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設計美學2024年1月真題_自考設計美學2024年1月真題答案?
最近有些日子沒和大家見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自考設計美學2024年1月真題”的話題。如果你對這個話題還比較陌生,那么這篇文章就是為你而寫的,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文章目錄列表:
1.自考設計美學2024年1月真題2.大學自主招生真題匯編與訓練:綜合能力測試的樣稿(專題一)3.自考網頁設計04693教材?4.自考美學教材百度文庫,自考美學教材 百度網盤?自考設計美學2024年1月真題
答案你要自己找了
全國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中國文化概論試題
課程代碼:0032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文化政策的是( )
A.稅收政策 B.民族政策
C.宗教政策 D.語言文字政策
2.竺可楨先生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化的初步研究》一文中,將五千年來的氣候變化分為( )
A.一個大的時期 B.二個大的時期
C.三個大的時期 D.四個大的時期
3.古地理專家認為,與渭水、黃河、濟水這條東西交通線相交的南北交通線共有( )
A.一條 B.二條
C.三條 D.四條
4.秦漢時期,為防止匈奴的進犯,在一些邊關要塞處廣種榆樹,用來攔截敵人的騎兵,也同時起到了( )
A.練兵作用 B.實戰作用
C.保護作用 D.綠化作用
5.考古發掘證明,建立在黃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是各地古代文化進一步( )
A.變異的結果 B.退化的結果
C.排斥的結果 D.匯聚融合的結果
6.周人重農,他們不僅把農耕當作簡單的生產行為,而且賦予它某種( )
A.“政道”含義 B.“武道”含義
C.“文道”含義 D.“神道”含義
7.莊子哲學的宗旨重在個體精神解放,這種宗旨的最高表現是( )
A.“無為” B.“無不為”
C.“自在” D.“逍遙”
8.在中國的黃河中下游地區,早在公元前四五千年的仰韶文化時期,就已出現了( )
A.畜牧業的萌芽 B.制陶業的萌芽
C.農耕業的萌芽 D.手工業的萌芽
9.忽思慧的《飲膳正要》,主要記錄了( )
A.元代食譜 B.宋代食譜
C.清代食譜 D.明代食譜
10.我國藥學理論的出現是在( )
A.先秦時期 B.西漢時期
C.東漢時期 D.三國時期
11.相傳造紙術的發明者是蔡倫,他是( )
A.先秦時期人 B.西漢時期人
C.東漢時期人 D.三國時期人
12.三省六部制中,六部隸屬于( )
A.三省 B.尚書省
C.中書省 D.門下省
13.下列關于制度文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它是無組織的社會規范系統 B.它是物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C.它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態 D.它在文化體系中具有相對的不穩定性
14.分封制的瓦解開始于( )
A.西周時期 B.東周以后
C.戰國時期 D.先秦時期
15.天子自稱為“朕”開始于( )
A.軒轅黃帝 B.秦始皇贏政
C.漢高祖劉邦 D.漢武帝劉徹
16.中國古代思想家多曾思考過禮的起源問題。其中,認為禮的設立在于節制人的欲望,約束人的行為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韓非子
17.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對辯證思維作了大量簡明而深刻論述的是( )
A.《老子》 B.《管子》
C.《商君書》 D.《韓非子》
18.東晉葛洪所撰重要道教理論著作是( )
A.《老子五千文》 B.《太平洞極經》
C.《神農本草經集注》 D.《抱樸子·內篇》
19.人生在世,應該有所害怕,有所畏懼。提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周公
20.下列選項中,演化出漢賦的是( )
A.楚辭 B.大雅
C.小雅 D.周頌
21.尊崇自然作為中國古代藝術一個重要的審美觀念,其哲學基礎是( )
A.天人合一 B.知行合一
C.中庸之道 D.抽象思維
22.現代漢語主要有( )
A.六大方言 B.七大方言
C.八大方言 D.九大方言
23.在言語形式方面反對言辭華美的著名歷史人物是( )
A.宋玉 B.王充
C.蕭統 D.陸機
24.陳獨秀在《吾人最后之覺悟》一文中,將明清以來的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匯的歷程分為( )
A.三個階段 B.五個階段
C.六個階段 D.七個階段
25.“五四”以后的20年代,主張“儒學復興論”的代表人物是( )
A.賀麟和馮友蘭 B.梁瀨溟和熊十力
C.唐君毅和牟宗三 D.余英時和杜維明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6.司馬遷將楚地一分為三,其分別叫做( )
A.東南楚 B.東楚
C. 西南楚 D.南楚
E.西楚
27.著名的“絲綢之路”的作用有( )
A.物質交流 B.中外文化的溝通
C.佛教的東傳 D.西域絲綢的輸入
E.西域先進政治文明的輸入
28.科舉考試造就了大批優秀文化人才,以下人物屬中唐時期人才高峰期涌現的有 ( )
A.韓愈 B.柳宗元
C.白居易 D.劉禹錫
E.歐陽修
29.下列有關“天人合一”觀念的說法,不正確的有( )
A.“天人合一”觀念起源于西周
B.“天人合一”的專有名稱是由漢代董仲舒提出的
C.荀子《天論》篇中提出了“天人交勝”的觀點
D.“合一”是指對立的雙方有著密切的聯系
E.“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哲學的一個獨特的觀點
30.先秦時期,對“名”、“實”問題提出自己看法的思想家有( )
A.孔子 B.墨子
C.莊子 D.尹文子
E.孟子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1.狹義文化
32.“塞北江南”
33.宗法制
34.《詩經》
35.禪宗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為什么說中國具有文化發展的廣闊地理舞臺?
