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學生耐挫能力?如何增強自己的毅力?
本文目錄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 如何提高團隊的競爭力
- 如何增強自己的毅力
- 學生如何克服焦慮心理
一、如何提高團隊的競爭力
1、競爭的力量會讓一個人發揮出巨大的潛能,創造出驚人的成績。
2、如果不鼓勵孩子參與競爭,就很難開發他們的潛能。
3、孩子要想去與人競爭,首先要有競爭意識,競爭意識是指對外界活動所做出的積極,奮發、不甘落后的心理反應,它是產生競爭行動的前提。
4、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有競爭才會有進步,有發展,對個人,集體,國家都是如此,一個人如果不具備競爭的意識和競爭的能力,很難在社會上立足。
5、因此,要讓孩子能適應明天的競爭,成為牛活的強者,就必須從小注重對孩子競爭意識的培養。
6、鼓勵孩子參與競爭,對于孩子的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7、它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在競爭中表現出來的精神和才能,會使孩子對自己做出肯定的評價,會激發孩子進—步奮發向上:它可以克服孩子的膽怯,保守和自卑心理,它可以使孩子看到集體的力量、群眾的智慧,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它可以激發孩子強烈的求知欲望,因為競爭會使孩子認識到只有具備知識和能力才能領先,因而努力學習各科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此外,它還可以提高孩子的耐挫能力,有競爭,就免不了要遭受挫折,孩子品嘗過競爭失利的滋味,可提高對未來可能遇到的挫折的承受能力。
8、加拿大一位享有盛名的長跑教練,短時間內培養出了多名長跑冠軍。
9、人們四處打探他的成功秘訣,結果卻讓大家頗感意外。
10、原采秘密就在于他有一個神奇的陪練,這個陪練不是人,而是一匹兇猛的狼。
11、為了使運動員始終保持競技狀態,作為每天訓練的第一課,這位教練一直要求隊員跑步到訓練場,不能使用任何交通工具。
12、有一名運動員的家距離訓練場并不遠,但他每天幾乎都是最后一個到場。
13、教練準備放棄他,勸告他早些改行,以免浪費自己的時間。
14、突然有一天,這名隊員竟然比其他人早到了20分鐘。
15、教練根據他離家的時間進行測算,驚奇地發現其速度已經打破了世界紀錄。于是,他向隊員詳細了解情況。
16、原來,這名隊員在離家不久經過一段5公里的曠野時,遇到了一匹野狼。
17、野狼拼命地追,嚇得他在前面拼命地跑,直到將野狼遠遠地甩在后面。
18、打破世界紀錄僅僅是因為一只野狼,因為后面有一個可怕的敵人,足敵人將人的全部潛能最人限度地激發了出來。
19、不久,教練就請了一個馴獸師,帶來幾匹狼,每到訓練時刻,就將狼從籠子里釋放出來,追趕運動員,結果隊員的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上述教練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是因為他掌握了·一個道理,即競爭的力量能讓一個人爆發出最大的潛能,創造出驚人的成績。
20、因為,競爭對手就在你面前,如果你不努力,你的生命就會有危險。
21、同理,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也是如此,如果缺乏競爭力,最后只能被他的競爭對手打敗。那么,父母應該如何有效地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呢?1.培養孩子的膽識競爭需要膽識。
22、膽識就是膽量與見識,有了膽量,孩子就敢于冒險,敢于迎難而上,開拓進取:有了見識,孩子就會見多識廣,博聞強識,了解現實,并能駕馭現實。
23、2.讓孩子自由參加競爭鼓勵孩子參與某一競爭活動,并不是迫使孩子參與某一運動比賽或為某一團隊效力。
24、如果孩子不想參與競爭或喜歡另一比賽項目,可以讓他自由決定。
25、有時你的孩子也許只想當一名觀眾,在有些情況下,觀眾和賽手一樣都充滿了競爭。
