、應用,每一個環節分別運用到理解力、記憶力、判斷力、發散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這些基本的思維能力,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的任何一個能力出了問題,都會讓孩子的學習“悟性”大打折扣。對家長來說,只是著急不僅沒有用,而且會適得其反,成為孩子厭學、逆反的根源。家長必須將更多的力氣花在幫助孩子提高基本“思維能力”、提高學習能力上,讓孩子在快樂自信的心態中輕松學習。從我當母親和當教師的經歷來看,我認為多數孩子學習不理想都與孩子從小養成的不好的壞習慣有關。因為一個人的習慣是經過反復練習而形成的較為穩定的行為特征,很多時候,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理想,就是由于一些不良習慣在作怪。比如:有的孩子過于害羞,學習上沒有搞懂的問題,也不敢問老師,或者愛面子,不懂裝懂,有不懂的知識也不向別人請教。這樣的孩子長久下去知識的漏洞就會越來越多,導致對學習心中沒數,自己都搞不清楚哪些地方懂,哪些地方不懂,似乎什么都懂一點兒,但又沒有完全掌握。這是其一。其二,好多孩子沒有課前預習的習慣,即便老師有要求,也很少預習第二天要學的內容,上課只帶一雙耳朵,簡單的知識也要等著老師告訴答案。大家知道嗎,不提前預習的習慣雖然說不上是不良習慣,但是對學習是很不利的。因為課前不預習,上課時對老師所講內容的理解和把握自然會大打折扣。三是有的孩子不明白自己要學什么,該學什么,總是讓老師和家長在后面推著走,自己卻對學習無計劃,無目標,學到哪就到哪,心中沒有一個數。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知道嗎,大凡成績優秀的學生一般計劃性都很強,他們中很多人學年有目標,學期有規劃,每周有安排,每日有任務,所以學得輕松快樂,效率高。四是好多孩子每天的學習時間不固定,不能保證必要的學習時間,學習完全憑心情,心情好的時候可以學到深夜,心情不好的時候,就什么都不干了。大家都知道,知識是日積月累的,人不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把大量的學習內容輸入到大腦里去,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能事倍功半。五是學習馬虎,有的孩子上課時不是忘帶課本就是忘帶學習用具,作業時,明明是“b”,抄下來就變成了“d”,作業經常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但字跡潦草錯誤率高,算數時草稿紙上明明做對了可就是忘記謄寫到本子中。還有的孩子思維懶惰,遇到一點點困惑就不愿自己動腦筋,非讓爸爸媽媽做不可,有類似毛病的孩子,勢必會影響到每一天的學習,最終考試成績自然也不會好的。親愛的家長們,我幫助您們分析孩子學習不開竅的原因,您的孩子有嗎?目前,您們一是不能急;二是不能任意給孩子戴帽子,隨意傷害孩子,什么“笨蛋”、“白癡”、“弱智”、“蠢貨”、“廢物”、“窩囊廢”、“你傻呀”、“你虎啊”、“你有病啊”、“你精神不正常啊”、“你缺心眼兒呀”、“腦袋里缺根弦”、“瞧你那呆頭呆腦的樣子”、“有你這樣的兒子算我倒大霉”等等不中聽的話語。而是要面對孩子,和孩子一起找找學習不好的原因,幫助孩子改正不足,并積極動腦想辦法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掌握好的學習方法。請大家謹記:學習方法是學習時采用的手段、方式和途徑。學法是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和運用的。掌握良好的方法是很重要的事,但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只有每天堅持不懈,日久天長,學習才可能成為自覺的行為,從而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所以,學習方法并不是什么捷徑,它只是踏踏實實、刻苦學習的程序以及在這個學習過程中的各項具體措施而已。下面我著重談談家庭中如何幫助孩子掌握好的學習方法教育猶如海上行船,必須按正確的航線行駛,否則,船越大越有觸礁沉沒的危險。人的品質,決定了人的發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個核心任務就是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養問題通常很難落實到具體操作上來。吸引孩子熱愛學習、引導孩子學會學習是父母的一項重要職責,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要想真正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做學習的主人,作為家長就應該配積極合學校的各科教師,主動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并能把握幾個步驟。其一,督促孩子抓好課前預習。