37.簡述中國古代禮與俗的區別。
38.簡述“中庸之道”價值觀。
39.簡述漢語的特點。
40.簡述秦始皇“書同文”的政策及其意義。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試論春秋戰國時代是文化觀念的原創時代。
42.試述我國傳統市商的經營之道。
大學自主招生真題匯編與訓練:綜合能力測試的樣稿(專題一)
專題一 人文綜合素養
備考指導
人文素養在一個人的成長、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人文”在高校自主招生領域可以確定為“人文科學”,包括文學、歷史、政治、經濟、法學等。“素養”則是由“知識要素”、“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組合而成。本專題中的“人文綜合素養”指的是優秀高中畢業生應該具備的人文科學的知識水平、研究能力和人文精神。它集中反映了一個人的人文底蘊和文化內涵。
(一)考查內容
縱觀高校自主招生考試試題,可以發現人文綜合素養考查的范圍非常廣泛,概括起來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人文知識。人文知識是人類關于人文領域的基本知識,如歷史知識、文學知識、政治知識、地理知識、法律知識、藝術知識、哲學知識、宗教知識、道德知識、語言知識等。
2.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是支撐人文知識的基本理論及其內在邏輯。同科學思想相比,人文思想是有很強的民族色彩、個性色彩和鮮明的意識形態特征。人文思想的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
3.人文方法。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蘊涵的認識方法和實踐方法。人文方法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產生和形成的。學會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決問題,是人文素養的一個重要方面。與科學方法強調精確性和普遍適用性不同,人文方法重在定性,強調體驗,而且與特定的文化相聯系。
4.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產生的世界觀、價值觀基礎,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是人類文化或文明的真諦所在,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從根本上說都是人文精神的具體表現。
(二)備考方法
人文綜合素養涵蓋多個領域,可謂包羅萬象,無所不及,平時的積累、思考非常重要。考生在備考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六點。
1.扎實學好語文、政治、歷史、地理等人文學科。高校自主招生考試不少題目源于課本,而又高于課本,萬變不離其宗,夯實學科基礎是取得理想成績的關鍵。
2.加強課外閱讀,做好讀書筆記,勤思考多練筆,在讀書與寫作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知識、運用知識、創造知識。
3.開展研究性學習,通過搜集資料、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探究運用等方式深入把握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領悟人文思想,運用人文方法,培養人文精神。
4.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報紙等傳媒,了解時事,關心社會,切實提升運用人文知識分析社會現象的意識和能力。
5.關注我國傳統文化,重點梳理以下內容:諸子百家代表人物、作品及思想,天干、地支、生肖,琴棋書畫,節日習俗,詩詞歌賦,中醫中藥,神話傳說,飲食文化,地域特征,天文歷法,戲劇文藝等。
6.研究各個高校歷年自主招生試題,以便更好的把握考查內容、考查方式及答題注意事項。
真題匯編
例1(2006年清華大學)魯迅的筆名是怎么來的?
解析
1.本題圍繞現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設計問題,考查對“魯迅”的熟知程度。題目設計看似簡單,但能夠深刻反映考生的研究性學習能力。
2.魯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樹人。1918年5月魯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號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首次使用筆名“魯迅”。魯迅一生曾用筆名179個,其目的是為了防避舊社會的迫害,以及盡量避免招惹無聊的麻煩。“魯迅”這一筆名的由來大致有這樣一些解釋:(1)母親姓魯;(2)周魯是同姓之國;(3)取愚魯而迅速之意。
3.考生在回答類似的問題時,首先要知無不言,結合自己了解的情況大膽作答;其次,對于不確定的內容,要有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不知為不知,切忌不懂裝懂,否則會貽笑大方。
4.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開創者、奠基人,作為文化革命的主干將,被人民稱為“民族魂”,因此他在中國文化思想史上占據重要地位。近幾年,在高校自主招生領域,“魯迅”頻繁出現,如2011年北京大學聯考的作文題目就來自魯迅名言(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因此,在備考過程中,考生需要重點關注魯迅的生平、言論、作品。
5.魯迅代表作
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
文學論著:《中國小說史略》
散文詩集:《野草》(含《風箏》、《雪》等作品)
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雜文集》等
6.魯迅詩句、言論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自嘲)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魯迅·自題小像)
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魯迅·無題)
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魯迅·無題)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魯迅無題)
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魯迅·答客誚)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魯迅題三義塔)
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魯迅·悼楊銓)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魯迅評《史記》)
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 。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我們目下的當務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
墨寫的謊說,決掩不住血寫的事實。
假使做事要面面顧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于謀財害命的。
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會被生活所累。
例2(2008年四川大學)魯迅《狂人日記》里最后一句話“救救孩子”是什么意思?
