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指南綱要內容 關于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健康領域的主題活動有哪些教育資訊網-教育行業資訊百科大全?
正式文本出臺前,指南先后兩次面向各省(區、市)教育行政部門和有關師范院校征求意見,又在教育部門戶網站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允許幼兒表達自己情緒,并給予適當的引導?!吨改稀分袑⒂變旱膶W習與發展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但有些孩子也會出現言語失?,F象,在《指南》中,專家提示到:這一時期,兒童說話常有重復或猶豫不決的情況,在與他
3-6歲兒童發展綱要
3-6歲兒童發展綱要如下:
《綱要》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描述幼兒學習與發展,分別對3至4歲、4至5歲、5至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達到什么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同時,針對當前學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誤區,為廣大家長和幼兒園教師提供了具體、可操作的指導、建議。
《綱要》的制定始于2006年,專家組分析比較13個國家早期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相關內容,用兩年時間廣泛征求幼兒園園長、教師和家長的意見,在全國東中西部抽取3600名幼兒及其家長作為測查對象。正式文本出臺前,指南先后兩次面向各?。▍^、市)教育行政部門和有關師范院校征求意見,又在教育部門戶網站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教育部學前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負責人介紹,《綱要》著重強調了要充分認識生活和游戲對幼兒成長的教育價值,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成人不應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等先進教育理念。
3到6歲兒童發展指南
為深入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41號),指導幼兒園和家庭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于2012 年10 月9 日由教育部正式頒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對防止和克服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提供了具體方法和建議。
《指南》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描述幼兒學習與發展,分別對3至4歲、4至5歲、5至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達到什么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同時,針對當前學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誤區,為廣大家長和幼兒園教師提供了具體、可操作的指導、建議。
擴展資料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是指導幼兒園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引領幼兒教師科學實施工作的明燈,因此幼兒教師認真貫徹學習《指南》的精神,是每位幼教工作者的根木任務,也是自身工作的切實需要。本學期鋼城現代幼兒園多措并舉開展了《指南》學習。
一是詳細解讀了五大領域的教育目標和教育建議。讓每位老師熟知五大領域幼兒的發展目標,但是指南不是標準,在教育教學實際中我們遇到的孩子不可能是一模一樣的,尊重孩子們原有的水平,引導其不斷地向更高一層的水平發展才是 對《指南》最好的解讀。
二是培訓過程中通過互動的游戲形式,讓教師體會到,只有自己去操作、實踐才會獲得更多的經驗,才能讓這些經驗得以運用到日常工作中,引領教師學以致用,學會用指南引領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三是要結合日常教育實踐,學好《指南》、用好《指南》。不斷用先進的教育理念與行為指引前進的方向,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創新教育理念,調整教育思路,切實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解讀《指南》不斷充實教師自身的理論水平,讓孩子們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關于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健康領域的主題活動有哪些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之健康領域具有健康的體態(3-4歲)
1.身高和體重適宜。(參考標準:男孩身高94.9-111.7厘米,體重12.7-21.2公斤;女孩身高94.1-111.3厘米,體重12.3-21.5公斤)2.在提醒下,能自然坐直、站直。
【教育建議】
1.為幼兒提供營養豐富、健康的飲食。
2.保證幼兒每天睡眠11~12小時,其中午睡應達到2小時左右;午睡時間可以隨幼兒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
3.注意幼兒的體態,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姿勢。
4.每年帶幼兒進行健康檢查。
情緒安定愉快(3-4歲)
1. 情緒比較穩定,很少因一點小事哭鬧不止。
2.不高興時能聽從成人的哄勸,較快地平靜下來。
【教育建議】
1.營造溫暖、輕松的心理環境,讓幼兒形成安全感和信賴感。
2.幫助幼兒學會恰當表達和調控情緒。如:用恰當的方式表達情緒,為幼兒做出榜樣。允許幼兒表達自己情緒,并給予適當的引導。
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3-4歲)
1.能在較熱或較冷的戶外環境中活動。
2.換新環境時情緒能較快穩定,睡眠、飲食基本正常。
3. 在幫助下能較快適應集體生活。
【教育建議】
1. 保證幼兒的戶外活動時間,提高幼兒適應季節變化的能力。如:每天為幼兒安排不少于兩小時的戶外活動,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季節交替時要堅持。
2. 經常與幼兒玩拉手轉圈、秋千、轉椅等游戲活動,讓幼兒適應輕微的擺動、顛簸、旋轉,促進其平衡器官機能的發展。
3. 鍛煉幼兒適應生活環境變化的能力。如:注意觀察幼兒在新環境中的飲食、睡眠、游戲等方面的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幫助他們盡快適應新環境。經常帶幼兒接觸不同的人際環境,如參加親戚朋友聚會,支持他與不同群體的小朋友游戲等,使幼兒較快適應新的人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