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獲得者、貴州廣播電視臺《論道》節目策劃人吳迪到貴州大學科技學院作專題講座?
為了豐富繁榮的校園文化,激活學術氛圍,6月8日下午,貴州大學科技學院博雅大講堂文科類學術講座在綜合樓211開講。此次特邀請到貴州廣播電視臺《論道》節目策劃人、中國新聞獎、貴州新聞一等獎獲得者吳迪為新聞專業學生作專題講座。貴州大學科技學院副院長趙平出席講座,黨委宣傳部部長、團委書記張耀贈,文學部黨總支<愛尬聊_頭條百科>書記陳超,文學部副主任張多朋以及新聞學專業全體師生共400余人參加講座。
講座在同學們,你們磨練顫音嗎?的問題上開始了。吳迪以如何適應媒體時代成為更優秀的人為主題與同學們深入探討,以顫音為例闡述了當前新媒體的發展趨勢,結合新冠疫病流行期間通過新媒體傳播、報道的及時性、顫音和其他媒體平臺及時了解疫情在
講座中,吳迪結合自己的經驗,以數據圖的形式向現場學生進行金融知識說明,同時提倡學生們在培養自己的專業素養的同時接觸其他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知識面。
吳迪說,作為媒體人和其他領域的工作者,應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平時要加強自己的閱讀量,培養閱讀習慣,開闊視野。他強調,媒體人是翻譯者,需要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把很多觀眾不知道的專業問題翻譯成普遍的語言,作為媒體人應該培養自己的語言能力和思考能力,做黨、國家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在
講座現場,學生們的如何看待新興媒體的發展,作為媒體人如何降低噪音,如何在媒體時代成為優秀的傳播者的幾個問題使講座氛圍達到了高潮。
趙平作總結。他代表學院對吳迪帶來的精彩演講表示感謝。他說到,知識的定義,即知是信息,識是判斷,當代青年學生不僅要做有知之士,更要成為一個有識之士,在獲得基礎信息的同時形成自己的判斷與時代敏感度。他強調,青年學生不忘初心,總是對新事物驚訝,渴望,產生新的認識,培養自己的哲學思維體系。
講座最后,趙平代表學院為吳迪頒發貴州大學科技學院客座教授聘書。
聽州大學科技學院新聞專業的李永飛先生受益匪淺。她說:作為新聞專業的學生,我們平時要加強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總是武裝自己的頭腦,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適應媒體的發展趨勢,成為永遠好奇心的新時代的新青年。”