解析
1.本題考查對魯迅作品內容的深刻理解。1918年,魯迅發表了他的堪稱為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之作的《狂人日記》,在現代中國文學史和思想史上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這些影響無疑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他在作品的結尾所發出的一聲最為沉痛憤懣的呼喊——“救救孩子”——驚醒了一個時代,開啟了一個有關啟蒙與教育的重大話題。
2.考生在回答此問題時,一方面可簡單闡述《狂人日記》的主題,即“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另一方面談談“救救孩子”的含義: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孩子壓迫保留人的天性,救救孩子就是救救整個國家、民族。
3.本題提醒考生,對于一些經典文章,無論教材中有沒有,都應該認真閱讀,唯有讀過,遇到類似的問題才不會一臉茫然。
例3(2007年復旦大學)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主張“以美育代宗教”的人物是________。A.孫中山 B.王國維 C.梁啟超 D.蔡元培解析選D。
1.本題考查考生對中國近代教育思想的熟知與區分能力。選項中的人物在教育思想上都有一些建樹,尤其是B選項王國維作為中國近代美育的代表人物,更是一個干擾項。考生一方面要了解人物的思想,此外還要聯系近代教育發展的歷史。
2.孫中山先生是我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他在致力于推翻封建帝制、創建民主共和國的理論建設和實踐斗爭中,十分重視教育事業的地位和作用。在他看來,教育的宗旨應當是“注重體育、智育、德育”三方面,并用此來改良人格,改良社會。對于“美育”,孫中山先生沒有較多關注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近代中國,王國維先生第一次將美育置于教育學角度論述,他將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相提并論,明確提出美育是培養“完全之人物”所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內容。
此外,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談到了治學經驗,他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梁啟超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資產階級宣傳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他是堅定的美育論者,但涉及美育的思想比較零散。
辛亥革命后,蔡元培明確地將美育列入教育方針,更全面、更深刻地論述美育、提倡美育。他的美育思想主要有四方面內容:①將美育納入教育方針,這是中國教育史上的創舉。②闡述了美育的定義。他指出:“美育者,應用美學理論于教育,以陶養感情為目的者也。”③提出了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說”。④提出了實施美育的方案。
例4(2009年復旦大學)下列干支紀年說法有錯誤的一項是________。
A.甲子、乙丑、丙寅、丁卯 B.戊辰、己已、庚午、辛未
C.壬申、癸酉、甲庚、乙亥 D.丙子、丁丑、戊寅、己卯
解析選C。
1.本題考查考生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干支紀年的把握情況。仔細分析選項可以看出,A、B、C、D中的干支紀年是按順序排列的,C選項中的甲庚應為甲戌。
2.干支紀年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紀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按照順序組合起來紀年。如甲子、乙丑等,經過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復始,循環不已。我國傳統紀年法依舊沿用干支紀年。
3.天干、地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該題啟示考生,首先熟記十天干、十二地支的名稱;其次,明確干支紀年的規律;最后還要掌握公元紀年與干支紀年的換算方法。
例5(2011年復旦大學)根據天干地支紀年法,今年(2011年)是什么年?解析
1.本題考查公元紀年與干支紀年的換算,作答此題有兩種方法:第一,通過計算得到答案;第二,結合歷史事件(如1898年戊戌變法,1911年辛亥革命)以及干支紀年的規律進行推導。
2.公元紀年與干支紀年的換算方法很多,在此介紹一種。
(1)將十天干、十二地支分別編號。
天干:甲1、乙2、丙3、丁4、戊5、己6、庚7、辛8、壬9、癸0 地支:子1、丑2、寅3、卯4、辰5、巳6、午7、未8、申9、酉10、戌11、亥0 (2)計算方法:(A-3)/10=N1…C1 ;(A-3)/12=N2…C2。其中:A為公元紀年,N為商,C為余數,減3的原因是干支紀年從公元4年開始。如此,求2011年得干支紀年(2011—3)/10=200…8,故第8個天干“辛”為所求;(2011—3)/12=167…4,故第4個地支“卯”為所求;則公元2011年得干支紀年為辛卯年。例6(2011年山東大學)你知道的古代字典是什么?談談你對漢字的看法。
解析
1.漢字,亦稱中文字、中國字、國字,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為上古時代的華夏族人所發明創制并作改進,目前確切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
2.本題第一問考查對漢字工具的了解,關鍵詞為“古代”、“字典”。縱觀幾千年歷史,古代字典也有很多,但影響最大的是《說文解字》和《康熙字典》,考生可以答出這兩部。
《說文解字》簡稱《說文》。作者是東漢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說文解字》是我國第一部按部首編排的字典。許慎根據文字的形體,創立540個部首,將9353字分別歸入540部。540部又據形系聯歸并為14大類。許慎在《說文解字》中系統地闡述了漢字的造字規律——六書。