指導孩子在預習過程中,邊看、邊想、邊寫,在書上適當勾畫和寫點批注。看完書后,最好能合上課本,獨立回憶一遍,及時檢查預習的效果,強化記憶。同時,可以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和思路,找出重點和不理解的問題,嘗試作筆記,把預習筆記作為課堂筆記的基礎。大家都知道這樣一句名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是指對自己和自己的對手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才可能有充分的準備,也才可能克敵制勝。預習就是“知己知彼”的準備工作,就好像賽跑的槍聲。雖然賽跑規則中不允許搶跑,但是在學習中卻沒有這一規定,不但允許搶跑,而且鼓勵搶跑。做好預習學習,就是要搶在時間的前面,使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簡言之,預習就是上課前的自學,也就是在老師講課前,自己先獨立地學習新課內容,使自己對新課有初步理解和掌握的過程。預習抓得扎實,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其二,作為家長就是要正確引導孩子掌握上課聽講的正確方法。還要處理好聽講與作筆記的關系,重視課堂的討論,不斷提高課堂學習效果。孩子們上好課聽好課的前提就是做好課前準備,包括心理上的準備、知識上的準備、物質上的準備、身體上的準備等;其次要專心聽講,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參與課堂內的全部學習活動,始終集中注意力;第三要學會科學地思考問題,重理解,不要只背結論,要及時弄清教材思路和教師講課的條理,要大膽設疑,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善于多角度驗證答案;第四學生還要及時做好各種標記、批語,有選擇地記好筆記。上課是孩子在學校學習的基本形式,孩子在校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根據教學大綱的規定,一個學生在中學上課的總數大約有二萬多節。把每節課四十五分鐘積累起來這將是多么驚人的時間數字啊!學習成績的優劣,固然取決于多種因素,但如何對待每一堂課則是關鍵。要取得較好的成績,首先就必須利用課堂上的四十五分鐘,提高聽課效率。因此家長要注重培養孩子帶著問題聽課的好習慣;引導孩子如何把握住老師講課的思路、條理;著重引導孩子養成邊聽講、邊思考、邊總結、邊記憶的習慣,力爭當堂消化、鞏固知識;積極鼓勵孩子踴躍回答老師提問,養成積極動腦,大膽質疑的好習慣,這樣就算是基本上掌握了聽課的要求。第三步就是家長要引導孩子課后復習,并且要及時復習。針對不同學科的特點,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復習,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排疑解難、鞏固提高知識的目的。課后復習的重點就是:抓住知識的基本內容和要點;嘗試回憶,獨立地把教師上課內容回想一下,養成勤思考的好習慣;同時整理筆記,進行知識的加工和補充;課后還要看參考書,使知識的掌握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形成學習上的良性循環。家長們在引導孩子時,要有意識的讓孩子知道:復習是預習和上課的繼續,它將完成預習和上課所沒有完成的任務,這就是在復習過程中達到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知識的過程中提高運用的技能技巧,進而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使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并且通過歸納、整理達到系統化,使知識真正消化吸收,成為自己知識鏈條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在復習過程中,既調動了大腦的活動,又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知識也在理解的基礎上得到鞏固記憶。從某種意義上講,知識掌握如何,由復習效果而定。做后就是培養孩子正確對待作業的問題。獨立思考、認真作業、理解提高是孩子對待作業的正確態度。首先要做好作業的準備工作,把預習、上課、課后復習銜接起來;其次要審好作業題、善于分析和分解題目;第三要理清解題的思路,準確表達,獨立完成作業;第四要學會檢查,掌握對各學科作業進行自我訂正的方法。親愛的家長,知道嗎,“知識只有當它靠積極思維得來的時候,才是真正的知識。”無論學哪一門功課,課堂上老師講的,筆記本上記的,課外閱讀的……等等,都是書本上的知識,要把他們轉化為自己的知識,使自己能夠自如地運用,就必須通過作業實踐來轉化,便能形成能力。幫助孩子理解,要逐步掌握科學的學習規律,包括打好基礎,循序漸進,溫故知新;搞好課外學習,包括主動進行課外閱讀,參加課外實踐活動;還要掌握正確的課外學習方法,如泛讀法、精讀法、深思法;要掌握讀書要求,如博專結合、讀思結合、學用結合、逐漸積累、持之以恒等等。