26、心理學家認為,父母在培養孩子競爭意識的過程中,也應讓孩子明白,競爭不應是狹隘的、自私的,競爭者應具有廣闊的胸懷:競爭不應是陰險和狡詐,暗中算計人,而應是齊頭并進,以實力超越,競爭不排除協作,沒有良好的協作精神和集體信念,單槍匹馬的強者是孤獨的,也是不易成功的。父母在培養孩子競爭意識時,還是要講正義與良知,讓他們既有敢于競爭的勇氣,也有恪守競爭道德和規則的涵養。3.要克服孩子的自卑感這是在競爭中取得勝利的保證。當孩子在競爭中遭受失敗或挫折時,父母要正確引導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幫助孩子總結經驗教訓,調整競爭目標,尋求更有效的競爭方法,以備下一次競爭中能夠揚長避短、趨利避害,取得成功。4.要引導孩子公平競爭在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的同時,要提高孩子的競爭道德水平。有的孩子以為競爭就是不擇手段地戰勝對方,以欣賞對方的失敗,“置人于死地而后快”。例如,為評上三好學生、優秀干部或加入團組織而請客拉票,為取得老師的信任,打擊誹謗他人等。父母愛教育孩子認識到,競爭應該有利于社會,有利于集體和他人,同學之間的競爭應有利于共同提高。做到競爭不忘是非界線,用競爭促進大家追求更高的目標。5.使孩子樹立”努力做到最好”的信念要讓孩子知道,勝利者,強者、偉人不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要相信自己只要堅定信念,也可以在自己的領域做到最好。如果一個人毫無追求,對一切都感到很滿意,那就談不上為“做到最好’而奮斗了。6.遇勝不驕,遇敗不餒在競爭活動中,孩子既可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名次,也可能未成功出線,榜上無名。勝利時洋洋得意,失敗時垂頭喪氣都是缺乏良好競爭意識的體現。父母要教育孩子,遇到勝利不要飄飄然,要想到-一山更有一山高”的道理,終點永遠在前面,遇到挫折也別以為世界末日到了,告訴孩子“勝敗乃兵家之常事”,關鍵是找出失敗的原因,確定努力的方向。7.競爭應以合作為前提孩子之間的競爭應以合作為前提。競爭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競爭者之間既是對手關系又是合作關系。不要讓孩子為了贏得競爭而不顧一切,或者是純粹為了參與競爭,做出一些孩子不該去做的事情。否則,他將失去生活中一些最基本的教訓和體驗。當今社會,競爭充斥著每一個角落,而凡,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競爭也會日益激烈。父母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是有遠見的表現,孩子具備競爭意識是適應未來社會要求的需要。盡早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能使他們長大后,在人生的舞臺上敢于競爭,善于競爭,成為時代的“弄潮兒”。常言道:“溫室里長不出參天松,庭院里練不出千里馬。”試想:如果我們的孩子3歲還不會自己撒尿,4歲還不會自己穿衣,5歲還認不得回家的路……如果一個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總是依賴別人的呵護與幫助,即便他具有再高超的技能,也只能在激烈的競爭中不堪一擊。因此說,獨立能力是競爭力的前提。如果父母一味地讓被子生活在舒適安逸的環境中,無疑會扼殺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進而使孩子喪失競爭力。在這個競爭越采越激烈的社會,父母的精心呵護只能使被子慵懶柔弱,沒有活力,經不起一點打擊,缺乏競爭的動力與激情。如此下去,當孩子走上競爭激烈的社會時,肯定會因能力不足而被社會淘汰。到那個時候,恐怕父母也回天乏術了。所以,要想讓孩子適應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父母就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
二、如何增強自己的毅力
1、恒心和毅力是每個人后天修煉的結果,而非天生。所以、我認為鍛煉恒心和毅力要注意以下兩點
2、不要輕易對自己說不,不論干什么做什么都要堅持。其實每個人面前的路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只有堅持走下去,哪怕再曲拆、再坎坷都要堅持走下去。不必奢望會有一馬平川的坦途,因為人生路上只有機會,根本就沒有坦途,只有堅持跋涉,才會鍛煉堅強的毅力和持久的恒心。
3、挫折是最昂貴的奢侈品,要學會從挫折中找出失敗的原因,另劈斜徑繼續前行,千萬不要把倔脾氣和恒心毅力混為一談,倔著性子一條道走到黑。
三、學生如何克服焦慮心理
現在的中學生由于作業任務重,學習競爭強,壓力大,普遍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焦慮,適當的焦慮不用在意,它反而會變成動力,但對于學生的嚴重焦慮我們家長和老師不可以不重視。每年我帶的畢業班中都有一些因焦慮影響學習的學生,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吧!