《康熙字典》是張玉書、陳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學者奉康熙圣旨編撰的一部具有深遠影響的漢字辭書。該書的編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書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歷時六年,因此書名叫《康熙字典》。字典采用部首分類法,按筆畫排列單字,字典全書分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標識,每集又分為上、中、下三卷,并按韻母、聲調以及音節分類排列韻母表及其對應漢字,共收錄漢字47035個,為漢字研究的主要參考文獻之一。《康熙字典》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收錄漢字最多的古代字典,是中國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漢字辭書。
3.本題第二問談談對漢字的看法,考生可從漢字的產生、漢字的構造、漢字的功能、漢字的字體(包括繁簡之爭)、漢字的發展、漢字的魅力等方面去談。作為一個開放性的題目,在回答時不必面面俱到,能夠抓住一兩點闡釋自己的見解即可。
4.漢字作為中國文化重要的符號,相關知識考生應該重點關注。
例7(2010年上海大學)概括一下孔子給人的印象。
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對圣賢先哲的認識。回答此類問題有三種思路:其一,歷史傳承下來的觀念,比如說孔子是“至圣先師”,回答時再重點闡述他的核心思想“仁”和“禮”;其二,暢談獨到的見解,比如說孔子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他不是圣人,而是實實在在的一個長者,一個有喜有悲、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人,對于他的主張可以說是“道不遠人”,在生活學習中都可以體會、領悟;其三,也可以結合閱讀于丹《論語心得》、觀看越劇《大道行吟》、**《孔子》的體會去談。
例8(2010年中山大學)談談對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句話的理解。
解析
1.在自主招生領域,多所高校都涉及孔子及其言論思想,這再次說明儒家思想的重要以及對現代生活的意義。本題請考生談談對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句話的理解,如果考生平時閱讀有一定的深度,最好要聯系這句話的語境,如果只是了解這句話,可以先闡釋其含義,然后說明對現代生活的影響。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出自《論語·雍也》。完整內容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意為: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別人也能成功,自己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別人。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說就是實行仁的方法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孔子的一個重要思想,也是實行“仁”的重要原則。如果能夠“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這是儒家道德修養中用于處理人際關系的重要原則——忠恕,即要求根據自己內心的體驗來推測別人的思想感受,達到推己及人的目的。此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儒家為人處世準則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前句是從“欲”的角度來講,后句是從“不欲”的角度來講,這兩個方面不存在感情色彩的問題,更不存在對立,它們有機地統一在一起,完整地組成了儒家的一條道德準則。
3.此題提醒考生,在平時的學習和閱讀中對于《論語》等國學中的經典語句要結合實際加深理解。
例9(2008年四川大學)《金縷衣》中的“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哲學含義是什么。
解析1.本題考查考生對名句的理解,而且強調“哲學含義”,如此,考生在回答時不能簡單的闡釋自己的體會,要進一步從哲理的角度考慮。2.“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選自《金縷衣》,前兩句為:“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作者為唐代杜秋娘。全詩韻譯為:我勸你不要顧惜華貴的金縷衣,我勸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時。花開宜折的時候就要抓緊去折,不要等到花謝時只折了個空枝。詩句勸告年輕人不要一味地注重物質的追求,要在年輕時就做好人生計劃,在適當的時間做適當的事情,不要等到將來追悔莫及。哲學含義為:世界上萬事萬物在永不停息地運動、變化著。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因此,在年輕時,就必須努力拼搏,奮發進取。
3.此題在考查考生的同時也是一種激勵,對于這類內容、思想俱佳的詩句,考生在平時要多多積累。
自考網頁設計04693教材?
教務老師,聽見很多自考的同學在問自考網頁設計04693教材(04693網頁設計自考歷年真題)相關問題,那么今天教務老師來告訴同學們這些問題的解答!
了解廣東自考這方面的大俠請進來下,加分1、廣東沒有室內設計這個專業或者說這個叫法,可以學習藝術設計
2、自學考試時循序漸進的,本科申請畢業必須要有專科畢業證書;報考時沒有任何限制的
3、每年有四次考試,分別是1月、4月、7月、10月,其中7、4月考試科目基本相同;1、10月相同
4、自考中注意點就是一個是報名時間別錯過其余也沒有什么特別值得注意的地方,參加考幾次就漸漸清楚明白了
5、報名地點是各市的自考辦,具體你沒有說你的地域,我也就不好給你詳細的地址了。教材報名的時候自考辦有賣