課外學習能有效地使課內所學知識與社會生產實踐、生活實際密切地聯系起來,幫助孩子們加深對課內所學知識的理解,擴大文化科學知識的眼界,拓寬思路,激發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培養自學能力與習慣。讓我們的孩子在中小學這個黃金時段,長身體、長知識、形成正確的人生觀,明確為什么學習,怎樣學習,從而努力學習,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今天我要再次告訴大家:任何時候都不要對孩子失望,千萬別把失望相加,那樣會越加越多,喪失信心。應當想:孩子每失敗一次,今后就會減少一次失敗,長此以往,失敗會越減越少,成功則越來越多喲。
二、作為一名教師如何提高其在學校的影響力
甲教師,現在是正高職稱,市級語文學科帶頭人。其實,她第一學業也是中師,而且當時還是分到一個偏僻的村小工作,是經過自考學完了中文專科和本科的全部課程。因優質課競賽嶄露頭角,因嶄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受到青睞,35歲就破格評上副高職稱。當時中學還沒有評正高的政策,但評上副高職稱的她并沒有停止自己的腳步。她教書是最先以培養能力為主的那批,因此學生很喜歡,形成口碑后,選她的班級的學生很多。她還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培養年輕教師的工作上,成了我們當地名副其實的專家級別的老師。
乙教師也是中師畢業生,不同的是讀師范時得到了保送讀重慶師范大學的名額。她在我校乃至我們全區都是很有有影響力的教師的原因在于,她也是屬于最先開始培養學生能力的那一批教師。由于教學理念先進,教學方法靈活多樣,課堂氣氛活躍,學生都特別愛上她的課,所以每一屆的口碑都很好,都指名要讀她的班級。她也是大大小小的賽課的主角。憑著她的實力,現在她也考進了重慶主城一所名校繼續當語文教師。
丙教師才20幾歲,剛好教完一屆。她的第一屆學生畢業,她自己的在職研究生也畢業。她的對待教學的態度是我最欣賞的。因為她是我的鄰居,記得一個暑假才放假十多天,她就把下一學期的課全部備好,并謙虛地拿來我給她提意見。雖然每一次放假學校都在提倡假期備好課,但是真正付諸于實踐的確實不多,比如我自己就很少做到。而丙教師才走上工作崗位,年富力強的她能有這份干勁兒,真的是很讓我佩服。接手第二屆學生后,先后兩次獲得重慶市優質課競賽獎,有一次還是獲得的特等獎。現在已成為我們區群文閱讀課題組的專家組成員。
甲教師由一個中師生,由一個偏僻的村小教師,破格晉升副高,現在評上正高,那中間的過程叫什么?我把它叫做自強不息的奮斗!
乙教師在中師時得到保送名額,由區縣教師走進重慶主城名校,那中間的過程叫什么?我把它叫做自強不息的奮斗!
丙教師一踏上工作崗位,就開始文憑的進修——讀在職研究生。假期邊讀研究生的課程,邊備下一學期的課程,假期才開始就把下學期的課準備玩。才工作幾年就多次取得市級優質課競賽特等獎的好成績。那中間的過程叫什么?我把它叫做自強不息的奮斗!
甲教師、乙教師都是因為最先大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大膽改變課堂面貌,而贏得學生喜歡、家長信任的。因為她們敢于走出傳統,大膽嘗試新的教學理念,在語文學科少慢差費的年代里,她們的行為如春風吹醒沉睡的語文教學。
她們都有有目共睹的教學成績,都受學生喜歡,都有市級優質課的顯赫成績,都有輔導教師的能力。
另外,學校搭建有教師成長的平臺,有學科領軍人物。
像我們學校,真正是落實教研興校的。比如說每一個學科組,每周有固定時間的日常教研活動,每周必須開展;每個學科組必須每年要做一個一年周期的課題研究。學校成立有青年教師發展中心,35歲以下的教師必須接受培訓。我們語文學科組,有像甲老師這樣的領軍人物。
一個教師在學校的影響力,就是要看他對學校貢獻的大小;一個教師在學校的影響力,就是學校的一個品牌,有影響力的教師越多,這個學校的品牌教師就越多,這個學校的實力就更強大。但教師這影響力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教師影響力的形成有點兒像學語文一樣,需要長期的積淀而成。
三、怎樣的老師才吸引學生呢
老師對學生有吸引力,就會良好的教學效果。
怎樣做到吸引學生?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1一手好字字寫得好,學生頓生羨慕之意,一下子被你吸引了。
2.幽默生動的語言教師的語言是教師能力的重要方面,語言表現力強的幽默風趣的老師特別受學生歡迎。
3.授課能力一個深奧的知識點被老師講得淺顯易懂,學生會深深地喜歡上你。
4.親和力對學生持平等態度,有親和力,學生容易靠近你,喜歡你。
5.多鼓勵少批評鼓勵會讓學生有成就感。批評要婉轉,考慮學生的自尊心,這樣的批評會受到學生贊同。
6.要平等待人若對學生不一視同仁,學生會從心底里對老師產生反感。
當然,還有得體的穿著,微笑的神態,雖是細節,而對學生來說,他們都是比較看重的。
要做老師,就要努力做吸引學生的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