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小孩怎么教育才正確 三歲小孩不聽話如何教育教育資訊網-教育行業資訊百科大全?
怎么教育三歲的小孩子 建議不妨先從“三不四要”開始做起:“三不”是:1、不要老把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四要”是:1、家長要學會用放大鏡看孩子的優點。
三歲寶寶該怎么教育
教育3歲寶寶不妨從以下5個方面著手一、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和閱讀能力
3歲寶寶在語言上大約可以掌握300個詞,這個階段要多和寶寶聊天,促進寶寶的語言發展能力。
每天可以陪孩子臨睡前看一篇小故事繪本,也可以在臨睡前給孩子播放一些科學類的故事,在講故事的時候,可以故意不講出自己的結尾來,而是和讓孩子去編故事,哪怕編的不好,媽媽也要及時鼓勵:這一點媽媽還沒有想到,你編故事編的真不錯。
早教圣經《卡爾威特的教育》里,老卡爾和妻子就是這樣訓練小卡爾的語言能力和想象力的。
二、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的專注力也需要開始培養。蒙特梭利教育中曾經描述過這樣一件事情,一位老師看到一個小女孩非常專注地搭積木,不斷地把積木在各個角度搭好,然后再拆掉,再慢慢搭好,再拆掉,那位老師默默地數著小女孩搭了幾次,最后發現小女孩居然搭了42次,直到最后一次,小女孩才如夢初醒般,特別滿足地看看周圍,露出開心的微笑。
3歲的寶寶,正處于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會非常專注的時期,他們可以很專注地玩一件玩具,盡管這個玩具在大人眼里可能會枯燥無味,但,不要打擾他,讓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注意:這時不要一會喊孩子喝水,一會讓孩子去小便,一會招呼孩子玩別的,當孩子很專注做一件事時,最好默默陪伴,保護孩子的專注力。
三、培養孩子的情商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李玫瑾教授曾經講過:孩子一定要在小時候培養好情商,不然等到大了就很難再培養那種親密度了。從寶寶的認知角度講,3歲寶寶正是不斷探索吸收這個世界的階段,這個階段他吸收到什么,對于之后的生活習慣和情感表達習慣都有深遠的影響。
3歲寶寶因為自身能力達不到,但是認知已經達到一定程度,很容易出現達不到目的又說不清,就直接動手或者哭鬧來解決問題的現象。
三歲小孩不聽話如何教育
1、要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有一定的逆反心理,而且會比較固執,說不要就不要,不然就會鬧。此時家長應該要嘗試耐心的說服,如果實在說服不了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做點其他事情來轉移孩子的注意,等以后孩子不那么固執了,再重新說,那樣就會比較有效果。2、找出原因:很多孩子不聽話有時候和家長的教育也有一定的關系。家長應該要分析為什么寶寶不聽話,比如了解孩子心理受了什么委屈,是不是自己什么事誤會孩子了,或者是其他小朋友欺負他了等等,要讓孩子釋放心理的委屈。也有些孩子鬧脾氣是因為生病不舒服,而家長沒有意識到,還兇孩子,這樣孩子就會特別不聽話。所以家長應該要耐心誘導,不能和孩子僵持著,也不能就滿足了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3、交流溝通:當孩子做錯事時,不要一味的指責,要耐心的詢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并幫他分析這樣做的后果,使他認識到嚴重性,學會以后如何解決此類的問題,調控自己的情緒。
4、及時鼓勵:鼓勵對任何一個調皮的孩子都是良藥,當發現他有一點進步,就要鼓勵表揚,給他信心,他就會自覺的約束自己的行為,不斷的強化,逐漸改變不良的習慣。
5、要顧及他的自尊:再小的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就像我在怎樣教出聽話的好孩子”里說的一樣,千萬不要當眾責罰他,而且你實行管教時,不要有別人提出相反意見,不然你功虧一簣,孩子可是很會利用這個相反的意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