6、001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必考筆試
00203709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4必考筆試
00300694設計素描3必考實踐考核
00400695設計色彩3必考實踐考核
00509233計算機輔助設計6必考實踐考核
00605712藝術設計基礎3必考實踐考核
00709235設計原理3必考筆試
00808717平面廣告設計與制作6必考實踐考核平面
00909236編排設計4必考實踐考核
01000713字體設計4必考實踐考核
01105546系列書籍裝禎設計5必考實踐考核
01204693網頁設計4必考實踐考核
01310418VI設計3必考實踐考核
01407122立體構成3必考實踐考核環境
01509237材料工藝學4必考實踐考核
01608513設計表現技法4必考實踐考核
01700711展示設計4必考實踐考核
01809238室內設計5必考實踐考核
01909239室外環境景觀設計5必考實踐考核
02009240藝術設計畢業設計8必考實踐考核
10100015英語14選考筆試
10204026設計美學3選考筆試
10310419設計調查6選考實踐考核
10410420裝飾表現5選考實踐考核
20104317素描4加考實踐考核
20204315色彩5加考實踐考核
20310177設計基礎6加考筆試
其中001到007是必須要考的。如果你想選擇平面藝術設計方向則再考008到013如果你選擇環境藝術設計則考014到019的課程101到104的科目是選考可以在條件下可以隨便選擇科目考試
本科階段好多是要有實踐考核的,注意報名時間。
另外可以注意有些課程可以用證書免考的
完成全部科目考試和畢業論文設計答辯獲取華南師范大學授予的本科畢業證書,但是加蓋自學考試委員會的章。并且注明自考字樣
四、考試課程與學分
代碼課程名稱學分類型考試方式備注
00103706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必考筆試
00203707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4必考筆試
00310177設計基礎6必考筆試
00400504藝術概論4必考筆試
00504317素描4必考實踐考核
00604315色彩5必考實踐考核
00710351平面構成5必考實踐考核
00810409色彩構成5必考實踐考核
00910410招貼設計6必考實踐考核平面
01010411POP廣告設計3必考實踐考核
01110412計算機輔助設計6必考實踐考核
01201422標志設計5必考實踐考核
01301423版式設計5必考實踐考核
01403815制圖基礎4必考實踐考核環境
01510413標識設計5必考實踐考核
01610414計算機輔助設計6必考實踐考核
01710415裝飾材料6必考實踐考核
01810416照明設計基礎6必考實踐考核
01910417藝術設計畢業實習8必考實踐考核
畢業要求:不少于14門課程且不低于68學分或70學分。
課程設置:必考課14門,“平面藝術設計”方向68學分,“環境藝術設計”方向70學分,選考課0門0學分,加考課0門0學分。
1、所有考生必須考001—008公共基礎課程和019課程;
2、藝術設計的考生必須選考009—013必考課程,藝術設計的考生必須選考014—018必考課程。
平時可以瀏覽
廣東考試服務網
上邊有考辦報考章程報名時間等
華南師范大學 藝術設計 自考 都有哪些課程?藝術設計
序號類型序號課程代碼標準號課程名稱學分類型考試方式方向或備注
100103706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必考筆試
200203707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4必考筆試
300310177設計基礎6必考筆試
400400504藝術概論4必考筆試
500504317素描4必考實踐考核
600604315色彩5必考實踐考核
700710351平面構成5必考實踐考核
800810409色彩構成5必考實踐考核
900910410招貼設計6必考實踐考核
1001010411POP廣告設計3必考實踐考核
1101110412計算機輔助設計5必考實踐考核
1301301423版式設計5必考實踐考核
1401403815制圖基礎4必考實踐考核
1501510413標識設計5必考實踐考核
1601610414計算機輔助設計6必考實踐考核
1701710415裝飾材料6必考實踐考核
1801810416照明設計基礎6必考實踐考核
1901910417藝術設計畢業實習8必考實踐考核
開考方式獨立辦班和開放學院
報考范圍全省
主考學校華南師范大學
課程設置必考課程14門,共70學分;選考課程0門,共0學分;加考課程0門,共0學分;
說明1.所有考生必須考001至008公共基礎課程和019課程;
2.藝術設計的考生必須選考009至013必考課程,藝術設計的考生必須選考014至018必考課程。
藝術設計
序號類型序號課程代碼標準號課程名稱學分類型考試方式方向或備注
1001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必考筆試
200203709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4必考筆試
300300694設計素描3必考實踐考核
400400695設計色彩3必考實踐考核
500509233計算機輔助設計14選考筆試
2210204026設計美學3選考筆試
2310310419設計調查6選考實踐考核
2410410420裝飾表現5選考實踐考核
2520104317素描4加考實踐考核
2620204315色彩5加考實踐考核
2720310177設計基礎6加考筆試
開考方式獨立辦班和開放學院
報考范圍全省
主考學校華南師范大學
課程設置必考課程14門,共58學分;選考課程4門,共28學分;加考課程3門,共15學分;
說明1.所有考生必須考001至007公共基礎課程和020課程。
2.藝術設計的考生必須選考008至013必考課程,藝術設計的考生必須選考014至019必考課程。
3.選考課101至104課程中須選考不少于14學分。
4.繪畫、雕塑、美術學、藝術設計、攝影、動漫、工業設計、數字媒體藝術、服裝設計、園林藝術設計、家具與室內設計、建筑設計專業專科畢業生可直接報考本專業,其他專業專科畢業生報考本專業須加考201至203三門課程,已取得相同名稱課程考試成績合格者可申請免考。