首先我會從源頭找出學生焦慮的原因,然后有針對性地采取教育措施。在這么多年的教學中我發現,讓學生產生焦慮的通常不外乎有以下內外因素:
1、自卑心理。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有一部分學生由于學習成績不好,經常犯錯,所以無論在家中還是學校里,他得到的批評永遠比表揚多,于是自認為低人一等,變得心灰意冷,萎靡不振,慢慢地就形成了一種事事不如別人的心理。他們在遇到大事情需要決擇時或面對關鍵性的考試自然就會表現出焦慮不安的心理。
對于這一類學生,我會時常找他聊天,或以作業評語的形式和他作思想上的交流,讓他正確面對自己,找出自己的長處,增強自己的學習信心,積極與他人交往,并學著把自己的苦惱或焦慮告訴家人、老師或知心朋友,別讓這些東西憋在心里。在面臨重大決擇或關鍵大考時,我會建議他們嘗試使用深呼吸或冥想的方法放松自己。
2、懼怕心理。懼怕是人類面對競爭或危險的本能反應,對于中學生來說,存在著優生懼怕別人的挑戰,中間生懼怕掉隊,而后進生更懼怕未來,感到前途無望,而對于某個具體學生來說,存在著懼怕理科或作文,懼怕父母的期望落空,懼怕辜負關心自己的老師等等,一旦懼怕慣了,往往就形成性格上過于膽怯和羞澀,從而產生學習和社會交往上的心理障礙。于是他們在面對重大決擇或挫折時會表現出比別人更強烈的焦慮。
對于這類膽子過小,性格內向的學生通常我會放下老師的身段,試著做他們的朋友,設法讓他們信任我,愿意把自己的心事向我傾訴,從而愿意聽取我的建議。然后我會鼓勵他們積極參加諸如晚會表演、運動會之類的集體活動。比如上一屆我們班有兩個女生,平時的成績很優秀,一到期末考試就緊張怯場,嚴重影響著水平的發揮,然后我開始鼓勵她們參加元旦晚會演出,親自為她們編排了雙人相聲,尤其說鼓勵她們,不如說逼迫她們,讓她們強行把自己推到眾人的面前,大膽地表現自己。參加這次演出的效果真的很令我意外,她們慢慢地走出了膽怯的心理,在第二年的中考中以優異成績被省重點高中錄取。
3、產生焦慮的外因常常有:一方面家長期望值過高,把孩子的考分看得太重,時間一久,孩子怕學不好就會滋生焦慮情緒,另一方面由于學習任務過重,課外作業太多,娛樂和睡眠時間少,壓抑了孩子好玩的天性,日久就會產生焦慮。
針對這類學生,我會積極利用家長會,微信家長群還有家訪的機會來和家長溝通交流,讓他們對自己的孩子提出合理的學習要求,并為他們的學習生活營造一個寬松、民主的家庭環境。另外利用班會幫助每個學生量身定制出科學的學習計劃,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做到勞逸結合。
當然,如果學生的焦慮已經嚴重到影響他們的學習生活,甚至寢食難安,那必須給他們足夠的心理輔導,必要的時候還得建議他們就醫。
據調查,我國有近20%的中學生患有焦慮癥,它除了影響著他們的睡眠質素及學業,還會導致更嚴重的后果,希望我們的家長對孩子表現出的焦慮苗頭予以重視,及時幫助他們,做他們成長的全天候護盾!
希望我的做法對你和你的孩子有幫助!
---------------------------------
本人為頭條新手,已經從事中學一線英語教學20多年,擅長零基礎教學和培優,希望大家多多關注,來我的主頁分享我的實戰教學經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