5.本專業僅接受國家承認學歷的專科畢業生申辦畢業。
不知道這些有幫到你沒。
如何自學網頁設計(該看什么書,怎么學)網頁主要就是前段學HTNL+css DIV制作 TAB也可以的 不難,設計用PS,寫用DW
網頁設計自學用什么教材好?還要去書館.多多看看
自考/成考有疑問、不知道自考/成考考點內容、不清楚當地自考/成考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老師,免費領取復習資料:/xl/
自考美學教材百度文庫,自考美學教材 百度網盤?
今天教務老師給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美學教材百度文庫,自考美學教材 百度網盤的相關問題解答,還有免費的自考歷年真題及自考復習重點資料下載哦,以下是全國我們為自考生們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對你考試有幫助!
自考《美學》重要知識點:審美活動自考《美學》重要知識點:審美活動 篇11.審美需要、審美理想、審美趣味等構成的動力機制建筑了審美活動得以存在的根基和控制平臺。(1)審美需要:就是指人作為一種有生命、有意識的社會存在物所內在具有的,渴望在對象化的活動中能動地實現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發展自己的精神要求,是人的本質力量的一種新的充實和新的顯現。審美需要具有的兩個顯著特征:首先,審美需要是人所獨有的一種具有內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它根植于人的生命活動本身的獨特性質;其次,從人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相互區別和聯系的角度看,審美需要屬于人的一種高級的精神追求,而不僅僅是感官欲求的享受。(2)審美理想:是主體心目中關于完善的美的觀念,是主體通過想象在頭腦中構造出來的理想形態的美。審美理想在審美活動中的主要作用:首先,審美理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主體對于審美對象的選擇以及所做出的審美判斷,具有導向性、規范性的作用;其次,審美理想作為一種人生修養,直接使審美活動成為主體人生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3)審美趣味:是個人在審美活動和審美評價中所表現出來的主觀愛好和傾向。能力或鑒賞力是審美趣味的內在方面,而興趣和品位則是審美趣味的外在表現。審美趣味呈現的兩方面的特征:首先,審美趣味具有明顯的個性差異;其次,影響主體審美趣味的主要因素仍是他所面臨的后天因素或社會條件。審美趣味的這兩重性決定了我們在承認其個體性的同時,還必須注意防止那種把審美趣味相對化的觀點。判斷一種審美趣味是否健康的標準:首先,必須把審美趣味聯系于具體的審美對象,看看依據這種趣味所做出的判斷是否充分反映了審美對象的客觀特點;其次,審美趣味作為主體審美心理結構的組成部分,必然要受到主體審美理想的制約,以此可以判斷審美趣味的好壞高下。2.審美活動的基本性質和特殊性。審美活動不僅是一種獨立存在著的人類活動,而且,它根本上是一種整體性的、以心靈感知和情感體驗為表現的內在生命活動和獨特精神活動,具有更為鮮明的主體性和更為充分的個性化特征。審美活動的特殊性體現在下面四方面:(1)人與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從根本上說,審美活動是人與世界在精神上的一種交流和對話,是一種符合人性尊嚴,也最能體現人的本真價值的自由的生命活動。(2)最具個性化的精神活動。審美是一種最具個性化色彩的精神活動,它所建構的是一個具有獨特生命意味的詩意世界,根本上是超越現實功能和物質需求的一種自由的心靈體驗。(3)有限無功利性與最高功利性的統一。所謂審美活動無功利,是說審美活動并不以某一有限目的為目的,相反它還必須以擺脫直接功利目的為前提,審美活動指向一種整體的、根本的功利性,這就是它把人向著完整的自由存在狀態提升。(4)審美活動是自律性與他律性的統一。所謂自律性,是指審美活動本身就是一個自身完滿的世界,它不是手段,而直接的就是目的本身。所謂審美又具有他律性,即審美活動并不是一個封閉孤立、與世隔絕的世界。首先,審美活動從根本上受到物質實踐的決定和制約,社會生產力的水平決定著人的審美對象的范圍,決定著藝術作品的物質媒介,也決定著人的審美需要與審美能力;其次,物質生產勞動所達到的歷史水準以及在生產中所形成的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相互關系的特點,還會通過各種社會中介因素最終滲透到審美活動的具體內容中,并決定著審美的方向和水平;再次,各種審美形態的歷史性生產和演變,實質上不過是人的現實境遇、生存狀態以及理想追求在歷史中不斷發展的一種審美凝聚和反映。可以說,審美的自覺程度和廣闊程度就是人豐富的內在本性在現實中不斷生成和在范圍上不斷擴大的一種人化的尺度。3.審美活動的價值內涵(1)審美活動是一種價值活動。審美活動本身所展開的就是一個屬人的世界,并且因此這個世界也僅僅只為人才存在。不管審美活動所指涉的具體對象之間有多大的區別和差異,然而這些對象之進入審美的世界,卻無不關系著人。這些對象一旦進入審美的領域就成為人的對象化和對象化的人,成為人對自己本質力量的充分確證和肯定。因此審美活動由于體現著人生價值而具有價值性。(2)審美價值與一般價值活動的共性。首先,都表現為以主體為根據、為目的、為趨向的一種特殊的主客體關系,客體自身的屬性成為主體需要的價值對象,而主體的需要則是客體自身屬性的價值確證。因此,審美活動的展開,既是客體對象被人化、內在化的過程,也是主體審美需要的對象化、現實化的過程;其次,都必然要受到社會實踐活動的深刻制約,并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而發展。(3)審美活動作為價值活動的特殊性。首先,審美活動所追求的是能滿足人的心靈需要的精神價值,主體主要運用自己的審美感官去直接把握對象的審美特性,并進行情感體驗;其次,在審美活動中,主體從日常操勞著的世界進入到一個深蘊著生命意義的特殊世界,所追求的是能啟迪人領悟人生真諦,并激勵人不斷去創造自己生活意義的一種獨特的精神價值。(4)審美活動是人最具本已性的存在方式。首先,人在審美活動中的存在方式不同于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它是一種超越性的存在方式;其次,人在審美中的存在不同于在異化活動中的存在,它是一種自由的存在方式;再次,人在審美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現實存在,它是一種應然的存在方式。4.審美主體與對象只存在于審美活動中審美活動是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的基礎,為審美主體、審美對象的存在提供了現實依據。這是因為:首先,美并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一種東西,美是審美主體與審美對象在審美活動中相互作用所生成的一種特殊價值;其次,只有在主客體關系中才能把握審美主體的性質;再次,就審美而言,正是人的對象化活動,建構起現實的審美對象及與之相適應的審美主體,確定了主客體間審美關系的規定性。總之,審美主體與審美對象是構成審美活動的兩個基本要素,審美活動就是審美主體與審美對象之間相互依存、相互規定、相互激蕩的矛盾運動過程。5.審美主體的存在狀態審美活動本質上是人的一種精神活動,這就決定了主體在審美中主要是一種精神性的存在方式。所謂人在審美中是一種精神性的存在方式,只是指在審美活動中,人主要發揮自己精神性的本質力量,人是通過精神性的勞動在從精神上占有對象的過程中來確證自己的現實存在。審美活動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體現在驚異、體驗和澄明三個基本環節及其起伏運動的狀態中。(審美主體在審美活動中的精神存在特征)①驚異:從日常生活中的躍出。審美驚異就是人在一定的現實境遇中由于與客體對象的直接契合所產生出來的一種迥異于日常生活經驗的特殊心境,既表現為客體對主體的召喚,也表現為主體對客體的向往。②體驗:沉浸在與對象直接的相處中。審美體驗就是主體在具體審美活動中被具有某種獨特性質的客體對象所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對之進行領悟、體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靈受到搖蕩和震撼的一種獨特的精神狀態。③澄明:走向本真的世界。只有在審美中人才以完整的“我”與完整的世界直接相遇,人與世界之間的一切遮蔽、晦暗不明均被敞開,從而使主體進入一種光明無蔽的澄明之境,一種最高的生存狀態。審美體驗就是主體在具體審美活動中被具有某種獨特性質的客體對象所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對之進行領悟、體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靈受到搖蕩和震撼的一種獨特的精神狀態。6.審美對象的生成與顯現(1)審美對象自身的客觀條件審美對象的物質因素主要是指具體事物的色彩、線條、形狀、音響等可以被人的耳、目所直接把握的感性屬性,這是由審美活動根本上是一種精神觀照活動所決定的。1)色彩:是事物各種審美條件中最重要的感性質料之一,其審美意義主要表現在表情性和象征性兩個方面。所謂表情性是指色彩能直接喚起人的某種感覺和情感;所謂象征性是指在不同民族中,由于傳統習慣,某種色彩與某種特定內容形成較為固定的聯系,從而使色彩具有了一定的文化意義。2)線條:與色彩不同,線條不是一種現成存在著的直接物體,而是人們在時間中對物體外形所做的一種抽象,在這種抽象中,線條被賦予了某種觀念意義,從而成為造型藝術的一種特殊語匯。3)形狀:事物都以一定形狀在空間中存在著,形狀使得事物獲得一種具體可感性,它不僅構成事物的輪廓,是一切審美對象得以存在的最基本的層次,而且它自身還具有一定的`表情性。審美對象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種形式規律是多樣統一。所謂多樣,是指審美對象的整體中所包含的各個物質因素在形式上的區別與聯系;所謂統一,則是指審美對象各個不同的部分和不同的物質因素在整體中彼此關聯、呼應、襯托、映照,從而有機融合的內在關系。“多樣統一”也就是寓多于一,在豐富多彩的表現中保持著內在血脈的一致性。(2)審美條件向審美對象的現實轉化具備審美價值的事物首先必須是人的生活世界中一個具有實在性的事物,但任何一個客觀事物只有當它與特定的主體相聯系,并實際地處在一定的活動中時,它才獲得了作為某種具體對象的現實規定性。審美價值屬性只是為審美對象提供了一種可能實現的條件,而只有在具體的審美活動中,這種可能性才能化為具體的現實性。審美對象只是在具體的審美活動中才現實地生成并顯現出來的。審美活動以其自由性、全面性和超越性,不僅使事物對象的審美價值充分綻露出來,而且把一個活的充盈著生命的真實世界也即審美對象向人拓展出來,獲得現實的存在。(3)審美對象的非實體性與開放性審美對象之所以不同于一般活動的對象,根本上就在于它具有非實體性與開放性的特征。1)非實體性:審美對象不僅不是一種物質實體,而且它也不是精神性的實體,它只是物質與精神、客觀與主觀相互滲透從而熔鑄成的一種獨特意象,審美對象就在于審美主體對具備一定審美價值屬性的客觀事物獨特的觀照和體驗中。審美對象之所以會具有非實在性,是因為審美活動并不是一種單純的靜觀,而是一種積極的建構過程,這既是外在事物從實向虛的能動轉化過程,也是審美主體內在的本質力量充分對象化的過程,審美對象因此變成一種主客觀統一的新的精神客體。2)開放性:即審美對象具有不確定性和不可窮盡性。審美對象既是有限的、確定的,但又具有無限性和不確定性。審美對象的無限性寄居在它的有限個體的存在中,審美對象的不確定性和不可窮盡性就根源于它那既與過去溝通又向未來開放的生成性的結構之中。7.審美發生的特殊標志(原始審美意識的出現是審美活動發生的最重要的標志之一,請說明原始審美意識的發生過程)判斷審美活動業已發生的最重要的標志之一應是原始審美意識的出現。審美意識與審美需要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只有當審美需要被人清楚地意識到,并轉化成一種自覺的精神追求時,它才真正構成推動審美發生的一種積極的力量,審美需要是審美意識的內在驅動力,而審美意識則是審美需要的心理表現。概括地說,所謂審美意識,就是指人對自身審美需要和外在對象的審美意義,以及二者之間所構成的審美價值關系的心理反映形式。它主要包括人的審美愿望、審美趣味、審美觀念、審美理想等內容。對于真正人類意識的產生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人類的遠古祖先開始使用和制造工具的生產勞動活動,它開始把動物性的本能需要提升為一種觀念形式,從而最終使人的活動具有了自覺的目的性特征,它是人類意識發生的根本條件和顯著標志。原始意識的主要特征:(1)原始意識在具體中包含著抽象性。(2)原始意識在蒙昧性中滲透著真實性。(3)原始意識在神秘性中凝聚著創造性。原始意識之中的抽象性、真實性、創造性就是構成審美意識的基本因素,當這些意識逐漸分化出來之后,就可能誕生審美意識。審美意識從人的一般意識中分化的過程,就是人的審美需要從人的實用需要中分離出來的過程,也即是人類逐漸超越自發性的自然需要,而使之上升到社會生活的層次并賦予其一定的社會文化意義的過程。人的自我意識的覺醒和發展促成了這一過程的轉化。自考《美學》重要知識點:審美活動 篇2我國動畫以及動畫設計來自于國外,它的作品在各個領域中很好的展示出它的應用價值主要在于應用了美學原理。最初,我國的動畫設計是來自于日本、美國、英國等,開始的動畫設計主要在于影片的內容,而不是很注重它的美學設計應用。如今,動畫設計非常的注重美學設計。美是需要各種各樣的渠道來傳播的,只有多元的媒介才能保證美的發展,動畫片媒介的這種繪畫的特性是一種特別的傳達美的方式,正是它這種本身不具有等同于現實生活中失誤形象的特別之處,為美的傳播帶來了新的契機。它是一種新穎的形式,以一種新的方式帶給人們更多的美的享受。美學運用于影視動畫的方方面面:題材、意境、畫面、人物造型、色彩等,這些東西的設計前提其實就是如何給人美的感受。1.動畫影視內容中的美學體現動畫中的主要內容在于它的題材新穎、以及觀眾的愛好程度等。題材內容的選擇絕取決于它的美學色彩、畫質清晰等問題。動畫中的美學設計主要是涉及到動畫中的幻想空間,這樣才能夠把動畫的內容中的題材得以完美的應用。題材上的美學應用其實是方方面面的,題材本身的神秘性和魔幻性就是一種美的表達,它的吸引力之處正是美學應用的所在之處。動畫藝術是賦予生命的藝術,它讓原本由線條、塊面、色彩等構成的無生命的虛構角色,通過藝術和技術的加工,展現給觀眾一個擁有鮮明個性、行動靈活、表情夸張、語言生動的真實的血肉之軀。通俗地說,虛擬動畫角色就是動畫藝術中的演員,它們在一個虛擬的世界里,按照戲劇結構的安排用專業的表演為觀眾演繹出一個雖然虛幻卻真情實感、撼動人心的世界。2.動畫設計中的視覺美學體現2.1 畫面中的美學畫面中的美學往往是要結合媒體內容而設計的,它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動畫影片視覺效果的應用完美的結合。視覺效果佳,也代表著美學應用的非常的好,它的應用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主要在于畫質的體現程度。動畫僅僅依靠畫面是不行的,還需要各種拍攝技法的合理運用。影視動畫是通過鏡頭的轉換來實現空間感的,在題材選定好的時候,就首先應該考慮到攝影機鏡頭的運動和鏡頭的剪輯。動畫設計的視覺美學語言從屬性上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動”的內容,這是指它作為一種”活動影像”,能夠表現在連續時空中的動作和狀態。其中包括”動”的規律、”動”的技巧、性格、趣味等等,需要通過時間的展示向觀眾傳達角色要表現的情緒。另一部分是”畫”,這是指它的繪畫性或人工制作,區別于一般”實拍”的影視圖像。在動畫中,各種視覺元素不是簡單的堆積,不是對一個特殊的攝影機角度、一個巧妙的移動鏡頭或者吊臂鏡頭本身的簡單追求,而應該是出于整體的視覺價值的考慮,將”動”與”畫”完美結合。因此,在動畫中,視覺語言的審美優劣會直接影響最終作品的視聽效果、節奏韻律、畫面美感等。2.2 造型中的美學動畫中的造型主要是體現在它的設計,也體現在美學的應用,它的審美效果在于對動畫影視設計的效果程度。動畫人物的塑造也體現出了動畫人物性格的完美結合,它通過人物故事的情節展現出美學中的造型藝術美。角色的體現在動畫中非常的重要,特別是它的藝術價值很體現出動畫的個性藝術特征。動畫角色的結構比例、五官設計以及服飾的設計都離不開美學的指導。《千與千尋》中的主角千尋的設計可謂就是準確到位、深入人心。這個角色的設計非常接近于現實生活,純真善良,可以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千尋就是一個具有獨特魅力的孩子,她簡單、純樸、自然,用她善良的本性感染著身邊的人。這個形象的設計可謂是非常成功的。2.3 色彩中的美學動畫中的色彩跟美學息息相關,色彩的體現也體現出動畫的質量存在著很大的聯系。色彩的設計美,是當代社會動畫設計的一個重要內容。人們的生活習慣往往會把顏色當著一種生活的重要內容,好的色彩給人們帶來愉快的感受。無論是什么角色,以及什么動畫的內容,都離不開色彩美的展現。人們對主觀色彩的感受和解讀,自然會反映到動畫設計之中,這就是我們對動畫場景色彩應用的關鍵所在。色彩運用得自然與否,也是對整個動畫作品的畫面美感起到重要作用的,動畫作品中色彩的設計也要和它所處的環境相一致,在色彩鮮明的基礎之上也要增加必要的時尚流行元素,這也是色彩對美最好的表達。綜上所述,美學可以說是滲透在影視動畫的方方面面,動畫作品就是將文字媒介轉移到了影像媒介之上,把自己的思考和想要傳達的內容貫穿進去,讓人們得以從一個新的高度探索它的意義和價值,同時也得到了新的娛樂體驗和美感。3.動畫設計的意境美學動畫設計離不開美學塑造的意境,動畫也離不開抒情作品的分析與體現。動畫設計不僅僅在于內容的豐富,還在于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活躍著生命律動的韻味無窮的詩意空間。上述都是體現出動畫內容的價值以及體現出藝術作品的審美內涵。動畫創作者創造虛擬動畫藝術,就是以虛擬性的動態影像和夸張性的敘事場景將人們的心緒和意識帶入一種奇特的審美情景之中,產生虛實相生、情景交融的精神意象。它能夠創造出人類的視覺在現實生活中所不能感受到的光影現象,甚至擬造出另外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在這種與原有視覺景象和心理完形所形成的強烈的對比與反差中,增強了動畫受眾的好奇心與欣賞欲望,并使其審美想象力得到自由的發揮,迅速地融入到動畫影片的藝術氛圍之中,構成審美意境。動畫,可以使生活在工業化社會中的人們在獲得視覺沖擊力的同時,復蘇人類的原始記憶,重溫童年時代的夢想與異念,從而感受到無比強烈的精神震撼力。
自考美學的復習資料自考美學復習資料整理:希望對你有幫助。
自考/成考有疑問、不知道自考/成考考點內容、不清楚當地自考/成考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老師,免費領取復習資料:/xl/
今天關于“自考設計美學2024年1月真題”的討論就到這里了。希望通過今天的講解,您能對這個主題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或需要進一步的信息,請隨時告訴我。我將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